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李元吉

增加 7,152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李元吉'''({{bd|603年||626年|7月2日|catIdx=Li,李}}),又名'''劼'''{{NoteTag|name=唐文安縣主墓誌銘|《唐文安縣主墓誌銘》:父巢剌…”
'''李元吉'''({{bd|603年||626年|7月2日|catIdx=Li,李}}),又名'''劼'''{{NoteTag|name=唐文安縣主墓誌銘|《唐文安縣主墓誌銘》:父巢剌王劼……}},小字'''三胡''',[[中国]][[唐朝]][[唐高祖]]的第四子,也是嫡四子。死于[[玄武门之变]]。

== 早年 ==

李元吉为[[竇皇后 (唐高祖)|窦夫人]]所生,《新唐书》<ref>《新唐书·卷七十九》</ref>称其出生时,母亲窦夫人“恶其貌,不举,侍媪陈善意私乳之。”[[大业 (年号)|大业]]十二年(616年),李渊被任为[[太原]]留守,只将次子[[李世民]]带往太原,长子[[李建成]]、李元吉、五子[[李智云]]等都留在河东。次年,李世民说服李渊反隋,李渊派密使去河东召诸子,李建成和李元吉潜回太原,十四岁的[[李智云]]却被留下,后被隋朝杀害。

== 参与建唐 ==

[[太原起兵]]时,李渊以李建成、李世民为大将,封李元吉为姑臧郡公。李渊出兵伐西時,让李元吉留守太原,後來封他为齐国公,管理十五郡的軍事。李渊建唐后,封李元吉为[[鎮北將軍]]、太原道行軍元帥,封[[齊王]],为并州总管。武德二年,[[刘武周]]攻[[并州]],于是高祖派右卫将军[[宇文歆]]助李元吉守之。李元吉凶猛好兵,在边地久了,愈发骄侈。乳母陈善意因劝阻他而死。李元吉好畋猎,称“我宁三日不食,不能一日不猎”,纵左右抢夺百姓。辅佐他的[[宇文歆]]劝谏无效便向皇帝李渊[[上表]]称李元吉游猎扰民,甚至当街射箭,以看人躲箭为乐,百姓怨恨。李元吉因而被免,又说服元老在宫门前请命,不久即复职。刘武周率五千骑至黄蛇岭,李元吉派车骑将军[[张达]]率五百步兵迎战,张达称军队少,李元吉坚持派他出战,全军覆没。张达怀恨,引刘武周攻陷[[榆次]],进逼并州。李元吉起初击退刘武周进攻,但后来太常卿[[李仲文]]、尚书右仆射晋州道行军总管[[裴寂]]等援军都被刘武周所败后,晋州以北城镇都被刘武周所得,李元吉害怕,以率强兵出战为由骗司马[[刘德威]]率老弱守城,趁夜率妻妾弃军奔回京城,并州失陷。刘德威也弃太原,转移到[[马邑]]。李渊因李元吉年少没有苛责,不久加授[[侍中]]、襄州道行台尚书令、[[稷州]]刺史。武德三年,李世民收复并州。

武德四年,李世民征郑国[[王世充]],夏王[[窦建德]]来救王世充,李世民进军[[虎牢关]]迎战之,留李元吉和[[屈突通]]围[[王世充]]于[[洛阳]]。王世充出兵,李元吉设伏击破之,斩首八百级,生擒其大将乐仁昉及甲士千余人。李世民败俘窦建德,王世充害怕而投降,李世民和李元吉都因功受赏,李元吉加[[司空]],加赐衮冕之服、前后部鼓吹乐二部、班剑二十人、黄金二千斤。唐高祖严格禁止铸钱,但允许李世民和李元吉各用三个炉子铸钱、裴寂用一个炉子铸钱。同年窦建德部将[[刘黑闼]]反唐并夺取窦建德故地,李世民和李元吉前去平定,李世民于次年春击败刘黑闼,迫使其逃往[[东突厥]]。兄弟俩又攻打叛首鲁王[[徐圆朗]],李世民回长安,留李元吉对徐圆朗作战。但刘黑闼从突厥返回复夺窦建德故地,李元吉不能制止。

== 与尉迟恭比武 ==
李元吉善於使用[[马槊]],听闻[[尉迟恭]]擅长避槊,轻视之,想亲自试探尉迟恭的本事,约定去掉槊刃,用竿互相刺。尉迟恭却说即使有刃的槊也不能伤到自己,只去掉自己的槊刃,李元吉却始终不能用有刃的槊刺中尉迟恭。李世民又命尉迟恭夺取李元吉手中的槊,李元吉骑着马拿槊要刺尉迟恭,但不一会儿就被尉迟恭三次夺槊。李元吉素来骁勇,惊叹于尉迟恭的本事,也引以为耻。

== 参与争储 ==
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矛盾激化,李元吉认为李建成必能为帝,支持他,李建成也许诺以后以他为皇太弟。李建成和李元吉与[[唐高祖]]的宠妃[[尹德妃]]、[[张婕妤 (唐高祖)|张婕妤]]交好,她们在高祖面前支持李建成,劝他不要改立李世民为太子。

李建成在[[王珪|王-{珪}-]]和[[魏征]]建议下,请缨率军讨伐刘黑闼。高祖派他和李元吉前去。武德六年,刘黑闼攻[[魏州]]受阻,李建成、李元吉在[[馆陶]]迎战之,将其击溃。刘黑闼北逃突厥,却被部将[[诸葛德威]]伏击擒获交给李建成,李建成杀刘黑闼。唐朝至此几乎一统中国。李元吉加授[[隰州 (隋朝)|隰州]]总管。

李元吉与李建成各自招募壮士,多藏匿罪人,不但和妃嫔勾结,还厚赂[[中书令]][[封德彝]]以为党助。唐高祖渐渐疏远李世民而爱李元吉。李世民曾随高祖幸齐王府,李元吉伏[[护军]][[宇文宝]]于寝内,将刺杀李世民。李建成阻止李元吉,元吉怒道:“我是为兄长打算罢了,对我有何益處!”齐王典签[[裴宣俨]]免官,去秦王府做官,李元吉怀疑他泄密,鸩杀之。

武德七年,李世民讓李建成因[[杨文干 (唐朝)|杨文干]]事件的謀反罪被唐高祖囚禁,高祖派李世民平定杨文干,许诺以李世民为太子,改封李建成为蜀王。但李世民出征后,高祖妃嫔、李元吉、宰相[[封德彝]]等都为李建成说话,高祖改变主意释放了李建成,仍以他为太子。同年,因突厥屡屡入侵,唐高祖想烧毁长安城,[[迁都]][[樊城]],李建成、李元吉、裴寂都同意,李世民却反对,迁都未能实行。

唐高祖在城南打猎,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都相从,高祖命三子驰射角胜。李建成将肥壮却喜欢蹶倒的胡马给李世民,李世民乘之,马屡蹶倒,李世民却总能及时跳到数步外,便对[[宇文士及]]说:“他想这么杀我,但死生有命,怎么能伤到我?”有官員上疏夜觀天象指李世民有天命为天下主。高祖大怒,先召李建成、李元吉,再召李世民指责,但正逢[[突厥]]入寇,高祖又改变态度与李世民商议对抗突厥,诏命李世民、李元吉率军出[[幽州]]御敌,并于[[兰池]]饯行。

八月,突厥可汗率万余骑到[[豳州]]城西,列阵于五陇阪,唐军震恐。李世民对李元吉表示不能顯示怯戰,应该与之一战,并问李元吉是否愿意同行。李元吉畏敌不肯战,于是李世民让李元吉留下,顾自出阵,最终和平说退突厥。

后来李世民在李建成的太子东宫飲酒時,中毒吐血,世民和唐高祖都认为这是一起谋杀,高祖想派李世民去守卫洛阳,避免兄弟进一步冲突,但李建成和李元吉交换意见后认为这会使李世民在洛阳建立自己的势力,提出反对,高祖也就没有这么做。

九年(626年),转左卫大将军,不久进位司徒、兼侍中,并州大都督、隰州都督、稷州刺史等职如故。
1,6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