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孟郁兄偕陈参戎帅兵平山东妖贼赋

增加 3,132 位元組, 1 個月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孟郁兄偕陈参戎帅兵平山东妖贼赋'''》是一首中国古诗,中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不仅人人爱读诗,还喜欢写诗。诗…”


《'''孟郁兄偕陈参戎帅兵平山东妖贼赋'''》是一首中国[[古诗]],中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不仅人人爱读诗,还喜欢写诗。诗的最高峰出现在唐朝,词的最高峰出现在宋朝。

中国的古代诗歌,一般称作旧诗,是指用[[文言文]]和传统格律<ref>[https://www.sohu.com/a/279389471_167976 格律诗,平仄二十八式标准格式 ],搜狐,2018-12-03</ref>创作的诗,是广义的中国古代诗歌,可以包括各种中国古代的韵文。如赋、词、曲等,狭义则仅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人类许多民族在[[语言]]的发展中产生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

<center>孟郁兄偕陈参戎帅兵平山东妖贼赋</center>
{{Cquote|
献赋仍牢落,胡为复此行。雄文真宰妒,华发壮心惊。

感遇甘投笔,忧时欲请缨。分庭丞相府,借箸贰师营。

那惜秦貂敝,翻夸汉帜明。鳣堂辞问字,虎帐待谭兵。

六月歌常服,千山迓去旌。抒怀呼鲁酒,密语合齐衡。

箭或传书至,檄知倚马成。词锋堪却敌,诗草足长城。

妙算从天下,妖氛计日平。掀髯称烈士,白面故书生。

不信繻终弃,还云砚可耕。但留孤剑在,风雨匣中鸣。
|[明代]韩日缵}}

==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亦称“古诗”“古风”。这种诗体产生较早,唐以前各种形式的[[诗歌]]都是古体诗,唐以后把凡不遵守近体诗规则的诗歌也叫作古体诗。这种诗体依据每句字数的不同可分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唐以后五言和七言古体诗成为主流,简称“五古”“七古”。五古主要从[[汉代]]五言诗发展而来,七古则是从七言和杂言歌行发展而来。杂言有一字至十字以上者,但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

古体诗的特点:章无定句,句无定字,句式可整可散,篇幅可长可短,每句字数可多可少。不讲平仄,不讲对仗。用韵押韵,自由灵活。一般押宽韵,大多是隔句押韵,韵脚可平可仄,而且可以换韵。[[乐府诗]]是古体诗的一种。乐府,原为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专管[[音乐]]的官署,因兼及创作和搜集民间诗歌、乐曲,后遂称这类诗歌为“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它除要求配乐歌唱外,其形式和古体诗没有区别。后世将魏晋至唐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袭用乐府题名仿作的不合乐的作品,统称乐府。宋元以后,配乐歌唱的词、散曲等,有时亦称乐府。

近体诗,亦称“今体诗”。中国[[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包括律诗、绝句和排律。由于有[[严格]]的格律要求,所以人们又把它称作格律诗<ref>[https://www.sohu.com/a/338697069_120312507 国学常识——诗的种类大全],搜狐,2019-09-04 </ref>。

==参考文献==
[[Category:850 各地方文學;各民族文學;各體文學]]
39,97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