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安塞姆·基弗

增加 660 位元組, 4 年前
扩充内容
'''安塞姆·基弗'''( '''Anselm Kiefer''',1945年3月8日-), [[德国]][[新表现主义]] ( Neo Expressionism )代表画家之一。他被公认为德国著名的当代艺术家和美术家。<ref>{{cite web|url =https://kaiak.tw/%E7%B2%BE%E7%A5%9E%E5%BB%A2%E5%A2%9F%E4%B8%AD%E7%9A%84%E8%A9%A9%E7%AF%87-%E5%AE%89%E5%A1%9E%E5%A7%86%C2%B7%E5%9F%BA%E5%BC%97%EF%BC%88anselm-kiefer%EF%BC%89/|title=精神廢墟中的詩篇—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 website=城市美學新態度|accessdate=2019-05-22}}</ref>
70年代,他曾师从德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前卫艺术家[[约瑟夫·波伊斯]] ( Joseph Beuys )和 [[彼得·德雷爾]] ( Peter Dreher )。 基弗曾有"成长于第三帝国废墟之中的画界诗人"之称谓,其画无论创作手法还是呈现面貌均极为现代,但往往主题晦涩而富含诗意,隐含一种饱含痛苦与追索意味的历史感。这位怪僻而孤独的欧洲天才,创造了一个被自知之明和怜悯之心拯救了的世界之深刻反思的最终充满希望的景象。<ref>[http://www.sohu.com/a/215733767_100003101  安塞姆·基弗为什么能引起关注? ]搜狐,2018-01-12</ref>
==生平簡介==
1945年 生于德国多瑙埃兴根<ref>[http://www.sohu.com/a/298501797_740896  安塞姆·基弗|如果艺术界也有诺贝尔奖,那么获奖者非他莫属 ]搜狐,2019-03-01</ref>
1951年 移居 Ottersdorf,在拉施塔特上学
1966-1968年 在弗莱堡结束了法律和罗曼语研究,转而跟随弗赖德堡跟随 [[ 彼得·德雷斯 ]] 学习绘画
1969年 在 Karlsruhe 举办首场摄影个展 "Besetzungen (Occupations)"
1970年代 在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学习,师从 [[ 约瑟夫·波伊斯 ]] 。游历欧美及中东<ref>[http://news.mei-shu.org/art/20190115/183571.html  安塞姆·基弗:天堂之路为坍塌而生 ]美术网,2019-01-15</ref>
1990年 获沃尔夫奖 (Wolf Prize)
1999年 获日本皇家世界文化奖 (the Praemium Imperiale )<ref>[https://culture.china.com/art/11159887/20170823/31164460.html  这样色彩明丽的安塞姆·基弗你见过吗? ]中华网,2017-08-23</ref>
2008年 获德国图书和平奖 (Friedenspreis des Deutschen Buchhandels)
《占领》</br>
== 视频 ==
安塞姆基弗 - 记住未来<br>
{{#iDisplay:c0510m7n69b|720|480|qq}}
==參考來源==
{{Reflist}}
19,44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