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何挺颖

增加 1,08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 '''人物生平''' ==
*1920年考入汉中联立中学,在校期间他组织进步读书会,率先写白话作文。
*1923年,何挺颖参与发起成立了学生会,联络南郑学生,掀起了一场反帝爱国学生运动。他在面对当地一些丧失民族气节的悲观论调时写下诗句:"散沙枉多四万万,热度只有五分钟!中国不亡非天理?午夜徘徊心如焚。"
*1924年中学毕业后,何挺颖考入上海大同大学数学系,同时开始接受革命思想影响。
*1925年5月参加五卅运动,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6年夏,何挺颖受党组织派遣到北伐军部队任团指导员,参加北伐战争。
*1927年"七一五"汪精卫叛变革命后,党组织又派何挺颖到原武汉政府警卫团干部连任党代表。同年9月,在团长卢德铭率领下,何挺颖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团一连党代表,9月29日三湾改编中,被任命为第一团三营党代表,随部进军井冈山。10月23日,在进军井冈山途中时遭敌军袭击,与毛泽东率领的团部和一营失去了联系。何挺颖和营长张子清率部队转战茶陵等地,并会合茶陵县工农兵政府主席谭震林,同年12月将部队带上井冈山,何挺颖随即被任命为第一团党代表。从此,何挺颖在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参加了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1928年4月,朱德、毛泽东率领的两支红色武装在井冈山胜利会师,组建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下辖四个团,朱德为军长,毛泽东为党代表,陈毅为政治部主任,王尔琢为参谋长兼二十八团团长,何挺颖任第三十一团党代表。在毛泽东、朱德的领导下,何挺颖率部参加了攻打龙源口、围困永新城等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他政治坚定,作战勇敢,指挥果断,成为井冈山时期我军著名的军事指挥员和党的优秀干部,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做出了重要贡献。
*1928年8月,在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中,何挺颖与团长朱云卿指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在人民群众的配合下,凭险抵抗,击溃了湘赣国民党军四个团的轮番进攻,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保存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为此欣然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10月参加中共湘赣边界特委第二次代表大会,何挺颖被选为边界特委委员。同年冬,任红四军第二十八团党代表兼团党委书记。
*1929年1月14日,何挺颖随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转战赣南闽西,开辟新的根据地。1月24日,在大余战斗中身负重伤,在转移途经吉潭村时再遭敌袭击,不幸牺牲。年仅24岁。 *1991年4月,南郑政府在东郊建成了何挺颖烈士纪念碑,碑基座上镶贴着"古城学潮""南京路上""奔上井冈""永新大捷""黄洋界上"青铜浮雕,碑体上镶镌着"何挺颖烈士永垂不朽"和"不朽井冈英雄,千古人民功臣"的金色大字。<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9831783200849439&wfr=spider&for=pc 他被誉为我军“天字第一号”指导员,连主席都亲自向他请教]历史客栈</ref>
1991年4月,南郑政府在东郊建成了何挺颖烈士纪念碑,碑基座上镶贴着"古城学潮""南京路上""奔上井冈""永新大捷""黄洋界上"青铜浮雕,碑体上镶镌着"何挺颖烈士永垂不朽"和"不朽井冈英雄,千古人民功臣"的金色大字。
== '''基本信息''' ==
何挺颖(1905年5月-1929年1月25日) ,陕西省南郑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重要领导人之一、红军初创时期的杰出领导者和人民军队政治工作先驱。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秋收起义,随毛泽东转移湘南农村,支持和协助毛泽东领导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同年,随毛泽东率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遵照中共中央和湘南特委指示,前敌委改为师委,毛泽东任师长,何挺颖任书记,率部参加三占永新、龙源口大捷、永新困敌等重要战役和战斗。发动井冈山军民,击溃国民政府湘赣军四个团的轮番进攻,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保存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恢复红色政权中,参与整建党的组织、整训红军部队等工作。1929年1月何挺颖随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1月24日在江西大庾战斗中身负重伤,次日随部队转移至广东南雄乌迳宿营,当晚转移途中遇敌突袭,不幸牺牲,年仅24岁。
<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2658834316012872&wfr=spider&for=pc 何挺颖:“不朽井冈英雄,千古人民功臣”]经济日报</ref>
== '''人物纪念''' ==
=== 烈士故居===
何挺颖烈士故居于1981年被南郑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8月被汉中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nbsp; 纪念碑位于故居以东约2公里,是县城的东门户,地理位置优越,碑体中央是薄一波同志题写的碑名"何挺颖烈士纪念碑",背面镶贴着马文瑞同志题书的"不朽井冈英雄,千古人民功臣",整座碑体呈三个枪刺组合在一起的建筑雕塑造型,它象征着捍卫革命政权的特征。这里是许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党课活动、举办入党宣誓的重要场所。
<ref>[http://ren.bytravel.cn/history/3/hetingying.html 何挺颖(井冈山著名军事指挥员)_]博雅人物网
=== 革命故事===
在汉中南郑县城关镇何家湾村,一条翠竹成阴的乡间小道尽头,有一座建于清末的四合院。虽经历了近200年的风雨沧桑,院落依然显得古朴恢宏。雕花的隔扇和门窗,方砖之上的各种精美绝伦的雕饰,门窗上的木雕格言和警句,无一不体现出了主人的人生理想与道德追求。就在这个四合院里,走出了一位井冈山革命时期我军著名的指挥家--何挺颖。
在井冈山胜利会师80周年(1928年5月4日)前夕,我们随着一位94岁的老人再次走进这座四合院。他就是何挺颖的堂弟何挺警老先生,也是唯一一位在世和何挺颖生活过的亲属。踩着庭院厚厚的青苔,踏上历经沧桑的台阶,抚摸着斑驳的墙壁,老人娓娓地给我们讲述着何挺颖的故事
=== 陈忠实感想===
著名作家陈忠实2006年在井冈山参观后写下了这样的文字:"让我意料不到的是,黄洋界守卫战的两位最高指挥员之一的何挺颖,是我的陕西乡党。我早已熟知在陕西关中和陕北闹红的刘志丹等先烈的名字,却几乎没有听说过何挺颖。在从秋收起义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初创时期,何挺颖和毛泽东一起战斗,并成为师级首长,如若不是英年早逝,该是怎样举足轻重的一位领导人物。"
=== 毛主席作胜利诗词===
在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中,他与团长朱云卿指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在人民群众的配合下,凭险抵抗,击溃了湘赣国民党军四个团的轮番进攻,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保存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在得知胜利的消息后毅然提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词《西江月·井冈山》: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视频==
===何挺颖央视专题报道===
{{#iDisplay: f13541gjnrn|640|400|qq}}
<ref>[https://v.qq.com/x/page/f13541gjnrn.html 何挺颖央视专题报道]腾讯网</ref>
===致敬英雄烈士,何挺颖将短暂一生奉献给党和人民===
{{#iDisplay: x08023duizb|640|400|qq}}
<ref>[https://v.qq.com/x/page/x08023duizb.html 致敬英雄烈士,何挺颖将短暂一生奉献给党和人民]腾讯网</ref>
=== 百岁诞辰===
2005年5月11日上午,南郑县千余名党员、干部和群众聚集在何挺颖烈士纪念碑前,隆重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何挺颖烈士诞辰100周年。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何振基及南郑县四大班子领导参加了纪念活动。
何振基在讲话中要求南郑县的党员、干部要学习何挺颖烈士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学习先烈勇于实践、敢于创造的革命精神,学习烈士求真务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作风,以先进性教育和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大兴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优良作风,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用于抓工作、某发展,开创南郑更加美好的未来。
 
== '''英雄诗作'''==
备注:这首诗作于一九二六年。 " 五卅" 惨案后,他积极投入革命斗争,思想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深刻地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写了这首诗。
<ref>[http://www.71.cn/2018/1112/1023796.shtml 何挺颖:不朽井冈英雄]宣讲家网</ref>==文献来源=={{reflist}}[[Category:中国革命烈士]]水门汀[[Category: 即水泥.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
29,09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