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南京条约

增加 5 位元組, 4 年前
鸦片战争
=起因=
===鸦片战争===
 
1840年(道光二十年)6月,英国以[[林则徐]]“[[虎门销烟]]”等为借口,发动侵华战争,史称“鸦片战争”。英军攻占定海,北上[[天津]]。清廷恐惧,派琦善与义律和谈。和谈期间,英军突袭并攻占大角、沙角炮台([[沙角之战]]),迫使琦善与之初步达成《[[穿鼻草约]]》(约定对英赔款六百万元等),后又攻占香港岛。<ref name="血铸中华">{{cite web |url=http://agzy.youth.cn/xzzh/qhwar/200912/t20091223_1119270.htm |title=第一次鸦片战争之沙角、大角之战| accessdate=2019-08-28}}</ref>
道光帝因沙角之战而愈加震怒,于1841年1月27日(道光二十一年一月五日)下令对英宣战,继而得知香港被攻占,又下令加派奕山为剿逆将军,增兵广州,否认《 [[ 穿鼻草约 ]] 》。然而,英军在虎门之战、广州之战中均获得胜利,于是奕山又与英方达成《[[广州和约]]》,仍是对英赔款六百万元(另赔偿夷馆损失三十万元),作为“赎城费”;并对道光帝加以欺瞒,宣称是行商累积的欠款,企图敷衍了事。尽管如此,英方仍蓄意扩大战争与战果。在巴麦尊等人的推动下,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4月30日,英国内阁否认草约,并以璞鼎查(Sir Henry Pottinger)替换义律。英军再度北上,先后攻陷[[厦门]]、定海(第二次攻陷)、镇海、宁波。<ref name="淘豆网">{{cite web |url=https://www.taodocs.com/p-58682842.html |title=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accessdate=2019-08-28}}</ref>
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英军击败奕经的反攻。浙江巡抚刘韵珂见事不可为,请求派遣与英方有过交涉的伊里布前赴[[浙江]]。<ref name="博雅人物网">{{cite web |url=http://ren.bytravel.cn/history/4/liuyun4211913.html |title=刘韵珂| accessdate=2019-08-28}}</ref>道光帝迫于无奈,派遣耆英担任杭州将军,伊里布随往。5月18日,得到增援的英军又攻陷乍浦,继而于6月16日攻陷吴淞,7月21日攻占镇江,以切断京杭大运河。8月4日,英国军舰驶抵南京下关江面,英军从燕子矶登陆,察看地形,扬言进攻南京城。
11,4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