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波德莱尔

移除 1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忱郁是对现实生活不满而产生的病态情感,也反映了 小资产阶级青年一代命运不济,寻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悲观绝望的心境,正如诗集初版时广告的说明和评论所说的:《恶之花》“在于勾画现代青年的精神骚动史”,“表现现代青年的激动和忧愁”。 《恶之花》分为“忧郁与理想”、“巴黎即景”、“酒、“恶之花”、“叛逆”和“死亡”六部分,其中“忧郁与理想”分量最重,占了全书的三分之二。在这一部分里,诗人耐心而无情地描写和剖析自己的双重灵魂,表现出自己为摆脱精神与肉体的双重痛苦所作的努力。它追求美和纯洁,试图在美的世界里实现自己的理想,但美就象一个冰冷的雕像,可望而不可及;他寻求爱,但一再受到爱情的欺骗;他向天使祈求欢乐、青春和幸福,企图从烟草和音乐中得到安慰,但阴森丑恶的幻象和纠缠人心的愁苦始终笼罩着他,使他的痛苦有增无减。
波特萊爾以華麗洗練的文字,直指人心急欲隱藏和掩飾的欲望,人們無法也不願正視,這些欲望被視為不道德的「惡」,然而愈是醜陋,便愈發真實。他以 163 首詩篇道盡都市與人性的病態之美,《惡之華》甫出版即被視為淫穢、爭議之作,被當局查禁。<ref>[ 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18552169660 內容簡介 瘂弦:我們迷上了波特萊爾, 就像罹患一場瘋病 !]</ref>
72,71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