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白先勇

增加 2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少年的白先勇.jpg | thumb | 200px | 少年的白先勇 <br> [https://www.douban.com/note/665707644/ 原圖鏈接] ]]
[[File:白先勇與王國祥.jpg | thumb | 250px | 白先勇與王國祥 <br> [https://read01.com/Q3BAam2.html#.XVVuYS33Xx4 原圖鏈接] ]]
白先勇1988年在香港接受《 [[ 花花公子 ]] 》香港版的采访时公開表示自己為同性戀者,但在台灣公開場合極少提及自己的性傾向。白先勇曾說,他相信他父親白崇禧知道其同性戀傾向,但並沒有真正和他談論過此事,但白先勇說:「父親他對我們孩子的私生活相當尊重,他若明白知道了,我想他也會接受的」。
他唯一的長篇小說《孽子》(1983年)除骨肉親情外,書中對於台北部分男同性戀社群的次文化,以及同性性交易等情節不避諱的描寫,格外引人注意。<ref name=“好讀">{{cite web |url=http://www.haodoo.net/?M=book&P=1131 | title= 好讀書櫃 白先勇《孽子》 | language=zh | date= | publisher=好讀 | author= | accessdate=2019-08-15}}</ref>
1952年,白先勇從香港移居台灣就讀於 [[ 建國中學 ]] ,成績名列前茅,又是家裡長得最好看的孩子。他是青春校園裡的閃閃發亮王子,寫出了《寂寞的十七歲》描述苦澀少年題材的小說。故事裡的楊雲峰功課差,人也很彆扭,面對自己的性向很徬徨。白先勇說楊雲峰的原型是一個親戚,但楊雲峰內心的孤單有一部分是他自己的,「我內心很害怕,同學都是一夥一夥的,那時候我一下子從香港轉到台灣來,這裡的衣著、文化,跟我從前完全不一樣,語言也是新的,」他停頓了一下,接著慎重地說:「我覺得自己跟別人不一樣。」他和別人不一樣,指他是這個島嶼的外來人,也指性向。<ref name=“mirror"/>
2004年 [[ 朱軍 ]] 主持的《 [[ 藝術人生 ]] 》,白先勇在節目里,直接談到了王國祥。他和王國祥的故事盡收在他那篇悼亡文章《 [[ 樹猶如此 ]] 》中,文中回憶白先勇和王國祥結識於中學時代,那時的他們視對方為知己。兩人相知相伴了38年,從喬遷新居飲酒烹蟹,直到王國祥病故,共同植下的柏樹由盛轉凋。
白先勇曾經對媒體如此定義過他和王國祥的關係:「他是我的戀人,但是我們之間不完全是戀人之情或手足之情這樣簡單的定義,應該說他是我一生的生死之交。這份感情裡面包括朋友、愛人、兒時默契的夥伴等多重含義。他是我一生中很重要的人,精神上的支持。他的過世是我人生中最無法輓回的遺憾。”<ref name=“qq"/><ref name="壹讀">{{cite web |url=https://read01.com/Q3BAam2.html | title= 台灣文學巨擘白先勇的情與思 | language=zh | date=2018-10-11 | publisher=壹讀 | author= | accessdate=2019-08-15}}</ref>
13,36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