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麥當勞

移除 5,764 位元組, 5 個月前
業務拓展全球
麦当劳公司[[商業模式|-{zh-cn:商业模式;zh-tw:商業模型;zh-hk:商業模式}-]]与大部分速食连锁店有点不同。除了普通[[加盟連鎖|特許費]]外,也提供租借。
麥當勞的「M」字以象徵明亮、活潑、希望的黃色作顏色,可說是家喻戶曉。行銷心理專家路易斯·契斯金 (Louis Cheskin),他認為這對「金拱門」({{lang|en|Golden Arches}})可以引起消費者「母親雙乳」的潛意識聯想。<ref>{{cite web|url=http://www.bbc.co.uk/worldservice/specials/1616_fastfood/page6.shtml|title=Attracting the Customers|publisher=英國廣播公司|quote=The M stands for McDonald’s, but the rounded m represents mummy’s mammaries, acccording the design consultant and psychologist Louis Cheskin. In the 1960's McDonald's was prepared to abandon this logo, but Cheskin successfully urged the company to maintain this branding with its Freudian symbolism of a pair of nourishing breasts. |language=en}}</ref>
 
== 業務拓展全球 ==
麦当劳已成为[[全球化]]标记,也被指是社会“[[麦当劳化]]”一個國家麥當勞價位也反映著這個國基經濟與消費能力。<ref>-{zh-hans:{{cite book|author=里茨尔 (George Ritzer)|others=顾建光译|title=《社会的麦当劳化》|publisher=上海译文出版社|date=1999-11|pages=页数:331|series=当代学术思潮译丛|ISBN=9787532722969|language=zh-hans}}; zh-hant:{{cite book|author=George Ritzer|others=林佑聖 / 葉欣怡译|title=《社會的麥當勞化》|publisher=弘智|year=2002|pages=頁數:415|language=zh-tw|ISBN=9789570453485}};}-</ref>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更用“[[巨无霸指数]]”──一个[[巨无霸]]在不同地方[[货币]]价格比较──来非正式评估这些货币[[购买力平价]]。因为麦当劳几乎等于美国文化和生活方式,其国际商业扩张已被称为[[美国化]]部份和美国[[文化帝国主义]]。因此麦当劳是世界各地[[反全球化]]人士抗议目标之一。
 
*1984年1月28日,臺灣第一間麥當勞開設在[[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民生東路三段]],由[[孫大強]]家族引進,與麥當勞總公司合資設立「台灣麥當勞餐廳股份有限公司」,並由[[孫大偉 (企業家)|孫大偉]]擔任首任[[董事長]],雙方各持股一半,當時造成極大轟動,間接讓台灣餐飲業邁入新紀元。麥當勞將其理念Q(Quality,質量、品質)、S(Service,服務)、C(Cleanliness,衛生、清潔)、V(Value,價值)帶入台灣,為當時台灣餐飲業投下一顆震撼彈。而同年第二間位於[[台北市萬華區]]昆明街([[西門町]])開幕。
*1993年,麥當勞正式決定接手孫大偉持股,全面介入臺灣麥當勞管理層面,形成7人集體領導模式,改派美籍人士羅威廉擔任總裁直接經營。
*2010年1月,台灣麥當勞店內電視媒體由[[前線媒體]]取得營運代理權並定名為「MyTV」。
*2013年1月21日起,臺灣麥當勞的24小時「麥當勞歡樂送」外賣專線「40-666-888」,交由香港[[電訊盈科]]負責,由電盈在[[上海]]的客服中心接聽來電。
*2015年麥當勞在台灣已有388家分店,並計劃兩年內擴展至500家。<ref>[http://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20901/34479670/applesearch/ 麥當勞開千坪旗艦店],[[蘋果日報]],2012年9月1日</ref>
*2015年6月12日,麥當勞大中華區總裁曾啟山在台灣麥當勞公司的內部會議上,用英文表示母公司將轉手台灣麥當勞經營權,麥當勞在台灣將改採「發展式[[特許經營]]」模式,由新的投資方主導本地市場經營。<ref>[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IndepArticle.aspx?ID=25624 獨家!美國總部下令,台灣近350家直營店喊賣 麥當勞子公司 撤出台灣!]</ref><ref>[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624/634842/ 震驚!麥當勞傳退出台灣350間直營店喊賣]</ref><ref>[http://world.yam.com/post.php?id=4181 大勢已去?全球麥當勞要改革]</ref><ref>[http://world.yam.com/post.php?id=3142 養生風潮當道 速食天王裁員求翻身]</ref>
 
*臺灣麥當勞總部位於臺北市中正區林森南路1號,與麥當勞林森二店相同。
*2016年12月21日,仰德集團二少東、[[國賓大飯店]]總經理李昌霖以個人及家族力量投入約三億美元的資金,決定購入臺灣麥當勞的經營權<ref>嚴雅芳、楊美玲,[https://udn.com/news/story/7241/2182998 國賓證實 仰德二少李昌霖買台麥當勞],聯合晚報,2016-12-21</ref>。
*2017年3月29日,台灣麥當勞經營權以新臺幣51億元賣給李昌霖<ref>{{cite news|author=杜宗熹、李至和|title=台灣麥當勞經營權 51億賣了|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41/2370958|accessdate=2017-03-29|newspaper=《[[經濟日報]]》|language=zh-tw |date=2017-03-30}}</ref><ref>{{cite news|author=邱怡萱|title=台灣麥當勞51億賣了 國賓總座李昌霖接手|url=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aspx?id=19366&type=Blog|accessdate=2017-03-29|newspaper=《[[商業周刊]]》|language=zh-tw |date=2017-03-30}}</ref>,並於4月26日獲得[[中華民國公平交易委員會]]核准<ref>[https://tw.news.yahoo.com/%E5%8F%B0%E7%81%A3%E9%BA%A5%E7%95%B6%E5%8B%9E%E8%B3%A3%E7%B5%A6%E5%9C%8B%E8%B3%93%E4%BA%8C%E5%B0%91-%E5%85%AC%E5%B9%B3%E6%9C%83%E5%87%86%E4%BA%86-062244774.html 臺灣麥當勞賣給國賓二少 公平會准了],雅虎奇摩新聞,2017-04-26</ref><ref>林俊宏,[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70426inv007/ 【麥叔叔換老闆】本刊年初獨家揭麥當勞易主 公平會裁准了],鏡傳媒,2017-04-26</ref>。
*2017年5月31日,台灣麥當勞推出首張[[儲值卡]]「麥當勞點點卡」,空卡售價新臺幣100元,但不適用於麥當勞歡樂送及部分門市。
*2017年6月1日,台灣麥當勞宣布,由李昌霖成立的「[[德昱|德昱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接手台灣麥當勞經營權,成為麥當勞台灣市場的授權發展商<ref>[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70601/2545952/ 終於宣布了 國賓李昌霖正式接手台灣麥當勞],NOWnews 今日新聞,2017-06-01</ref><ref>[http://www.cna.com.tw/news/afe/201706015019-1.aspx 台灣麥當勞老闆換人 國賓飯店總座接手],中央社,2017-06-01</ref>。
*2017年8月,台灣麥當勞的公司名稱由「台灣麥當勞餐廳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和德昌股份有限公司」。<ref>{{Cite news|url=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70808/1177683/|title=台灣麥當勞更名 電子發票改為和德昌股份公司|publisher=蘋果日報|accessdate=2017-08-08}}</ref>
== 參考文獻 ==
{{Reflist}}
4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