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朱塞佩·加里波底

增加 20,647 位元組, 5 個月前
無編輯摘要
[[File{|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p style="background: #8DB3D3;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 朱塞佩· 5px 0; "> ''' 加里 波底.gif巴尔迪''' </p>| 缩略图|朱塞佩·加里波底-|[http<center><img src="https://wwwc8.twwordalamy.com/wikicomp/2D52JJ7/giuseppe-garibaldi-portrait-of-the-italian-general-and-politician-giuseppe-maria-garibaldi-1807-1882-by-gustave-le-gray-1860-2D52JJ7.jpg" width="280"></%E6%9C%B1%E5%A1%9E%E4%BD%A9%C2%B7%E5%8A%A0%E9%87%8C%E6%B3%A2%E7%AC%AC圖片來源]center><small>[httphttps://www.twwordalamy.com/uploads/wiki/8d/32/633983_0giuseppe-garibaldi-portrait-of-the-italian-general-and-politician-giuseppe-maria-garibaldi-1807-1882-by-gustave-le-gray-1860-image381759903.gif html 連結]]片來自alamy]'''朱塞佩·加里波底'''(義大利語:{{lang|it|Giuseppe Garibaldi}};其姓氏又約定俗成譯為'''加里波第''',音譯則為'''加里巴爾迪'''){{BDD|1807年|7月4日</small> |1882年|6月2日|Garibaldi}}是個[[義大利]][[愛國者|愛國志士]]及軍人。他獻身於[[義大利統一運動]],親自領導了許多軍事戰役,是義大利建國三傑之一(另兩位是[[薩丁尼亞王國]]的[[首相]][[卡米洛·奔索·迪·加富爾伯爵|加富爾]]和創立[[青年義大利黨]]的[[糾澤佩·馬志尼|馬志尼]])。而由於在[[南美洲]]及[[歐洲]]對軍事冒險的貢獻,他也贏得了「兩個世界的英雄」的美稱。
[[Image:'''朱塞佩·马利亚·加里波底'''(義大利語:Giuseppe Maria Garibaldi.jpg;{{bd|1807年|7月4日|thumb1882年| 6月2日}}),也译作''' 加里 波底巴尔迪''',是一位[[意大利]]军事家、革命家、政治家和民族英雄。他在意大利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ref>[https://www.alamy.com/giuseppe-garibaldi-portrait-of-the-italian-general-and-politician-giuseppe-maria-garibaldi-1807-1882-by-gustave-le-gray-1860-image381759903.html Giuseppe Maria Garibaldi],alamy</ref>
加里波底在1807年生於[[法國]]他献身于[[ 尼斯]]([[法蘭西第 意大利统 帝國|拿破侖帝國运动]] 的時代)。他的家庭曾投入沿岸貿易 所以把加里波底養育成為討海人。他在[[1832年]]取得商船艦長 亲自领导了许多军事战役,被誉为“意大利统一 證明 宝剑”
==早年活動====南美洲的冒險====回到義大利與第二次流放=====美國生涯======在英國泰恩河=====1860年的戰役== 加里波底 在[[1860年意大利统一|意大利复兴运动]] 四月初 (统一运动)中是一位中心人物 專制國家因为他亲自指挥与参与了许多场战役,而这些战役最终导致了[[ 兩西西里王國]] 意大利统一|统一的意大利 [[墨西拿]]及[[巴勒摩形成]] 發生叛亂,提供了加里波底良好的機會 。他 聚集了約 通常是某 千名 合法势力 志願軍,這個軍隊名為''{{lang|it|i Mille}}''(「千人」之意),但更廣為人知的名字是 代表。例如 '''紅衫軍'''(''{{lang|it|Camicie rosse}}'')。加里波底的志願軍與當地反抗軍合流,在五月進佔他在1848年由[[ 西西里米兰临时政府]] ;九月 指派为将军 攻下在1849年經[[ 那不勒斯罗马共和国 (19世纪)|罗马共和国]] 。而後 战争部长指派为将军 加里波底 以及 在[[10月27日]]尊稱[[薩丁尼亞國王]][[維 托里 · 伊曼紐 埃马努埃莱 二世]] 為[[義大利國王]] 的赞同下 並將兩西西里王國獻給 代表 ;次日,加里波底發出辭職電報,上面只寫著一個單字''{{lang|it|Obbedisco}}''(我服從)。领导了[[11月7日千人远征]] 他隨王進入那不勒斯之後,便退隱了 ==餘波====對羅馬教皇國的遠征==
加里波底也有“两个世界的英雄”之稱,这是因为他在南美洲的巴西、乌拉圭等国和在欧洲都有军事活动。在当时的国际性传媒报道的推波助澜下,这些活动令他在意大利及海外赢得了重要的名声。在他那个时代,许多最伟大的知识分子,比如[[维克多·雨果]]、[[大仲马]]、[[乔治·桑]],都对他钦佩有加。英国与美国对他帮助巨大,在他困难时,这两个国家都为他提供过财政与军事上的支持。
 
在加里波底的广为流传的故事里,他与[[红衫军 (意大利)|红衫]]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他的志愿兵们将红衫作为他们的制服。
 
==早年==
朱塞佩·加里波底1807年7月4日出生在[[尼斯]],父母为乔万尼·多梅尼科·加里波底(Giovanni Domenico Garibaldi)与玛利亚·萝莎·妮科莱塔·拉伊蒙多(Maria Rosa Nicoletta Raimondo)。朱塞佩·加里波第出生时,尼斯已经在1805年受到[[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法国]]吞并。在1814年,[[维也纳会议]]将尼斯还给了[[撒丁尼亚统治者列表|薩丁尼亞]]王国的[[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一世]]。不过,在1860年,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将[[尼斯伯国]]连同[[萨伏依]]一同割让给了法国,以感谢法国在意大利的统一战争中施以援手。
 
加里波底的家庭以海岸贸易为生,因此使他进入了海洋生活。他积极地参与尼斯意大利人共同体,并在1832年正式成为了一名商船队船长。
 
在1833年4月,他带着一船橙子,乘着“克洛林达号”(''Clorinda'')纵帆船,去了俄罗斯[[塔甘罗格]]。在港口的十日中,他遇到了来自奥内利亚的乔万尼·巴蒂斯塔·库内奥(Giovanni Battista Cuneo)。库内奥是一名在政治上活跃的移民,也是[[朱塞佩·马志尼]]的秘密的青年意大利 (历史上的)(''La Giovine Italia'')运动的一员。马志尼是[[意大利统一|意大利统一运动]]的一名积极倡议者,主张通过政治与社会改革,使意大利成为一个开明的共和国。加里波第加入了这个社团并宣誓要奉献自己,为了从奥地利的支配之下解放与统一祖国而奋斗。
 
在1833年的11月间,加里波底第在[[日内瓦]]遇到了马志尼。他与马志尼开始了一段长期的关系,并且这段关系之后成为了麻烦。他加入了[[烧炭党]]革命社团,并于1834年2月在[[皮埃蒙特]]参与了一场失败的马志尼党人的叛乱。热那亚的一座法院在[[缺席审判]]中给他判处了死刑,而他穿越了边境,逃到了[[马赛]]。
 
==南美洲时期==
加里波底先是航行到了突尼斯省都辖区,最后才抵达了[[巴西帝国]]。到了巴西之后,他加入了[[南里奥格兰德共和国]]的事业。南里奥格兰德当时正企图从巴西分裂出去,加里波第加入了当地大地主的造反,反抗这个刚刚独立的巴西帝国。这场运动叫作“破衫战争”,造反者们叫作“破衫汉”(Ragamuffin)。在这场战争期间,他遇到了安娜·里贝罗·达·席尔瓦(即“阿妮塔”,“安娜”在意大利叫作“阿妮塔”)。在1839年10月,当“破衫汉”们准备宣布将巴西的[[圣卡塔琳娜州]]宣布为又一个共和国时,她加入了加里波底,登上了他的“帕尔多河号”(Rio Pardo)船,并在因比图巴(Imbituba)和拉古纳(Laguna)的战役中与加里波底并肩作战。
 
在1841年,加里波底与阿妮塔移居到了乌拉圭[[蒙得维的亚]],加里波底开始作为商人与男教师在当地工作。他们二人在第二年于当地结婚。他们有四个孩子<ref name=Kleis>{{cite journal|first=Sascha M.|last=Kleis|title=Der Löwe von Caprera|trans_title=The Lion of Caprera|language=de|journal=Damals({{link-en|往事 (德国杂志)|Damals|往事}})|year=2012|issue=6|pages=57-59}}</ref>——梅诺蒂(Menotti,1840年生),萝西塔(Rosita,1843年生),特蕾西塔(Teresita,1846年生),里乔蒂(Ricciotti,1847年生)。
 
阿妮塔是位熟练的女骑手,据说她曾教过朱塞佩巴西南部与乌拉圭的牧人文化。在这段时期,朱塞佩正式确立了他的标志服装:红衫、南美洲斗篷、墨西哥帽。这些都是当地牧人的常见穿着。
 
 
在1842年,加里波底接管了乌拉圭舰队的指挥权并为[[乌拉圭内战]]招募了一支“意大利军团”。他将他的部队与[[红党 (乌拉圭)|乌拉圭红党]]和[[一元党]]结为一个阵营。其中乌拉圭红党的领导人是[[弗鲁克图奥索·里维拉|弗鲁克托索·里韦拉]],不过他曾经支持过巴西人占领乌拉圭。他们的这个阵营致力于反抗乌拉圭前总统马努埃尔·奥里韦的[[民族党 (乌拉圭)|乌拉圭白党]]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胡安·曼努埃尔·德·罗萨斯|胡安·马努埃尔·德·罗萨斯]][[考迪罗|元首]]统治下的阿根廷联邦的军队。在他们的斗争中,他们得到了英、法两个帝国的支持。
 
意大利军团采用了黑旗来作为旗帜。黑旗表示了意大利正在悲伤之中。这面黑旗的中部有一座火山,它则标志了他们祖国的潜在的能量。尽管那个时代没有人提到过这支军团就是在乌拉圭首次穿着[[红衫军 (意大利)|红衫]]的,但是流行的历史便是如此声称的,并说蒙得维的亚有一家工厂打算把那些红衫出口到[[阿根廷]]的屠宰场,而他们就是从这家工厂获得这些红衫的。这些红衫成为了加里波第和他的追随者们的标志。在1842年到1848年间,加里波底抵御了奥里韦率领的部队,[[乌拉圭内战#蒙得维的亚大围困|保卫]]了蒙得维的亚。
 
在1845年,加里波底在英法封锁拉普拉塔河期间设法占领了[[科洛尼亚德尔萨克拉门托|科洛尼亚-德尔萨克拉门托]]与[[马丁加西亚岛|马丁·加西亚岛]],并指挥了一场对[[瓜莱瓜伊丘]]的有争议的劫掠。在1846年,通过采取游击战术,他在塞罗(Cerro)和圣安东尼奥-德尔桑托(San Antonio del Santo)的战役中收获了两场胜利。
 
不过,加里波底不断地关心着祖国的命运。在1846年,[[庇护九世]]教皇的选举在国内的和流亡的意大利爱国者们中间导致了一场轰动。庇护九世最初的改革看起来像是要确认他就是[[温琴佐·焦贝蒂|温琴佐·焦贝尔蒂]]所预言的那位公允的教皇,而焦贝尔蒂当时正领导着意大利的统一。当这些改革的消息传到了蒙得维的亚,加里波底给教皇写了如下一封信:如果这些用来战斗的手会得到陛下接受,那么我们将万分感激地奉献它们来侍奉陛下。陛下是全体基督教徒和整个国家的陛下,理应受此良好侍奉。如若我们和我们的同伴们可以为了保护庇护九世陛下的救赎事业而獲准流血的话,那么在我们以陛下的名义讲话之时,我们一定将会充满了喜悦。(1847年10月12日)
 
流亡中的马志尼也为庇护九世早期的改革喝彩。在1847年,加里波底在里约热内卢向[[教廷大使]]贝迪尼(Bedini)提议,将他的意大利军团用来解放意大利半岛。之后,1848年1月[[巴勒莫]]爆发了革命的消息,以及意大利别的地方的革命运动的消息鼓舞了加里波底带领他的军团中的六十名成员返回祖国。
 
==返回意大利与第二次流亡==
加里波底在[[1848年革命]]的骚乱中返回到了意大利,并开始为薩丁尼亞-皮埃蒙特王国的[[卡洛·阿尔贝托]]效力。这位君主在性格意向上是显得有些开明的,但是在对待加里波底时,却顯得冷淡並保持怀疑。加里波底与他的追随者们由于受到了皮埃蒙特人的冷落,因此便穿越边境,去了[[伦巴第]],为造反反抗奥地利人的占领的米兰临时政府提供援助。在接下来的失败的[[第一次意大利独立战争]]的过程中,他率领他的军团在[[卢伊诺]]和[[莫拉佐内]]取得了两场小胜利。
 
在皮埃蒙特人于[[諾瓦拉戰役 (1849年)|诺瓦拉]]遭受了决定性的失败(1849年3月23日)之后,加里波底转移到了罗马,开始支持这个刚刚在[[教皇国]]内宣布成立的[[罗马共和国 (19世纪)|共和国]],而路易·拿破仑(未来的[[拿破仑三世]])派来的一支法国军队则扬言要颠覆它。在马志尼的起义中,加里波底负责指挥保卫罗马。在[[韦莱特里]]附近的战斗中,阿基莱·坎托尼救了他一命。后来坎托尼在[[门塔纳战役]]期间(1867年)牺牲后,加里波底写下了小说《志愿兵坎托尼》(''Cantoni il volontario'')。
 
在1849年4月30日,加里波底麾下的共和军以少胜多地击败了法国军队。随后,法国的援军抵达,[[法国围攻罗马 (1849年)|对罗马的围攻]]从6月1日开始了。尽管共和军做出了抵抗,但是法国人还是在6月29日取得了胜利。在6月30日,罗马人们开会并在议会中讨论了三个选项:一个是投降,一个是继续进行巷战,还有一个是撤离罗马,并在亚平宁的山地继续抵抗。加里波底发表了一篇演讲来支持第三个选项,并说:我们在,罗马就在。(''Dovunque saremo, colà sarà Roma.'')
 
一份停战协定在7月1日簽定,而加里波底於在7月2日带着4000人的部队撤出了罗马。法国军队于7月3日进入了罗马,重新确立了[[圣座]]的世俗权力。奥地利、法国、西班牙、[[两西西里王国|拿坡里]]的军队對加里波第与他的部队進行了搜寻。他们逃往北方,打算去威尼斯。当时圣马可共和国奥地利人的围攻。在一场史诗般的行军之后,加里波第在[[圣马力诺]]求得了短暂的庇护,而当时追随他的人只有250名了。在撤退期间,怀着第五个孩子的阿妮塔在[[科马基奥]]附近死于了[[疟疾]]。
 
===美洲与太平洋===
加里波底最终设法抵达了[[拉斯佩齐亚]]附近的[[韦内雷港]],但是皮埃蒙特政府迫使他再次移居国外。
 
加里波底去了[[丹吉尔]],并与意大利富商弗兰切斯科·卡尔帕内托(Francesco Carpanetto)待在一起。卡尔帕内托建议加里波底与他的一些伙伴们筹措资金以购买一艘商船,之后由加里波底来指挥商船。加里波底觉得自己的政治目标此刻是无法达到的,并且这么做至少能养活自己,所以就同意了。<ref name="Autobio">{{cite book|first=Giuseppe|last=Garibaldi|title=Autobiography of Giuseppe Garibaldi|url=https://archive.org/details/autobiographygi03garigoog|publisher=Walter Smith and Innes|year=1889|pages=[https://archive.org/details/autobiographygi03garigoog/page/n66 54]-69}}</ref>
 
要买的那艘船在美国,所以加里波底于1850年7月30日抵达了纽约。他在那里和许多意大利人朋友们待在一起,其中包括一些流亡的革命者。不过,购买船只的资金仍然不足。
 
发明家[[安东尼奥·穆齐|安东尼奥·梅乌奇]]雇用了加里波底在他的位于[[史泰登岛]]的[[蜡烛]]厂工作。<ref name="Citycyclopedia">{{cite book|first=Kenneth T.|last=Jackson|title=The Encyclopedia of New York City|url=https://archive.org/details/isbn_9780300055368|publisher=The New York Historical Society and Yale University Press|year=1995|page=[https://archive.org/details/isbn_9780300055368/page/451 451]}}</ref>史泰登岛上的他所待过的小屋列入美国《[[国家史迹名录]]》并作为加里波底-梅乌奇博物馆(又名“加里波底-梅乌奇博物馆”)而受到保护。
 
加里波底并不满足于此。在1851年4月,他和他的朋友卡尔帕内托离开了纽约,前往中美洲。当时卡尔帕内托正在中美洲确立他的买卖事业。他们先去了[[尼加拉瓜]],之后又去了这个地区别的地方。加里波底是作为卡尔帕内托的一名同伴陪伴着他,而不是作为一名商务伙伴。当时加里波底使用的名字是'''朱塞佩·帕内'''(Giuseppe Pane,“帕内”正好是“卡尔帕内托”中的一部分)。
 
卡尔帕内托与加里波底装了一船的货物,于1851年年底抵达了秘鲁[[利马]]。在经过[[派塔]]时,加里波底拜访了[[安第斯山脉|安第斯]]革命女英雄玛努埃拉·萨恩斯。
 
加里波底在利马很受欢迎。当地的一名叫作彼得罗·德内格里(Pietro Denegri)的意大利商人将自己的船只“卡门号”(''Carmen'')交给了他指挥,以进行一场穿越[[太平洋]]的贸易远航。加里波底带着“卡门号”到了[[钦查群岛]]以装载[[海鸟粪|鸟粪]]。之后在1852年1月10日,他离开了秘鲁,于1852年4月抵达了中国[[广州市|广州]]。
 
在顺便航行去了[[厦门市|厦门]]与[[马尼拉]]之后,加里波底带着“卡门号”经过了印度洋和南太平洋,又回到了秘鲁。这一路上他完全经过了澳大利亚的南海岸,并在[[巴斯海峡]]参观了三圆丘岛。
 
加里波底之后带着“卡门号”进行了第二次远航:带着[[羊毛]]和[[智利]]的铜,经过[[合恩角]],前往美国。加里波底抵达了波士顿,并前去了纽约。在纽约,由于在财政意见上的不和,他收到了德内格里一封不友善的信,之後主動辞掉了自己的指挥权。
 
另一位意大利人,菲加里(Figari)船长,刚好来到纽约购买船只。他雇用了加里波底来带着他的船去欧洲。菲加里与加里波底在[[巴尔的摩]]买下了“联邦号”(''Commonwealth''),加里波底于1853年11月最后一次离开了纽约。他带着“联邦号”到了伦敦,之后沿着[[泰恩河]]到了[[泰恩河畔纽卡斯尔|纽卡斯尔]]以补给煤。
 
===泰恩赛德===
“联邦号”于1854年3月21日抵达了[[泰恩賽德]]。当时加里波底已经是泰恩赛德的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受到了当地工人们的热情欢迎,然而《纽卡斯尔新闻》(''Newcastle Courant'')则报道说他拒绝了与当地的要人们共同就餐之请。他在泰恩赛德的[[泰恩茅斯]]待了一个多月,在1854年4月底离开。在他逗留期间,他獲贈一把刻有题词的剑。在后来的[[第二次布尔战争|布尔战争]]中,他的孙子朱塞佩二世·加里波第就是带着这把剑,作为一名志愿兵在英军中服役。<ref>Bell, David. ''Ships, Strikes and Keelmen: Glimpses of North-Eastern Social History'', 2001 ISBN 978-1-901237-26-9.</ref>他之后去了[[热那亚]],并且于1854年5月10日在那里结束他的五年流亡生涯。
 
==第二次意大利独立战争==
加里波底在1854年再次返回到了意大利。使用死去的兄弟的遗产,他买下了半个[[卡普雷拉島]]([[撒丁岛]]以北),开始从事农业。在1859年,[[索尔弗利诺战役|第二次意大利独立战争]](又叫薩奥战争)在薩丁尼亞政府的内部阴谋之中爆发了。加里波底升为[[少将]],并组建了一支名叫“阿尔卑斯猎人”(''Cacciatori delle Alpi'')的志愿部队。至此,加里波底摈弃了马志尼的解放意大利的共和理想,认为只有皮埃蒙特的君主政体才能有效地实现意大利的解放。
 
加里波底率领他的志愿者们,在[[瓦雷泽]]、[[科莫]],及其他的地方赢得了对奥地利人的胜利。
 
不过,加里波底对割让他的家乡尼斯给法国人,以酬谢他们的重要的军事援助很不高兴。在1860年4月,加里波第作为位于都灵的皮埃蒙特国会中的尼斯代表激烈地攻击了加富尔首相割让尼斯和[[尼斯伯国]]给法国皇帝路易·拿破仑。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加里波底(和其他的热烈的意大利裔尼斯人)发起了收复他的“尼扎”的[[尚未收复的意大利|意大利民族统一运动]],甚至还引发过暴乱(1872年)。
 
==1860年的军事活动==
在1860年1月24日,加里波底娶了朱塞皮娜·拉伊蒙迪(Giuseppina Raimondi),一位18岁的伦巴第贵妇。不过,婚礼一结束,她就告诉了加里波底她正怀着另一个男人的孩子,而加里波底在当天就离开了她。
 
在1860年4月初,[[两西西里王国]]的[[墨西拿]]和[[巴勒莫]]的起义为加底波第提供了机遇。他集结了大约一千名志愿者——稱作“千人队”(''I Mille''),而更广为流传的名字是:[[红衫军 (意大利)|红衫军]]——乘坐两艘分别叫作“皮埃蒙特号”(Piemonte)和“伦巴第人号”(Lombardo)的船,于5月5日夜离开了[[热那亚]],并于5月11日在西西里岛最西端的[[马尔萨拉]]登陆。
 
加里波底靠当地的零散的造反者团伙来壮大自己的军队的队列。在5月15日,他率领800名志愿兵战胜了卡拉塔菲米山上的1500人的敌军。他使用反常的战术,用刺刀朝山上冲锋。他看见了敌人所在的这座山丘是成梯状的,而这些梯状地带的平台将会保护前进的战士们。尽管和接下来的在巴勒莫、米拉佐(Milazzo)、沃尔图诺(Volturno)三地发生的冲突比起来,这场战斗显得很小,但是就确立加里波底在这座岛屿的势力而言,它却是决定性的。有一个真伪不明却很逼真的故事说,加里波底对他的中尉尼诺·比克肖(Nino Bixio)说:“我们在这里要么成就意大利,要么就死。”(''Qui si fa l'Italia o si muore.'')事实上,拿坡里军队的指挥很差,并且大多数的高级军官都已经接受收买。次日,加里波底以意大利的[[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的名义宣布自己为加里波第独裁政府。他进军到这座岛屿的首府巴勒莫,并在5月27日发动了[[攻城战|攻城]]。他得到了许多当地居民的支持。这些居民们也揭竿而起,反抗当地驻军,但是在他们夺取这座城市之前,援军便抵达了,并且将这座城市几乎轰炸成了废墟。与此同时,一位英国舰队司令也介入了并促成了休战。
 
凭借这次休战,[[两西西里王国|拿坡里]]皇家部队与战船放弃了这座城市并离开了。谢泼德·B·克拉夫(Shepard B. Clough)等历史学家们认为加里波底的千人队是一群学生、独立自治的工匠,以及其他的职业行家们,而非农民。西西里农民给予支持与爱国精神无关,只是因为他们憎恨剥削他们的地主和压迫他们的拿坡里官员们。加里波底本人对于社会革命没有兴趣。他反而还曾与西西里地主们结盟来反抗参与暴乱的农民们。
 
加里波底赢得了一场非凡的胜利。他得到了遍及全球的名望和意大利人们的恭维。人们非常相信他的非凡本领,以至于拿坡里的宫廷充斥著怀疑、困惑、惊慌之情。六个星期后,他进军到了岛屿东部,开始与墨西拿对抗,并在米拉佐赢得了一场残酷而艰难的战斗。到了7月底,只有当地的那座要塞仍在抵抗了。
 
征服了西西里岛之后,加里波底在英国皇家海军的帮助下越过了[[墨西拿海峡]],并向北进军。加里波底一路上遇到的庆祝比抵抗更多。在9月7日,他坐火车进入了首都[[拿坡里]]城。尽管夺取了拿坡里,但是他还没有击败拿坡里军队。加里波底的志愿军有24000人,在9月30日的沃尔图诺战役 (1860年)中,他们无法决定性地击败重新组织的拿坡里军队(大约25000人)。这是加里波底打过的最大的一场战役,但是皮埃蒙特军队的到来有效地决定了其结局。这之后,加里波底的向罗马进军计划受到了皮埃蒙特人的危及。严格来说,皮埃蒙特人是他的盟友,但是他们不愿意冒险与法国开战,而当时法国军队正保护着教皇。(皮埃蒙特人在南下与加里波底会师时,征服了教皇的大多数的领土,但是他们故意避开了其首都,罗马。)加里波底选择将他在南方获取的所有领土交给皮埃蒙特人并回到卡普雷拉暂时退隐。
 
现代的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他将自己的战果交给皮埃蒙特人是政治上的一场失败,但是他看起来是愿意见到意大利在皮埃蒙特的王冠之下统一。加里波底与维托里奥·伊曼紐二世在[[泰亚诺|泰阿诺]]会师是意大利现代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但是却有着很受争论的疑点,以至于会师的确切地点都是不能肯定的。
 
==影片==
<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grrAHhTDNw
|alignment=center
|dimensions=48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Giuseppe Garibaldi: One of the Greatest Generals of Modern Times }}
</div>
{{-}}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40 歐洲史地總論]]
[[Category:意大利人]]
[[Category:軍政人物]]
47,84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