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补偿性交易

增加 2,987 位元組, 1 個月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补偿性交易'''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专有文化术语。 历史名词是历史上曾出现的事件及事物…”


'''补偿性交易'''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专有文化术语。

历史名词是历史上曾出现的[[事件]]及事物的名称<ref>[https://www.sohu.com/a/424683671_100132744 文字记载前的1500年的历史都发生了什么],搜狐,2020-10-14</ref>,例如“禅让”,传说古代实行举荐贤能之人为首领继承人的一种[[制度]],据文献记献:有尧举舜、舜举禹<ref>[https://www.sohu.com/a/238753369_100011282 尧舜禹时期之中国和大禹之都及夏代都城之变迁],搜狐,2018-07-01</ref>、禹先举皋陶、皋陶死禹又举益等历史故事。

==名词解释==

补偿性交易又称调节性交易或事后交易,是指一国为了弥补或调节自主性交易差额或缺口而进行的各种经济交易[[活动]]。如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而向外国政府或国际金融机构借款、动用官方储备等。所谓自主性交易是:对外经济交往中,个人、企业、机构为某种自主性目的而进行的交易。比如追逐利润、旅游、汇款赡养亲友等行为都属于自主性交易。国际收支差额一般指的就是因自主性交易形成的差额。

调节性交易实际上是对国际收支不平衡所采取的平衡措施。对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事后交易有自动性调节和政策性调节两种。自动性调节是指在国际金本位制下,一国的国际收支通过物价—现金流量机制的作用,依靠价格和汇率变动,引起黄金输出入的增减而自动达到平衡。政策性调节指一国政府采取各项财政、金融、外贸、外汇等政策来平衡本国的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外的货币收入总额和支出总额的对比。更通俗地说,它就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的收入和开销。

如果收入大于支出,说明这个国家的出口大于进口,资本流入,即为国际收支顺差;反之,当进口大于出口,也就是花销比收入多的时候,即为国际收支逆差;还有一种情况是,收入支出的差额为零,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是对我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记录,主要分为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两个大类。其中,经常账户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收益等初次收入、转移支付等二次收入;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本和金融账户中,还区分了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含直接投资、证券投资、金融衍生工具、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

按照国际标准,国际收支平衡表采用会计复式记账法记录,存在“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平衡关系,即在不考虑净误差与遗漏的情况下,理论上经常账户差额等于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差额与储备资产变动之和。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250,9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