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李遠哲

移除 6 位元組, 5 年前
創辦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
== 創辦[[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 ==
1982年7月,甫當上[[中央研究院]]院士的李遠哲,在第十五次院士會議提出,如果要厚植國家高科技工業的實力,必須要重視原子與分子科學的基礎研究。因此,他便提案成立一所能夠整合分子物理與物理化學研究的研究機構。他的構想隨即得到[[吳大猷]]、[[吳健雄]]及海外華人科學家 認同 ,如[[沈元壤]]<ref>[http://www.physics.berkeley.edu/research/faculty/shen.html Yuen-Ron Shen]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923011549/http://www.physics.berkeley.edu/research/faculty/shen.html |date=2009-09-23 }}</ref>、[[蒲大邦]]及[[林聖賢 (化學家)|林聖賢]]等人的支持。於是,很快地,在當年9月,[[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簡稱「原分所」)籌備處便先行成立,由李遠哲的好友[[張昭鼎]]博士擔任籌備處主任<ref name="該是回家的時候悼念好友張昭鼎先生"/><ref>[http://www.iams.sinica.edu.tw/introc/Background_history.html 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沿革]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1213135746/http://www.iams.sinica.edu.tw/introc/Background_history.html |date=2009-12-13 }}</ref>。
研究所設立在台灣大學的校園內。成立之初,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圍繞在[[化學動態學]]與[[光譜]]、[[尖端材料]]與[[表面科學]]、[[生物物理]]與分析技術、[[原子物理]]與[[光學]]等四個領域。並且,在張昭鼎的主持之下,原分所還擁有最先進的機械、電子與玻璃加工廠,得以承造精密度極高的科研儀器。
34,6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