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李遠哲

移除 12 位元組, 5 年前
創辦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
== 創辦[[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 ==
1982年7月,甫當上[[中央研究院]]院士的李遠哲,在第十五次院士會議提出,如果要厚植國家高科技工業的實力,必須要重視原子與分子科學的基礎研究。因此,他便提案成立一所能夠整合分子物理與物理化學研究的研究機構。他的構想隨即得到[[吳大猷]]、[[吳健雄]]及海外華人科學家,如[[沈元壤]]<ref>[http://www.physics.berkeley.edu/research/faculty/shen.html Yuen-Ron Shen]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923011549/http://www.physics.berkeley.edu/research/faculty/shen.html |date=2009-09-23 }}</ref>、[[蒲大邦]]及[[林聖賢 (化學家)|林聖賢]]等人的支持。於是, 很快地, 同年9月,先行成立[[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簡稱「原分所」)籌備處,由李遠哲的好友[[張昭鼎]]博士擔綱籌備處主任<ref name="該是回家的時候悼念好友張昭鼎先生"/><ref>[http://www.iams.sinica.edu.tw/introc/Background_history.html 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沿革]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1213135746/http://www.iams.sinica.edu.tw/introc/Background_history.html |date=2009-12-13 }}</ref>。
研究所設立在台灣大學的校園內。成立之初,主要的研究方向是著重在[[化學動態學]]與[[光譜]]、[[尖端材料]]與[[表面科學]]、[[生物物理]]與分析技術、[[原子物理]]與[[光學]]等四個領域。並且,在張昭鼎的主持之下,原分所還擁有最先進的機械、電子與玻璃加工廠,得以承造精密度極高的科研儀器。
1980年代末期至1990年代初,原分所一口氣延攬了近二十位優秀的青年科學家回國服務,這在當時,也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與震撼。而且在成立短短二十年內,原分所年年在[[表面物理]]、[[雷射光學]]、[[化學動態學]]及[[大氣化學]]等等領域,屢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發表<ref>[http://www.iams.sinica.edu.tw/introc/Highlight.html 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研究重點]{{dead link|date=2018年3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 有鑑 於此,美國知名物理化學家[[Sylvia T. Ceyer]],在2006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會議上,還公開發表「美國的化學動態學研究遠遠不及台灣……」言論<ref>[https://www.taiwan-panorama.com/Articles/Details?Guid=430c1ad7-58a7-4870-93fa-28d01243e0fd&CatId=4 人才.留才.攬才 - 台灣光華雜誌]</ref>。
除此之外,近年來,原分所 不斷地 育出非常頂尖的青年研究人才, 如中研院物理所[[林耿慧]]<ref>[http://www.phys.sinica.edu.tw/~khlin/ 林耿慧]</ref>、中研院基因體中心的[[王亦生]]、[[中興大學]]的[[林寬鋸]]、[[國立東華大學|東華大學]]的[[彭文平]]、[[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所]]的[[楊學明]]<ref>{{Cite web |url=http://www.edu.cn/zhuan_jia_ping_shu_1113/20080328/t20080328_288097.shtml |title=杨学明:享受科学研究的纯粹趣味 |access-date=2009-12-13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0706042949/http://www.edu.cn/zhuan_jia_ping_shu_1113/20080328/t20080328_288097.shtml |archive-date=2008-07-06 |dead-url=yes }}</ref>、[[加州理工學院]]的郭青齡(failed tenure,於該校助理教授任期止於2014年3月)、[[夏威夷大學]]的[[Ralf I. Kaiser]]<ref>[http://www.chem.hawaii.edu/Bil301/cvrik.pdf Ralf I. Kaiser]</ref>[[佛羅里達國際大學]]的[[梅亞歷]]<ref>[http://www.fiu.edu/~mebela/index_files/v3_slide0001.htm Dr. Alexander Mebel]</ref>、[[東京大學]]的[[加藤毅]]<ref>[http://www.yamanouchi-lab.org/member/member_katou.html 加藤 毅(かとう つよし)]</ref>等等,儼然已經成為一個世界公認的頂尖學術中心, 而有人 因此 戲稱 為「原分所學派」。
== 家族 ==
34,6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