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魏子雲

增加 8 位元組, 4 年前
生平
==生平==
幼時私塾唸漢學,受[[桐城派]]學風影響,追求義理<ref name="魏子雲離世"/>。小時候就愛好閱讀,看管西瓜田因沉迷看書,西瓜被偷都渾然不覺,與妻子結緣也因圖書館借書而起<ref name="傳世的吟誦"/>。[[私立武昌中华大学]]中文系肄業,[[對日戰爭]]時從軍,曾任《 [[ 北方日報 ]] 》副刊編輯,並於上海創辦《中學生》週刊<ref name="台灣文學網"/>。與[[蔡瑞月]]丈夫[[雷石渝]]於[[福建]]相識,蔡雷結婚時,魏子雲遠從福建寄禮<ref name="魏子雲離世"/>。
來臺退役後任高中國文教員、[[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省立臺北師範專科學校]]副教授、中國青年作協總幹事、中國青溪新文藝學會常務理事。創辦《[[青溪月刊]]》,和[[尹雪曼]]等人共創立《文學思潮》。曾獲[[國軍文藝金像獎]]、[[中國語文獎]]章、[[中山文藝創作獎]]。包括散文、小說、文藝論述、戲劇等多種、編有[[京劇]]劇本十餘種。其中[[金瓶梅学]]的研究著作達十餘種。<ref name="台灣文學網">{{cite web|url=http://tln.nmtl.gov.tw/ch/m2/nmtl_w1_m2_c_2.aspx?person_number=R10001|title=魏子雲個人資料|date=|accessdate=2015-03-19|author=|language=zh-tw|publisher=台灣文學網}}</ref>
雷石渝被逐出境、蔡瑞月入[[綠島]]服刑時,魏子雲無懼政治壓力,一直照顧蔡瑞月一家,甚至遠至中國大陸先尋到雷石渝。1994年臺灣表演界發起搶救蔡瑞月舞蹈社時,魏子雲在[[中山北路 (臺北市)|中山北路]]上朗誦雷石榆為愛妻寫的詩〈假如我是一隻海燕〉。<ref name="魏子雲離世"/>
晚年居住在台北市大安區安和路一棟公寓大廈裡。曾所藏現代文史圖書約一萬餘冊,贈送給[[育達技術學院]],該校並特闢專室收藏。後又捐出 [[ 《寒山子詩集》、萬曆版之《說文解字》、《劍俠傳》、《山海經》 ]] ,汲古閣刊本之《壽域詞》、《玄蓋副草》、《楞嚴經圓通疏》 、《西湖志》等等古籍給[[國家圖書館 (中華民國)|國家圖書館]]收藏。2005年12月27日病逝於台北,在臺北市和平東路的[[臺北靈糧堂]]舉行追思禮拜。<ref>{{cite news|url=http://www.ncl.edu.tw/upload/P0950727001/cats/108%E6%9C%9F-06.pdf|title=魏子雲教授贈書追記|date=2006-06|accessdate=2015-03-19|author=張子文|language=zh-tw|publisher=《國家圖書館館訊》95年第2期}}</ref>
==身後==
9,27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