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满江红》

增加 14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满江红'''
[[File:Timgaqw.jpg|缩略图|400px|满江红]]
'''满江红''',著名的 [[ 词牌 ]] 名之一。传唱最广的是 [[ 岳飞 ]] 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词中“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及“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更是经典之作。另外, [[ 苏轼 ]] [[ 毛泽东 ]] [[ 辛弃疾 ]] 等大家的《满江红》词也非常著名。<ref>[https://baike.sogou.com/v64486160.htm?fromTitle=%E6%BB%A1%E6%B1%9F%E7%BA%A2 满江红],搜狗百科</ref>
==基本信息==
怒发冲冠⑵,凭阑处⑶、潇潇雨歇⑷。抬望眼,仰天长啸⑸,壮怀激烈⑹。三十功名尘与土⑺,八千里路云和月⑻。莫等闲⑼、白了少年头,空悲切⑽。
靖康耻⑾,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⑿。壮志饥餐胡虏肉⒀,笑谈渴饮匈奴血⒁。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⒂。<ref>[http://www.ruiwen.com/ci/1202220.html http://www.ruiwen.com/ci/1202220.html岳飞《满江红》的全文],瑞文网,2018-01-15</ref>
==注释译文==
[[File:Timg (3)asz.jpg|缩略图|400px|岳飞]]
关于此词的创作背景,有多种说法。有学者认为此词约创作于 [[ 宋高宗 ]][[ 绍兴 ]] 二年(1132)前后,也有人认为作于绍兴四年(1134)岳飞克复襄阳六郡晋升清远军 [[ 节度使 ]] 之后。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开头五句,起势突兀,破空而来。胸中的怒火在熊熊燃烧,不可阻遏。这时,一阵急雨刚刚停止,作者站在楼台高处,正凭栏远望。他看到那已经收复却又失掉的国土,想到了重陷水火之中的百姓,不由得“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怒发冲冠”是艺术夸张,是说由于异常愤怒,以致头发竖起,把帽子也顶起来了。作者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愤怒的感情并不是偶然的,这是他的理想与现实发生尖锐激烈的矛盾的结果。他面对投降派的不抵抗政策,气愤填膺。岳飞之怒,是金兵侵扰中原,烧杀虏掠的罪行所激起的雷霆之怒;岳飞之啸,是无路请缨,报国无门的忠愤之啸;岳飞之怀,是杀敌为国的宏大理想和豪壮襟怀。这几句一气贯注,生动地描绘了一位忠臣义士和忧国忧民的英雄形象。
接着四句激励自己,不要轻易虚度这壮年光阴,争取早日完成抗金大业。“三十功名尘于土”,是对过去的反省,表现作者渴望建立功名、努力抗战的思想。三十岁左右正当壮年,古人认为这时应当有所作为,可是,岳飞悔恨自己功名还与尘土一样,没有什么成就。宋朝以“三十之节”为殊荣。然而,岳飞梦寐以求的并不是建节封侯,身受殊荣,而是渡过黄河,收复国土,完成抗金救国的神圣事业。正如他自己所说“誓将直节报君仇”,“不问登坛万户侯”,对功名感觉不过像尘土一样,微不足道。“八千里路云和月”,是说不分阴晴,转战南北,在为收复中原而战斗。这是对未来的瞻望。“云和月”是特意写出,说出师北伐是十分艰苦的,任重道远,尚须披星戴月,日夜兼程,才能“北逾沙漠,喋血虏廷”( [[ 《五岳祠盟记》 ]] ),赢得最后抗金的胜利。上一句写视功名为尘土,下一句写杀敌任重道远,个人为轻,国家为重,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忱。“莫等闲”二句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意思相同,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精神。这对当时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的斗争,显然起到了鼓舞斗志的作用;与主张议和,偏安江南,苟延残喘的投降派,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既是岳飞的自勉之辞,也是对抗金将士的鼓励和鞭策。
[[File:Timg (4)zsa.jpg|缩略图|400px|岳飞]]
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显示了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它作为爱国将领的抒怀之作,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甘屈辱,奋发图强,雪耻若渴的神威,从而成为反侵略战争的名篇。 [7-9]
==名家点评==
明代 [[ 沈际飞 ]] :“胆量、意见、文章悉无今古。”( [[ 《草堂诗余正集》 ]]
明末清初 [[ 潘游龙 ]] :“胆量意见,俱超今古。”(《 [[ 古今诗余醉 ]] 》)
明末清初 [[ 刘体仁 ]] :“词有与古诗同义者,‘潇潇雨歇’,《易水》之歌也。”(《 [[ 七颂堂词绎 ]] 》)
清代 [[ 沈雄 ]] :“《满江红》忠愤可见,其不欲等闲白了少年头,可以明其心事。”(《古今词话·词话》上卷)
清代 [[ 丁绍仪 ]] :“至寓议论于协律宫,犹觉激昂慷慨,读之色舞。”( [[ 《听秋声馆词话》 ]] 卷九)
清代 [[ 陈廷焯 ]] :“何等气概!何等志向!千载下读之,凛凛有生气焉。‘莫等闲’二语,当为千古箴铭。”( [[ 《白雨斋词话》 ]]
==作者简介==
==作品争议==
《满江红·怒发冲冠》自明代发现以来,世人一直认为是岳飞的作品。明代弘治(1488—1505)年间,浙江镇守太监麦秀命将《满江红·怒发冲冠》刻于杭州岳飞庙碑之上,并由 [[ 赵宽 ]] 书写,显然认为此词系岳飞所作。明人 [[ 徐阶 ]] (1503—1583)所编《岳集》持相同观点。此后数百年间,人们对此深信不疑。然而,至20世纪30年代起,先后有 [[ 余嘉锡 ]] [[ 夏承焘 ]] [[ 徐著新 ]] 等学者提出对《满江红》为非岳飞所作的质疑。其理由主要是, [[ 岳珂 ]] 所编 [[ 《金佗稡编》 ]][[ 《鄂王家谱》 ]] 都没有收录《满江红》词,而且弘治十五年(1502)赵宽所书《满江红》词碑之前,从未见到过此词在世间的流行。
有人疑为明人伪托。其依据是岳飞遇害后的历史背景。迫于 [[ 秦桧 ]] 及同党淫威,岳飞来往文稿多被损毁灭迹,而且此时岳飞一家已被定性为朝廷忤逆,眷属被远戍遣散,时人唯恐避之不及,和岳飞关联的史迹皆被毁匿。他认为作伪者是 [[ 麦秀 ]] [[ 扬子器 ]] [[ 赵宽 ]] [[ 李桢 ]] 等。
有人疑《满江红》为明弘治年间时人反抗西北鞑靼人欺扰,可能为王越或幕府手下人等为鼓舞人心而作。明时对岳飞愈加“隆崇”,因而岳飞诗文影响“突出于明之中叶”是十分自然的。有人质疑的是“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一句,指出贺兰山与黄龙府方向相对、相距甚远,而且是岳飞没有经历过的地方,不可能在词作中使用。
有人疑《满江红》作者是明朝大臣 [[ 于谦 ]] 。他认为这是明代诗人由“土木之变”联想到“靖康之变”,借岳飞抗金事迹抒发胸中愤慨激烈心情写成的。他认为《满江红》和于谦的 [[ 《石灰吟》 ]] 等作品意境风格一致,在文笔上“等闲”一词也许是诗人于谦习惯。
很多学者对这种质疑提出反驳,认为《满江红·怒发冲冠》作者是岳飞不可动摇。如 [[ 邓广铭 ]] [[ 王瑞来 ]] 等认为:
一、《满江红》表述的思想感情和那种慷慨激昂的风格,和岳飞被《金佗稡编》收录的若干题记、诗词中的情感、风格基本一致,说岳飞写不出这样的词作是站不住脚的。
14,61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