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白先勇

增加 2,67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白先勇'''({{bd|1937年|7月11日|catIdx=P白}}),台灣文學家,出生於[[廣西省]][[桂林]][[臨桂縣]],[[臺灣]][[文學家]],畢業於台大外文系,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碩士。大學時代曾和[[王文興]]、[[歐陽子]]、[[陳若曦]]創辦《[[現代文學]]》雙月刊,以及《[[晨鐘出版社]]》。曾擔任美國[[加州大學聖塔巴巴拉分校]]教授,教授中國語言文學。著有散文集《驀然回首》,小説集《臺北人》、《孽子》等多種,劇本《金大班的最後一夜》等作品。父親[[白崇禧]]為[[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與第一任[[中華民國國防部部長]]。<ref>{{cite web |url=https://rapid.lib.ncu.edu.tw/bookboard/topic/2011_12/intro.php | title= 余紀忠講座 白先勇簡介 | language=zh  | publisher=中央大學 | accessdate=2018-12-10}}</ref>
== 家庭 生平 == 白先勇出生於1937年7月11日, 父親[[白崇禧]]是[[中國國民黨]][[桂系]][[將領]],母親名馬佩璋;白先勇排行第八,另有九名兄弟姊妹(五人仍在世),[[香港]]著名[[電台]]主持人[[白韻琹]]則為他的堂妹,家族多居住在臺灣。
他出生時,[[七七事變]]剛剛爆發,白崇禧沒有為這個新生的孩子慶生,就匆匆趕往前線,雖然出身顯赫,但白先勇從小就對生活在底層的老百姓非常同情,他日後的作品中,有很多都是以勞苦大眾為創作題材的。
 
1944年11月,[[桂林]]淪陷,白崇禧舉家遷往[[重慶]],7歲的白先勇罹患肺癆,怕傳染給其他兄弟姐妹,白先勇需要被隔離起來靜養,他只好獨自生活在一個小角落裡,整天面對白牆,沒有人來跟他說話,獨自生活了四年多,病之後才慢慢好轉,這段生活對他日後的人生影響極大,他內向、孤僻的性格,也是在這段時間形成的。
 
小時候被隔離起來時,一次偶然的機會,白先勇翻到母親的一本《紅樓夢》,開始細細品味起來。
 
大學時代,白先勇就展露出與眾不同的文學天賦,他在讀書之餘,在雜誌上發表了多篇中長篇小說,在台灣文學界頗有名氣。
 
大學畢業後,白先勇遭遇到了人生的一次重大打擊,就是他的母親馬佩璋去世了。在母親入土的那天,白先勇曾說:「我覺得埋葬的不僅是母親的遺體,也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母親去世沒多久,25歲的白先勇前往美國讀書,已經古稀之年的父親白崇禧親自到機場送他。4年之後,沒等白先勇歸來,白崇禧就去世了。
 
到美國後,白先勇繼續開始自己的創作,此時的他無拘無束,靈感大發,相繼創作出了《[[台北人]]》《[[孽子]]》《[[紐約客]]》等著名小說,其中《台北人》被評為20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第七位,而《孽子》則被改編成電視劇搬上了螢屏。
 
除了創作小說,白先勇還是中國古典文化的積極推廣者,比如[[崑曲]]、《[[紅樓夢]]》。尤其是《紅樓夢》,從1965年至1994年退休,白先勇一直都在加州大學開《紅樓夢》導讀課,用英文給外國學生講紅樓夢的故事。2017年,白先勇把多年來給學生講的《紅樓夢》講義編成了一本《白先勇細說紅樓夢》,在中國出版。<ref name=“kk">{{cite web |url=https://kknews.cc/history/b8jv9vo.html | title= 白先勇是白崇禧最不重視的孩子,卻成為名氣最大的一個 | language=zh | date=2019-01-04 | publisher=每日頭條 | author= | accessdate=2019-08-13}}</ref>
== 作品 ==
白先勇的作品很多被改編拍成戲劇,白先勇自己認為:「小說改編是二度創作,有無限的可能,也有意料不到的驚喜。」
過去白先勇被改編的作品包括了1982年在國父紀念館上演的舞台劇《[[遊園驚夢]]》(演員[[盧燕]]、[[歸亞蕾]]、[[胡錦]]、[[劉德凱]]),不但劇本由他親筆改寫,他也擔任製作人。1988年《遊園驚夢》大陸版,由[[上海青話團]]、[[上海昆劇院]]、[[上海戲劇學院]]、[[廣州市話]]聯合公演,由上昆名旦[[華文漪]]擔綱,在[[廣州]]、[[上海]]、[[香港]]演出,亦非常轟動。改編成電影的有6部,包括《[[最後的貴族]]》(導演[[謝晉]],演員[[潘虹]]、[[濮存昕]]主演)等、4部改編成電視劇,其中《玉卿嫂》改編兩次,也改編成電影,由[[張毅]]執導,[[楊惠珊]]主演。改編舞台劇有4部,包括《永遠的尹雪豔》是一部滬語舞台劇,男主角[[胡歌]]。台灣導演[[曹瑞原]]在十年之間將《[[孽子]]》、《[[孤戀花]]》、《[[一把青]]》改編成電視劇,動人的情節一次次地糾結著觀眾的心。<ref name="鏡週刊">{{cite news|url=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81016web001/ | title=白先勇做出重大授權決定 震撼文壇與影視圈 | language=zh | date=2018-10-16 | publisher=鏡週刊 | accessdate=2018-12-10}}</ref>
 
==寫作風格==
白先勇前期作品,個人色彩和受西方文學影響較重;後期作品現實性較強,藝術上日臻成熟。
 
小説的內容主要有三方面:一、舊日官宦世家的興衰,二、描寫中國大陸播遷來臺人士和旅美華人對故國家園的縈念,三、臺灣社會人民的側影。歐陽子曾出版研究《臺北人》的專書《王謝堂前的燕子》,認為白先勇作品的主題包括“今昔之比”、“靈肉之爭”和“生死之謎”。余光中則對白先勇的文學成就有如下的評述:“在主題上可以説為當代臺灣的中上層社會塑下了多面的浮雕,在技巧上可以説熔中國古典小説和西洋小説于一爐。”<ref name="台灣網">{{cite news|url=http://big5.taiwan.cn/jl/zl/zl/201004/t20100412_1314980.htm | title=白先勇簡介 | language=zh | date=2010-04-12 | publisher=台灣網 | accessdate=2018-12-10}}</ref>
 
其中作品《玉卿嫂》改編成電影。1984年張毅執導因為激情戲挑戰當年電影尺度,引發軒然大波,當年被剪掉4分多鐘,28年後在台北市中山堂舉行完整版的播出。<ref>{{cite news|url=https://tw.entertainment.appledaily.com/daily/20120708/34353299/ | title=楊惠姍《玉卿嫂》赤裸情慾 白先勇洩祕辛 | language=zh | date=2012-07-08 | publisher=蘋果日報 | accessdate=2018-12-10}}</ref>
=== 創作受到侵權 ===
白先勇對於自己作品的改編,在品質上有相當多的堅持,近日他做了一個人生中的重大決定,把41部長、短篇小說與傳記交給台灣[[鏡傳媒]]旗下的文學平台「[[鏡文學]]」獨家經紀,這些作品也包括了他剛獲得第五屆郁達夫小說獎的得獎短篇小說〈Silent Night〉。2018年10月16日,白先勇把41部長、短篇小說與傳記交給台灣鏡傳媒旗下的文學平台「鏡文學」獨家經紀,雙方正式簽約合作。<ref name="鏡週刊"/>
 
==寫作風格==
白先勇前期作品,個人色彩和受西方文學影響較重;後期作品現實性較強,藝術上日臻成熟。
 
小説的內容主要有三方面:一、舊日官宦世家的興衰,二、描寫中國大陸播遷來臺人士和旅美華人對故國家園的縈念,三、臺灣社會人民的側影。歐陽子曾出版研究《臺北人》的專書《王謝堂前的燕子》,認為白先勇作品的主題包括“今昔之比”、“靈肉之爭”和“生死之謎”。余光中則對白先勇的文學成就有如下的評述:“在主題上可以説為當代臺灣的中上層社會塑下了多面的浮雕,在技巧上可以説熔中國古典小説和西洋小説于一爐。”<ref name="台灣網">{{cite news|url=http://big5.taiwan.cn/jl/zl/zl/201004/t20100412_1314980.htm | title=白先勇簡介 | language=zh | date=2010-04-12 | publisher=台灣網 | accessdate=2018-12-10}}</ref>
 
其中作品《玉卿嫂》改編成電影。1984年張毅執導因為激情戲挑戰當年電影尺度,引發軒然大波,當年被剪掉4分多鐘,28年後在台北市中山堂舉行完整版的播出。<ref>{{cite news|url=https://tw.entertainment.appledaily.com/daily/20120708/34353299/ | title=楊惠姍《玉卿嫂》赤裸情慾 白先勇洩祕辛 | language=zh | date=2012-07-08 | publisher=蘋果日報 | accessdate=2018-12-10}}</ref>
 
==評價==
夏志清教授評價說,白先勇是「當代中國短篇小說家中的奇才,五四以來,藝術成就上能與他匹敵的,從魯迅到張愛玲,五六人而已」。<ref name=“kk"/>
== 視頻 ==
13,36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