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孙钧

增加 32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big>'''孙钧'''</big><ref>[http://www.casad.cas.cn/aca/371/jskxb-200906-t20090624_1808258.html 孙钧] 中国科学院学部网</ref><br>
隧道与地下建筑工程专家。原籍 [[ 浙江 ]][[ 绍兴 ]] ,1926年10月3日生于 [[ 江苏 ]][[ 苏州 ]] 。1949年毕业于 [[ 交通大学 ]] 土木工程系。现任同济大学地下建筑工程系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在隧道与地下结构学科领域开拓并建立了新的学科分支(1960)—地下结构工程力学。<ref>[http://fj.sina.com.cn/news/2019-06-06/detail-ihvhiews7148678.shtml 近40位院士齐聚第十七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  ],2019-06-06</ref> 
== 教育背景<ref>[http://geotec.tongji.edu.cn/selfpage/sunj/sun-jun.htm 孙钧院士] 同济大学</ref> ==
#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前夕国立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系毕业、工学士# 1954年~1956,年随苏联专家斯尼特柯教授攻读钢桥结构副博士学位# 1980年, [[ 美国 ]] 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留学,任高访教授,从事“博士后”研究
== 工作经历 ==
* 1949年~1951年,先后在上海华东航空处和公共房屋管理处任技术工作。
* 1951年~1952年,任上海交通大学助教。
* 1952年~1980年,任 [[ 同济大学 ]] 讲师、副教授、地下工程系副主任、同济大学教务处处长。
* 1980年~1981年,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NCSU)土木工程系访问教授。
* 1980年至今,任同济大学教授、结构工程系系主任、地下建筑工程系名誉系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1991年11月年~,选任为 [[ 中国科学院 ]] 学部委员(现改称院士)。
== 研究方向 ==
在隧道与地下结构学科领域开拓并建立了新的学科分支(1960)—地下结构工程力学,对地下结构粘弹塑性理论、岩土材料流变学和地下防护结构抗爆动力学等学科前沿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近十余年来,在城市环境上工学和软科学理论与方法(侧重于智能科学)在岩上工程中的应用方面也有相当的创新进取。自80年代以来,承担并完成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各种重大工程研究项目约40余项,成果应用于生产实际,取得了巨大的技术经济效益。结合科学研究,培养了硕士、博士研究生数十名,并于1960年起在同济大学主持兴办了国内首所隧道与地下建筑工程学专业。<ref>[http://rsc.henu.edu.cn/info/1051/1131.htm 孙钧 ],2016-05-10 </ref>
== 主要奖项 ==
* 1991年,首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10/419260.shtm 孙钧:为港珠澳大桥“专业护航”的“90后”] 科学网新闻
</small>
[[Category:科學家]][[Category:孙姓]]
10,42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