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魏晋文人的风骨

增加 636 位元組, 7 個月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style="background: #B3DDF4" align= center| '''<big>魏晋人文风骨</big>'''|-|<center><img src=https://p5.itc.cn/q_70/images03/20220806/8999d937a6024176af76a285778ed64d.jpeg width="285"></center><small>[https://p5.itc.cn/q_70/images03/20220806/8999d937a6024176af76a285778ed64d.jpeg 来自网络的图片]</small>|-| align= light||}'''魏晋文人的风骨'''魏晋长年战火连连,其中五胡乱华时期是汉族文明第一次大悲剧,几近亡种灭族。也导致了汉末以来,两百多年的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了挑战,《周易》、《老子》、佛经等思想乘虚而入,加上逢乱世、失道义、时事不可为,故而惟求自我,自此兴起游谈之风引发了士人阶层的思潮,长期被礼法约束了人性中的“我”开始觉醒,即非俗礼的性情得到了释放。<ref>[https://www.gugong.net/zhongguo/jinchao/35576_2.html魏晋文人的风骨 故宫历史网] </ref>
美学家宗白华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人的觉醒’,魏晋人开创了中国的'《世说新语》时代’。”由此小编就和大家聊聊“魏晋名士之风骨”。
[[ 王羲之 ]] :露肚皮的东床快婿
先讲个耳熟能详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事。东晋时期有个太尉,在建康时听说琅邪王氏的子侄都很英俊,便想在王导的子侄中挑个女婿,王导就把他派来的信使带到东边厢房让他随便挑。信使转了一圈,回去报告说,王家的年轻人都很值得称赞,他们听说来选女婿,都仔细打扮了一番,面色庄重,只有一个青年在东边的床上露出肚皮看书,唯独他神色自若,好像漠不关心似的。太尉听了,立刻说,就是他了!随后就把女儿郄璿嫁给了他。这个人就是王导的堂侄,王羲之。这也是“东床快婿”的典故来源。
阮籍,字嗣宗,诚为一代名士,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一次,他嫂子要回娘家,按照礼数,嫂叔不通问,他不得去送行。可阮籍不仅设宴为嫂子饯行,还特地来了个十八里相送。旁人对此指指点点,阮籍白眼一翻:“孔孟礼教,与我何干?”还有一次,邻里一少女因病夭折,阮籍并不认识,竟跑到灵前大哭一场,直到哭爽了,才尽哀而返。旁人对此议论纷纷,阮籍白眼一翻:“礼岂为我辈设也!”
有一天,阮籍正和友人下棋。突然传来母亲死讯,友人敢紧停棋。 [[ 阮籍 ]] 却一挥手说:“下完再说。”下完棋,他要过酒杯。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给母亲办丧事时,他不拘礼法,照样大块吃菜,大块吃肉。母亲下葬之时,他又饮酒两斗,大喊一声“穷矣”,又吐血数升。阮籍至孝,只是表现出来与常人不同,他用鲜血来灌溉蔑视礼法的“ [[ 脱俗之美 ]] ”。
嵇叔夜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说“阮籍嘴里不议论别人的过失,我常想学习他但没有能够做到;他天性淳厚超过一般人,待人接物毫无伤害之心,只有饮酒过度是他的缺点”。阮籍的谨慎,也表现在对待儿子的态度上。
刘伶,字伯伦,他长相比较丑陋,且嗜酒放纵,有时喝醉了在屋中脱衣裸形,有人取笑他,他还理直气壮:“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怎么跑我裤子里来了?”
[[ 晋书 ]] 》里有一个很有名的典故:(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后世辛弃疾有“醉后何妨死便埋”句,曹雪芹的朋友敦诚也曾经这样悼念曹雪芹:牛鬼遗文悲李贺,鹿车荷插葬刘伶。
阮咸:与猪共饮亦逍遥
看完这些,你应该能大概明白魏晋风度是种怎样的风度了吧?不以俗礼为准则,强调个人内心的真实感受,举手投足自由自在,潇洒无比,同时又个个满腹经纶,心地纯良。
孔子至李斯300年学术思想为“平民阶级之觉醒”,魏晋300年乃“个人自我之觉醒”,“清谈”以“无”为本,外求“无名”、内求“无累”,以明真我。单从思想上来说,魏晋玄学思想远比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狭隘思想要崇高得多。<ref>[https://www.sohu.com/a/574605744_120271802 是真名士自风流 | 十堂课读懂魏晋风骨的生活美学 搜狐网]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33 晉及南北朝文化史]]
42,53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