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左宏元

增加 10,18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左宏元.jpg | thumb | 300px | 左宏元 <br> [http://www.yzzk.com/cfm/content_archive.cfm?id=1517455307028&docissue=2018-06 原圖鏈接] ]]
'''左宏元'''{{BD|1930年||||catIdx=Z左}},常用[[笔名]]'''古月''',出生于[[安徽]][[芜湖]],[[台湾]]著名流行音乐作曲人、写词人。   曾给华语乐坛多位歌手写过歌曲,如[[邓丽君]]、[[凤飞飞]]、[[高胜美]]、[[赵薇]]等,也曾担任过多部[[琼瑶]]电影、电视剧的主题曲编配工作。   其代表作有《 [[ 今天不回家 ]] 》、《 [[ 彩云飞 ]] 》、《 [[ 千言万语 ]] 》、《我是一片云》、《千年等一回》等。<ref>[http://gb.taiwan-panorama.com/han/2/1/1/www.taiwan-panorama.com/show_issue.php?id=200619501040c.txt&table=1&cur_page=1&distype= 流行时空忆难忘 ──作曲家左宏元]</ref>女儿为台湾歌手、音乐人[[左安安]]。现任台湾爱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ref>[http://www.inkui.com/a1/0/0DAF7CE14D6F6146F164_i.html 左宏元的传略]</ref> ==人物经历== ===台湾国语流行歌坛的标杆舵手=== 了解台湾国语歌坛的音乐人,提到左宏元,都会恭敬地称一声“左老师”。事实如此,论资历、讲辈分、细说作品和销售量,已80高龄的左宏元可说一点都不含糊。 左宏元从1956年自[[政战学校]]音乐科毕业至今,已完成了近二千首歌曲,如《[[今天不回家]]》、《[[风从哪里来]]》、《千言万语》、《海韵》、《彩云飞》、《我是一片云》等畅销歌曲,至今依然创作不辍。 1963年,凌波的[[香港]][[黄梅调]]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让[[台北]]城陷入追星狂热,没想到7年后,终于由[[姚苏蓉]]还以颜色,以左宏元作曲的《今天不回家》一曲席卷香港,香港这个弹丸之地,居然卖出60万张唱片,掀起当地前所未有的热潮;日后台湾流行歌曲更趁胜追击,接二连三打进香港市场。左宏元不但捧红了许多歌手,也成为台湾国语流行歌坛的标杆舵手。 ===流离岁月戏曲情=== 左宏元是[[安徽]][[芜湖]]人,对日抗战前出生,家里是靠卖馄饨面维生的小生意人。 小时候左宏元很顽皮,喜欢新鲜玩艺,且经常在外闲逛。在那个战乱的年代,人心惶惶,根本无心读书。13岁本应读初一,学校竟糊里糊涂把他编到高一;同学们个个横眉竖眼,一言不合即比划一番。身材瘦小的左宏元,为了自保,不时跷课。 有一天,村里来了个以儿童为主的戏班子,里面的小孩会唱京剧,还会翻筋斗,吸引了左宏元的注意,没事就溜到戏班子跟小朋友学唱戏,学会全本的《[[法门寺]]》、《[[萧何月下追韩信]]》,都是老生唱腔,还上台演唱过。在日后作曲生涯里,京剧唱腔成了他的重要元素之一,像《今天不回家》、《家在台北》都有京剧的影子。 左宏元不仅吸收[[京剧]],在抗战流离失所的日子里,他每逃到一个地方,即迷上当地的戏曲,包括[[河南梆子]]、[[坠子]]、[[绍兴戏]],听个一两遍就能哼唱。 1949年,左宏元在兵荒马乱中到了[[台湾]],在一个偶然机会下,认识[[宜兰礁]]溪国小教音乐的[[张月娥]]老师。张老师把他当弟弟,教给他一些台湾本土风格的音乐,并教他弹奏乐器。对喜欢新奇的他来说,十分有趣,于是大量吸收。之后,左宏元又迁往[[花莲]]吉安乡,与当地的[[阿美族]]人打成一片,甚至学会阿美族的歌舞。以后左宏元能够写出《风从哪里来》、《娜奴娃情歌》、《蓝色的姑娘》等具有原住民风味的歌曲,就源于吉安乡吸收的养份。这些歌曲也捧红了原本默默无闻的卑南族歌手[[万沙浪]]。 ===科班出身=== 左宏元是正统政工干校音乐科第二期毕业班的学生,其后留系任教十多年,所以在写流行歌曲之前,他已经是创作过很多著名儿歌,如《[[郊游]]》、《[[丑小鸭]]》,军歌,如《[[蓝天白云]]》、《[[前程万里]]》的大师级人物了,他创作的范围很多元,也因为有深厚的音乐基础,使得他写歌的风格格外活泼,常可因人、因电影剧情,天马行空、恣意挥洒。 ===打入香港市场=== 左宏元成名的很早,台湾第一首打入香港市场的国语歌《今天不回家》就是他的作品,那时还是群星会的时代,他就已是流行歌首屈一指的大师,连台湾音乐人[[刘家昌]]都曾是他的学生,还有台湾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晶晶]]》的主题曲,也正是他慧眼识珠交由刚满16岁的[[邓丽君]]演唱的。 邓丽君的一些经典作品,如《[[海韵]]》、《[[千言万语]]》、《[[美酒加咖啡]]》、《[[你怎么说]]》、《[[我怎能离开你]]》、《[[风从哪里来]]》、《[[君在前哨]]》等都是出自左宏元之手。连我们常听到的《[[娜奴娃情歌]]》、《[[山南山北走一回]]》这一类较有地方色彩,像是民谣山歌一般的曲子,也是他的大作。他歌曲中旋律之轻妙,让我不禁想将他举为流行歌中的“[[雷诺瓦]]”。 ==电影音乐创作== 六十年代,流行歌曲与文艺电影紧密结合,算是市场行销学最成功的一种典型,那时左宏元、[[刘家昌]]、[[骆明道]],并称为电影作曲,背景音乐创作的三大家。 七十年代,一眼看大的[[邓丽君]]前往[[日本]]开拓海外市场,左宏元便与[[琼瑶]]、[[凤飞飞]]组成了雄霸台湾国语歌坛长达五年之久的“铁三角”。随口一提《[[我是一片云]]》、《[[月朦胧鸟朦胧]]》、《[[一颗红豆]]》、《[[金盏花]]》、《[[奔向彩虹]]》你一定倍觉熟悉。 这个时期左宏元的作品偏向于三拍子[[华尔滋]]的旋律,相当口语化,也因为故事是由琼瑶的原著小说改编的,通常就会以书中现有的歌词来谱曲,因此同一个歌词,可能出现好几个曲调的版本,如"我是一片云"就有(一)、(二)两个版本、"奔向彩虹"也有(A)、(B)两个版本,还有更多的插曲亦同,往往一快一慢,相互辉映,这在当时,甚至到今天都还是算是很特别的作法。除了主题曲外,他所编写的电影插曲也有多首畅销程度甚至比主题曲者有名,如《[[神话]]》、《[[聚也依依散也依依]]》等。可能台湾最早的电影音乐在左宏元时代就已经成型了。 1970年,台视推出一个以歌唱为主的古装连续剧——《[[花月良宵]]》,里面的歌曲集昆曲、黄梅调、越剧于一炉,全部由左宏元一手包办;他还不过瘾,亲自上场,唱了一首诙谐风趣的《[[酒色财气]]》,轰动一时。 == =民歌风潮=== 左宏元创作生涯的中期赶上了民歌风潮,作品的风格也变得更为清新、毫无压力,配合当时新一代年轻歌手的特质,他创作了不少歌手的成名金曲,如[[银霞]]的《[[你那好冷的小手]]》、[[陈淑桦]]《[[娃娃的故事]]》、[[沈雁]]《[[踏浪]]》、[[江玲]]的《我的小妹》等。 他也是三大作曲家中唯一一位对民歌运动有贡献作品的名家,而这些不落俗套的歌曲不难让人联想到他所创作的儿歌,他这回运用回流行歌曲上,颇有一番妙趣;如同刘家昌之于[[孙仪]]一样,[[古月]]与[[庄奴]]的搭档在后民歌时期也是唱片上常见的黄金组合。 ===电视剧音乐=== 左宏元后期成名的作品较少,但都有一定水准,他开始转向大型历史剧,爱情神话电视剧的主题曲、配乐的创作及唱片监制上。综观他的作品里,有一部分是最特别,无法由别的作曲家取代的,就是小调风格,他擅长加入台湾传统歌谣的元素(如歌仔戏)及中国传统的五声音阶,配合千回百折的转音,让他创作的小调歌曲,十足充满了韵味,当然也充分 文獻验着演唱者的歌唱技巧。于此,发挥的最淋漓尽致的歌手,应为高胜美、凤飞飞与蔡幸娟,如同刘家昌一般,左宏元的歌几乎每位畅销歌手都演唱过,他对于流行音乐的贡献就是他创造了一条真正属于台湾风格的音乐,这是与当年东洋或西洋歌曲完全不同的路线。 ==歌坛伯乐=={{Reflist}}1954年,左宏元考取政战学校音乐系,开始学习声乐、理论作曲、钢琴、指挥等课程。授课的教师全部来自国立师大音乐系,水准很高,但也常缺课。由于左宏元学习能力强,被系主任选为助教,碰到教师缺席时,他这个“助教学生”就负责讲课。 为了确实了解理论作曲原理,左宏元每天半夜爬起来,躲到音乐教室勤读,苦练钢琴,同时背诵巴哈、贝多芬、莫札特等大师的乐谱,从中寻找作曲的脉络。后来他发现大师作曲的基本理论都差不多,只要能够抓住它的模式,就能化繁为简。在政战一年半时间,左宏元学到普通学生4年都学不到的东西,日子虽然辛苦,但很值得。日后他会走上作曲这条路,与政战音乐系打下深厚的基础很有关连。 左宏元不但会作曲,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伯乐。 1969年,中国电视公司推出台湾首部连续剧,为此剧创作主题曲的左宏元从众多台湾歌手中选中了刚满16岁的邓丽君,在邓丽君的出色演唱下,该主题曲传遍台湾大街小巷。 1973年,导演李行将琼瑶小说《彩云飞》搬上银幕,由甄珍、邓光荣主演,片中的插曲全部由左宏元负责,除了主题曲《彩云飞》外,还有《千言万语》、《我怎能离开你》等插曲。左宏元属意出色演唱《晶晶》的邓丽君来继续演唱,但是琼瑶并不同意,她认为邓丽君太年轻,无法表现歌词的深意,但左宏元认为邓丽君很有能力,还替她拍胸脯保证。结果不满20岁的邓丽君果然不负众望,准确地抓住歌曲中的情感。这张电影插曲不但在台湾大卖,在东南亚各国也受到歌迷的热烈欢迎。从此,琼瑶便迷邓丽君发狂,希望由邓丽君配唱她的每部电影插曲。 1974年,红遍东南亚的邓丽君决定远赴日本开拓海外市场,甚少回国,因此左宏元推荐新晋歌手凤飞飞演唱1977年的琼瑶电影《我是一片云》的主题曲,曾直言“我的每一部电影都要邓丽君来唱,其他人唱我就是不喜欢”的琼瑶自然认为邓丽君是不二人选。在左宏元的再三保证之下,琼瑶终于答应让凤飞飞试试,没想到电影上映以后,主题曲在台湾地区广泛流行,琼瑶也同意与凤飞飞继续合作,凤飞飞更是因为这些电影歌曲逐渐被台湾民众所熟悉。此后,左宏元同样提携了齐秦、许茹芸、高胜美、蔡幸娟、孟庭苇等台湾歌手,培养了众多歌唱人才。 == 視頻 ==
== 視頻 ==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7AoPkd3gLw }}
|alignment= center
|dimensions=480
|description=向经典致敬——台湾作曲家 左宏元 【中国文艺 20151101】720P
==參考文獻=={{Reflist}} ===外部連結===
*[http://www.ctfa.org.tw/filmmaker/content.php?id=731 左宏元  Tso Hung-Yuan ]
 
[[Category:媒體影視人物 ]][[Category:影視明星]][[Category:编剧]][[Category:歌手]]
129,32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