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乔祖埃·卡尔杜齐

移除 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喬祖埃·卡爾杜齊生於韋西利亞,父親是醫生,祕密革命團體燒炭黨的成員。卡爾杜齊自幼聰穎 好學,熟悉古羅馬和意大利文學。他以優異成績畢業於比薩師範學院後,受聘於中學教書。同時組織了一個以反浪漫主義爲宗旨的文學團體。1860年,他被擧薦到博洛尼亞大學主講修辭學。
青年時代,卡爾杜齊深受[[馬志尼、加里波第]]資產階段 [[ 革命家 ]] 的影響,早在19世紀50年代出版的詩集《聲韻集》中即鮮明地表達了民族複興運動的思想。早期詩集《青春詩鈔》(1871)、《輕松的詩與嚴肅的詩》(1861-1871)頌颺了法國資產階段革命,譴責外來的侵略和封建專制,抒發了詩人渴求民族獨立、自由和平等的強烈感情。著名長詩《撒旦頌》完成於1863年,1865年發表)歌頌撒旦的叛逆精神,嚴厲抨擊教會勢力扼殺自由和理發的罪惡,讚美人的理發和物質精神對宗教的勝利和人世生活的歡樂。
19世紀70年代,民族複興運動結束,1871年意大利王國成立以後,卡爾杜齊反叛精神漸趨溫和,政治上日趨保守,加入了君主立憲派的行列,當選爲意大利王國議會參議員,他的詩歌也漸失往日的鋒芒。後期的作品主要有《新詩鈔》(1861-1887)、《蠻歌集》(1877-1889)、《有韻的詩與有節奏的詩》(1887-1898)等,這些詩集中的詩篇的主題多種多樣,既有對祖國統一的稱頌,對歷史的史詩般的回顧,也有對道德理想和文化追求的向往,但更多的是逃避現實生活,對自然風光的吟詠,對青春和愛情的歡樂的追憶,也有對個人感情和生命奧祕的探究和内心痛苦的哀歎。在藝術上,襲用古希臘、羅馬詩歌的韻律,追求形式上的完美,顯露出頹廢主義的情調。講究整體結構,注重抒情風格,力求將結構上的形式美與聽覺上的樂感美和諧地結合起來。詩人試圖通過自己的作品繼承古典詩歌的傳統,對當代流行的浪漫主義詩歌進行革新,樹立起格調優美、清新、自然的新古典派詩歌的風範,因而他被稱爲“新古典主義詩人”。
== 作品简介 ==
=== 《轻松的诗与严肃的诗》(1871) ===
这部抒情诗集于1868年初次发表,1881年经作者修订再版,只收入1861年至1867年间的作品,后来在《全集》中成为汇集1861年至1871年10年作品的单卷本。诗人自己对此卷的评语是:“从中可以看到一个对诗和自己都没有信心的人,但是他仍然有所追求;他追求新意又没有勇气同习惯决裂。”诗集反映诗人由于政治上的失望而产生的精神危机和对当时意大利流行的浪漫主义文学的不满。诗人内心的痛苦时时流露笔端:“永别了,快乐的年岁,外表和梦想令心神陶醉的岁月:生命的春天呵,永别了。”无论是描写社会生活的《狂欢节》,还是爱国主义题材的《为了宣告意大利王国的诞生》,都写得调子低沉,色彩黯淡,失去了从前的热情和明朗的色调。他认为当时意大利浪漫主义文学发生了总危机,“如临深渊”,而他本人推崇现实主义,为了消除浪漫主义的不良影响,他要好好地进行“语言洗刷”,“用知识的裹尸布”包缠身体。
[[File:4004.jpg|缩略图|]]
15,09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