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白先勇

增加 47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白先勇.jpg |thumb|300px|白先勇 <br> [https://cw1.tw/CW/images/article/C1435735336192.jpg 原圖鏈接]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8853 來自 天下雜誌 邱劍英/攝]]]
'''白先勇'''({{bd|1937年|7月11日|catIdx=P白}}),出生於[[廣西省]][[桂林]][[臨桂縣]],[[臺灣]][[文學家]],曾用過鬱金、白黎、蕭雷…等筆名。<ref name=“天下">{{cite web |url=http://www.bookzone.com.tw/event/ct101/page03.html | title= 關於大師 白先勇介紹 | language=zh | date= | publisher=天下文化 | author= | accessdate=2019-08-13}}</ref>
畢業於台大外文系,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碩士。大學時代曾和[[王文興]]、[[歐陽子]]、[[陳若曦]]創辦《[[現代文學]]》雙月刊,以及《[[晨鐘出版社]]》。
他出生時,[[七七事變]]剛剛爆發,白崇禧沒有為這個新生的孩子慶生,就匆匆趕往前線,雖然出身顯赫,但白先勇從小就對生活在底層的老百姓非常同情,他日後的作品中,有很多都是以勞苦大眾為創作題材的。
1944年11月,[[桂林]]淪陷,白崇禧舉家遷往[[重慶]],7歲的白先勇罹患肺癆,怕傳染給其他兄弟姐妹,白先勇需要被隔離起來靜養,他只好獨自生活在一個小角落裡,整天面對白牆,沒有人來跟他說話,獨自生活了四年多,病之後才慢慢好轉,這段生活對他日後的人生影響極大,他內向、孤僻的性格,也是在這段時間形成的。<ref name=“kk">{{cite web |url=https://kknews.cc/history/b8jv9vo.html | title= 白先勇是白崇禧最不重視的孩子,卻成為名氣最大的一個 | language=zh | date=2019-01-04 | publisher=每日頭條 | author= | accessdate=2019-08-13}}</ref>抗戰勝利後曾移居南京、上海、漢口、廣州。1949年,遷居香港,1952年來台與父母團聚。<ref name=“天下"/>
小時候被隔離起來時,一次偶然的機會,白先勇翻到母親的一本《紅樓夢》,開始細細品味起來。
大學畢業後,白先勇遭遇到了人生的一次重大打擊,就是他的母親馬佩璋去世了。在母親入土的那天,白先勇曾說:「我覺得埋葬的不僅是母親的遺體,也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母親去世沒多久 ,25歲的 ,1963年, 白先 勇25歲 前往美國讀書,已經古稀 之年 的父親 白崇禧 親自到機場送 他。4 機。1965年,獲碩士學位,赴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東亞語言文化系任教中國語言文學。 1967 之後 ,沒等白先勇 歸來 回台灣 ,白崇禧就去世了。
到美國後,白先勇繼續開始自己的創作,此時的他無拘無束,靈感大發,相繼創作出了《[[台北人]]》《[[孽子]]》《[[紐約客]]》等著名小說,其中《台北人》被評為20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第七位,而《孽子》則被改編成電視劇搬上了螢屏。
除了創作小說,白先勇還是中國古典文化的積極推廣者,比如[[崑曲]]、《[[紅樓夢]]》。尤其是《紅樓夢》,從1965年至1994年退休,白先勇一直都在加州大學開《紅樓夢》導讀課,用英文給外國學生講紅樓夢的故事。2017年,白先勇把多年來給學生講的《紅樓夢》講義編成了一本《白先勇細說紅樓夢》,在中國出版。<ref name=“kk">{{cite web |url=https://kknews.cc/history/b8jv9vo.html | title= 白先勇是白崇禧最不重視的孩子,卻成為名氣最大的一個 | language=zh | date=2019-01-04 | publisher=每日頭條 | author= | accessdate=2019-08-13}}</ref>
== 作品 ==
白先勇的作品很多被改編拍成戲劇,白先勇自己認為:「小說改編是二度創作,有無限的可能,也有意料不到的驚喜。」
13,36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