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多产品厂商

增加 2,345 位元組, 1 個月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多产品厂商'''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一个专有名词。 汉字作为一种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符号系统…”


'''多产品厂商'''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一个专有名词。

汉字作为一种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符号]]系统<ref>[https://www.sohu.com/a/210549791_680258 汉字——中华文化的独特符号],搜狐,2017-12-14</ref>,源于日月鸟兽之形,作为中华文明之标志<ref>[https://www.sohu.com/a/437797930_120142689 汉字——中华文明的基因],搜狐,2020-12-12</ref>,连接中华[[民族]]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方正之间充满美感。

==名词解释==

多产品厂商(Multiproductfirm)是指生产不止一种产品的厂商。例如,杜邦[[公司]]生产化工、[[石油]]等方面的种类繁多的产品。

厂商概述

厂商(又称生产者)是指能够作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

厂商主要可以采取三种组织形式:个人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

个人企业指单个人独资经营的厂商组织;

合伙制企业指两个人以上合资经营的厂商组织;

公司制企业指按公司法建立和经营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厂商组织。

在微观经济学中,关于厂商行为的基本假定是: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它是经济学“理性人”假设在厂商理论中的体现。

需要注意的是,在现实生产活动中,厂商有时会偏离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如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由于所有者和经理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经理可能会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而偏离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目标。

厂商理论

厂商理论也被称为市场理论、厂商均衡理论。厂商理论是研究影响资源配置和分配的厂商行为的理论,它是微观经济学的组成部分。其中厂商是市场经济中生产组织的基本单位,它主要指个体工商户、合伙公司、股份公司等,而生产相同产品的同类厂商则组成一个行业。

厂商理论研究不同市场条件下的厂商均衡条件与价格、产量的决定。不同市场条件包括市场的结构、市场组成的特点和市场的竞争程度。所谓市场,是买者和卖者进行交易的场所,或者说市场反映了一群买者和卖者之间的交易活动。市场的概念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248,81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