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头寸

增加 2,912 位元組, 1 個月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头寸'''是中国专有文化名词。 如今,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中国,带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ref>[https://www.sohu.com/a/2222…”


'''头寸'''是中国专有文化名词。

如今,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中国]],带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ref>[https://www.sohu.com/a/222215739_236643 【荐读】细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一二三四五”] ,搜狐,2018-02-11</ref>屹立在世界东方。而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便是汉字<ref>[https://cul.sohu.com/a/533909977_12023714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汉字]2022-03-30</ref>。

==名词解释==

头寸是金融行业常用到的一个词,在金融、证券、股票、期货交易中经常用到,也称为“头衬”,就是款项的[[意思]],指投资者拥有或借用的[[资金]]数量,是金融界的流行用语。

来源

股市当中的一些术语都是国外的舶来词,但是头寸却是地地道道的中国货,关于头寸的来源,有两种说法比较有代表性:

1、早期在民间,某些富人都为富不仁,看不起穷人,穷人有事相求于他的时候,都是一副趾高气扬、飞扬跋扈的态度,拉着长脸,看都不看。

人,这样的表情和形态看起来好像头比平常要大,而穷人一副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的样子,看起来头都要小一点,所以久而久之就用头寸来形容人的富裕和金钱的程度。

2、在民国时期,中国的流通货币是银元,也就是民间俗称的“现大洋”、“袁大头”,因为携带和清点的不便,所以在银行取钱或买东西时,喜欢用纸包着十块银元,这十块银元厚度刚好是一寸,所以“头寸”一词来源于中国,银行里用于日常支付的“袁大头”,十个袁大头摞起来刚好是一寸,因此也被称为头寸。

分类

头寸分为多头头寸和空头头寸。

多头头寸,在股票市场当中是指股民对大盘或股票后期走势看好,已经买入股票的持股待涨,空仓的股民积极买入股票,期待后市股票上涨带来盈利。

空头头寸是指股民对大盘或股票后期行情看空,持股的纷纷抛出,以免因股票下跌被套牢,空仓的股民停止操作,观望为主。

这样的说法同样在期货市场和外汇市场都有出现。

运用

如今这个词语经常被银行使用,比如:

银行将当日全部收付款中收入大于支出款项的情况,称为是“多头寸”;如果付出款项大于收入款项,就成为“缺头寸”;到处想方设法调进款项的行为称为“调头寸”;如果资金需求量大于闲置量时就称为“头寸紧”。

头寸一词,在证券、股票、期货交易中也经常用到。

比如期货交易中,在建仓时期,买入期货合约后所持有的头寸叫多头头寸,卖出期货合约后所持有的头寸叫空头头寸。商品未平仓多头合约与未平仓空头合约之间的差额就做净头寸。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246,81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