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东方雕塑馆"

增加 57 位元組, 2 個月前
無編輯摘要
=='''东方雕塑馆'''==
''' “东方雕塑馆” ''', [[ 甘肃省 ]][[ 天水市 ]] 麦积山石窟的美誉,全称“东方雕塑陈列馆”。麦积山石窟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其它三窟为: [[ 龙门石窟 ]] 、云冈石窟和 [[ 敦煌莫高窟 ]] 。莫高窟以其壁画而著名,龙门石窟、云冈石窟以其石刻闻名,而麦积山则以精美的雕塑独树一帜,以石窟多、塑像完美、延续时代长久而被称为“东方雕塑馆”。
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35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742米,但山高离地面只有142米,山的形状奇特,孤峰突起,犹如麦垛,因此人们称之为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后秦,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不断开凿和修缮。现存佛教窟龛194个,泥塑7200余身,壁画1300余平方米。
中文名东方雕塑馆地理位置天水市麦积区麦积山风景区 [4]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景点级别国家AA级旅游景区占地面积3 km²著名景点麦积山石窟
=='''简介'''==
天水是甘肃第二大城市,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称,麦积山,地处天水市东南方50公里的北道区麦积乡南侧,是西秦岭山脉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这里荟萃着后秦、西秦、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几个朝代的塑像7200余身,壁画1000多平方米,分布在194个洞窟里,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一样,有着珍贵的艺术宝藏。如果就艺术特色来分,敦煌侧重于绚丽的壁画,云岗、龙门著名于壮丽的石刻,而麦积山则以精美的塑像闻名于世。
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是古人的杰作。麦积山石窟建自公元384年,经过十多个朝代的不断修葺,现存佛龛194个,泥塑、石雕七千二百余身,壁画一千三百余平方米,全部窟龛都开凿在山崖峭壁之上,分布于东、西两崖。 东崖现有54个洞窟,西崖有140个洞窟,其中以精美的彩妆泥塑著称。
=='''历史文化'''==
麦积山历史悠久,早在1600年前就享有盛名。五代人撰写的《玉堂闲话》中说:“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渐两当,五百里冈峦,麦积处其半……望之团团,如民间积麦之状,故有此名。”杜甫有诗赞曰/野寺残僧少,山圆细路高,麝香眼石竹,鹦鹉啄金桃。乱石通人过,悬崖置屋牢,上方重间晚,百里见秋毫。”麦积山石扈是从十六国后秦时期开始营造的。
=='''石窟艺术'''==
==='''民族传统和意识'''===
麦积山石窟艺术具有深厚的[[民族]]传统和强烈的民族意识,体现了中国艺术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传统手法,赋予作品强烈的世俗化倾向和浓厚的生活情趣。
在麦积山石窟里,尽管也有这样的作品,可是从北魏早期开始就有了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北魏晚期以后的佛像,差不多都塑造成俯首下视、面容娟秀、体态端庄、慈祥安静、和蔼可亲、美丽善良的女性形象,有的甚至类似陕甘一带农村中常见的少女。这说明我们古代的雕塑艺术家们在造像过程中,把民间的生活现状如实地带到佛窟中去,使神灵与人间化为一体,因而使麦积山石窟艺术作品格外富有人情味和民间气息。
==='''艺术色彩'''===
麦积山石窟艺术作品上彩不重彩,或者直接用素泥表现佛像质感的独特手法,是麦积山石窟艺术的另一个重要特点。麦积山石窟现存的绝大多数作品,原来是上过彩的,只是由于当时的泥塑作品在最初塑像时,便将衣服上的褶皱和身上的肌肉、血管等部位,都用柔和细腻的泥浆充分表现出来。因此,当原有色彩剥落后,仍显得质朴素净,富有雕塑感。部分作品由于泥浆的特殊处理,经过千百年的风吹、日晒、雨淋,现已变得具有明显的质感,甚至像新塑的一样。
这类作品数量虽然较少,但那生动优美的艺术形象和精细巧妙的构图布局,以及纯熟洗练的制作技法,在我国现存南北朝的同期作品中,也是非常杰出的。在洞窟建筑艺术方面,麦积山石窟有着明显的地方文化特色。早期洞窟开凿在天然洞穴之中,到北魏初期形成了天水当地方形平顶、前壁开门后壁开龛的房屋建筑形式。这种独特的石窟建筑,真实地表现了古代天水人民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表现了古代天水人民极为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
==='''麦积山石窟雕塑在艺术风格上具体分为七个发展阶段:'''===
一、最早开凿于十六国后秦时期(公元384—417年)的作品,保持典型的古印度踺陀螺艺术风格,塑像眉毛浓密,呈新月型,高鼻深目,额头丰满,古朴疑重,身着古印度式服装。
七、明、清两代的塑像(1368—1911年)比较细腻繁琐,庸俗粗劣,平凡世俗,不求上进,这表明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已逐渐走向衰落。
==='''麦积山石窟艺术作品'''===
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他们不仅全面真实反映了我国从四世纪末叶以来,在雕塑、绘画等艺术方面的发展演变过程和辉煌的艺术成就,而且对研究我国古代泥塑、石雕、建筑、绘画、宗教及当时社会生活等有关历史文化活动,提供了形象系统的实[[物资]]料。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