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福建省南安市南星中学

增加 120 位元組, 1 個月前
無編輯摘要
'''福建省南安市南星中学'''占地面积75418.1平方米, [[ 建筑面 积33351 积]]33351 平方米。学校现有4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452人,其中初中12班,700人,普通高中34班,1752人。全校教职员工180人,其中行政人员15人。在扎实推进学校素质教育<ref>[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2082/zl_2018n/2018_zl89/201812/t20181205_362458.html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教育改革纪事·素质教育 探寻素质教育的真谛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11-21 </ref>的过程中,该校坚持“依法治校<ref>[https://www.sohu.com/a/362404180_120071383 依法治校要落实三个“科学” ],搜狐,2020-11-13</ref>,以德治教”的方针,以不断提高 [[ 教育教学 ]] 质量为中心,加大改革力度,面向二十一世纪,开创了新局面。
南星中学创办于1927年,是南安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 [[ 中学 ]] 。1934年由水头、官桥、石井、莲河四个乡镇民众集体筹建于校内的纪念碑碑文记载着“开天辟地南安第一星,始称南星”。
==办学概况==
南星中学坐落于“世界石都” [[ 水头镇 ]] ,现有两个校区(五里桥校区位于国家级4A级景区五里桥畔,滨海校区位于水头滨海新城滨海社区),现为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 [[ 福建省 ]] 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是沿海片区龙头校,也是沿海片区唯一一所一级达标高中。
学校现有100个教学班(初中62个教学班、高中3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300人,教职员工350人,其中 [[ 高级教 师51 师]]51 人,中级教师81人,研究生22人。学校总占地面积347.3亩,其中五里桥校区112.3亩,滨海校区235亩。学校教育教学环境优越,两个校区运动、实验、图书、网络等设施设备均按一级达标高中配置。
==办学历史==
===筚路蓝缕首创南星===
1927年,南安现代教育界先驱吕梓材先生倡议创办 [[ 中学 ]] ,推举郑明新、吕尚直、吴敬忠、高长耀诸先生协助筹办。于是,南安第一所中学诞生,取意“南安第一颗星”,定名“南星中学”,吕梓材任校长。
1928年,吕梓材校长亲赴 [[ 菲律宾 ]] 筹集建校资金两万元,并成立“旅菲南星中学校董会”,名誉董事长为吴记藿,董事长为吕珠生,董事柯孝爻、蔡长椎、苏必辉、柯贻以、高墀圆、高铭炮、陈照火、陈照聘、王载伟、王宣化、王新秀等。
1934年学校副董事长郑明新、校董吕达民、陈苑植等多方筹款备材,地方贤士吕尚盒、陈坚恩、陈坚摺、陈光焦、陈照叟、高标慈、陈光耀等捐献 [[ 土地 ]] ,新建独立校舍一座。
1938年抗战期间,海内外失去联系,经费告缺,众乡贤推举吕达民先生代理董事长,承担经费,聘请名师,学校得以继续。生源来自溪美、洪濑、丰州、安海、东石、内坑、石狮、鲤城、惠安、同安、金门、漳浦,以及 [[ 广东 ]] 的潮州、汕头等地。这期间为防避敌机轰炸,学校曾迁至官桥漳里和丰州岐山。
===转为公办稳定发展===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学校转为公办,在党的 [[ 领导 ]] 下,经费、设备、师资等办学条件均得到明显的改善。1952年秋,开始招收高中学生,探索高中教育。1958年正式增办高中,成为完全中学。
[[ 文革 ]] ”期间,学校一度改名为“前卫中学”。1973年恢复“南星中学”校名。
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学校步入正轨,日渐 [[ 发展 ]]
===全面扩建茁壮成长===
1979年,学校校董会恢复,长期担任过董事长的爱国华侨、校友吕达民、吕超民、吕振河先生昆仲膺任名誉董事长,其弟爱国华侨、校友吕振万先生任董事长。自此,吕振万先生昆仲家族投入巨资,全面规划改建 [[ 工程 ]]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投入1200万元建设毓忠楼、建南科学楼、达民楼、校董楼、教师宿舍楼、学生宿舍楼、食堂综合楼等,共建设校舍25468平方米,实现南星中学全面改扩建。此外还设置奖教金及增添了教育教学设备设施。
1993年,吕振万先生亲自撰写《办好南星中学意见》万言书,从办学方向、学校 [[ 规划 ]] 、教学设施、师资培养、生源质量、学生管理、校园绿化等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
1992至2001年间,为 [[ 培养 ]] 家乡子女,创造就业机会,吕振万董事长倡议南星与南益集团、蟠龙开发区联合办学,在校内增设“南星职业中专学校”。
据不完全统计, [[ 改革开放 ]] 至今,吕氏家族总共在南星投入3241万元。1997年省、市、县、镇各级政府为表彰吕振万先生对本省市教育事业的巨大贡献,倡议并筹集大部分资金在校园内建设四千余平方米的六层实验综合大楼,并命名为“吕振万楼”,以资纪念。
在以吕氏家族为主力军投入的同时,海内外校友反哺情切,蔚然成风。 [[ 菲律宾 ]] 、香港、福州、厦门、漳州、泉州、三明、柳城等地的校友也为母校的教学设施、校舍建设等作出 [[ 贡献 ]] 。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达标建设步步提升===
1992年,我省启动达标高中 [[ 建设 ]] 。同年12月,南星中学被原福建省教委确认为“福建省普通中学三级达标学校”。
1996年9月,被原福建省教委确认为“福建省普通中学二级达标学校”。
2009年3月,被 [[ 福建省教育厅 ]] 确认为“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
2019年9月,福建省教育厅确认通过“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复评。
5.奋发有为创建名校
2027年学校将建校百年,为了迎接“百年校庆”,2020年学校提出名校发展 [[ 战略 ]] ,从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管理水平、学校精神体系和校区校园建设等方面着手,全面规划南星中学的名校战略,提出新的奋斗目标。目前全体师生正满怀信心、团结和谐、奋发有为,为建设“百年品牌、海西名校”而努力奋斗。
==办学成绩==
===教学成绩===
作为南安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中学,南星始终注重教学 [[ 质量 ]] ,办学以来教育教学质量始终居南安前列。1930年首届学生毕业,升学、就业均得到社会好评。
近年来,学校整体 [[ 成绩 ]] 保持同类学校前列。中考成绩综合排名逐步进入南安前十名,高考重点大学、本科每年均有大幅提升。每年考入985、211及其他重点大学人数连年上升,每年都有近三百人考入本科院校,高中毕业生百分百被高职以上院校录取。
南星中学是体育教育传统名校,是福建省首批 [[ 篮球 ]] 、田径传统特色校,每年向高校输送众多的体育艺术人才。近年来,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成绩显著,高初中男子、女子篮球四支队伍常年居南安中学第一名,2023年高中女子篮球队获全省第三名,初中女子篮球队获得省三等奖。近年来,学校在足球、健美操、棋类和武术等项目发展良好,在 [[ 泉州 ]] 、南安比赛中屡获佳绩,渐成特色。
===荣誉表彰===
近年来,学校荣获“福建省中小学校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福建省先进教工之家”“福建省首批中学田径、女篮特色学校”“福建省德育先进学校”“福建省爱心单位”“福建省 [[ 青少年 ]] 校园篮球特色学校”“泉州市文明学校”“泉州市绿色学校”“泉州市招生考试先进集体”“泉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泉州市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泉州市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先进单位”“泉州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泉州市学校学生会工作先进单位”“泉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南安市先进团委”“南安市校本教研工作先进单位”“南安市先进五好党支部”“南安市新课程实验工作先进单位”“南安市文明礼仪教育先进单位”“南安市诚信教育示范学校”“南安市优秀青年 [[ 志愿者 ]] 服务集体”“南安市无疫校园”“南安市无烟校园” “南安市五四红旗团委”等称号,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
===人才培养===
建校九十六年来,在历任校董、校领导和爱校如家的老师们的辛勤努力下,在广大海内外校友、社会贤达的关心支持下,南星中学为社会培养了近八万名人才。他们中有专家、 [[ 学者 ]] 、科研人员,有实业家、 [[ 教育家 ]] 、慈善家,有体育健将,更有一大批活跃在海内外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英才遍四海”。
==参考文献==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718,39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