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张澜

增加 7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1906年,赴成都担任四川省游学预备学堂学监[2] 。1907年返回南充,任顺庆府中学堂监督,并先后创立初、高等小学和南充端明女塾。1909年起参加立宪运动。1910年,张澜应四川游学预备学堂聘,任学堂修身教习兼斋务长,是年冬返南充。
[[File:张澜1.jpg|缩略图|张澜1]]
===领导保路===
1911年,清政府将川汉铁路路权抵押给英、美、法、德四国银行团,用以举借外债。清政府的这一行径,损害了四川各阶层人民的利益。于是各县推选股东代表在成都开会商讨对策,张澜以南充代表出席并当选为川汉铁路股东大会副会长。大会成立了保路同志会,开展群众性斗争。清政府四川总督赵尔丰逮捕了张澜等9名领导人。张澜遭到囚禁和生命的胁迫。凶讯传出,全川各县保路同志会动员武装群众10余万人,围困了成都城。清政府速派督办铁路大臣端方,率领湖北新军数千人入川解围。新军在途中发生兵变,端方伏诛,迫使赵尔丰释放张澜等9位保路运动领导人。由于鄂军西调,武昌城防空虚,造成了革命起义的有利条件。孙中山曾经说过,若无四川保路同志会起义,武昌革命或者要推迟一年半载。
清朝末年,地方社会崇尚"斯文"(俗语用于称读书人为斯文),出门要穿鞋袜、长袍、马褂,戴披肩风帽,勾腰驼背走路;若还不拿拐杖,就要提个烘笼。这才叫作"斯斯文文的人",才会受人尊敬。表方先生办学,首先提倡体操。在南较场办运动会,大字悬牌:"禁止风帽、烘笼入场"。又旧规妇女都缠小脚,出门虽一条街,也要坐轿,不能把脸给人看见,读书只许读《女儿经》。先生回国,才创办女学堂(后改称"端明女校"),开"天足会"(先叫放足会,劝妇女放足。后来放脚的人多了,才改称天足会,不许小脚女人加入)。先说服开明士绅家送女入学,再由一批女生去提倡、串联、组织,逐步把风气改变了。
[[File:张澜2.jpg|缩略图|张澜2]]
学堂第一二批学生,大都是学过八股文,应过科举试的富家子弟,穿着华丽,但功课却做不走。也有几个贫苦学生如任依塽等,学业都很出色。先生要矫正风气,提倡朴素、勤劳,每期考试,各班前三名都免交食、学费,还奖给图书。他常到自习室来辅导学生(那时学校建筑分教室、自习室、寝室、大礼堂、大操场、食堂和厕所等部分,学生过集体生活)。对于贫寒学生,慰勉备至,格外亲切些。浮华学生怕被抽问,见他来时,总是把头埋起。他曾在讲台上讲述"绣花枕"的故事,说得那些华丽无实的学生面红耳赤。表方先生培育出来的学生,大多能敦品力学,多少有所成就。
26,3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