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伍德羅·威爾遜

移除 1,97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威尔逊最早的记忆大约是他三岁时—就是听到[[亚伯拉罕·林肯]]当选总统,并且[[南北战争|战争]]即将到来的消息。他还总是回忆起自己曾站在[[罗伯特·李]]的身旁并仰视他面庞的情景<ref name=PresidentialAvenue/>。
[[File:Woodrow Wilson Boyhood Home, 419 Seventh Street, Augusta (Richmond County, Georgia).jpg|thumb|right|200px|威尔逊的童年住所]]
威尔逊可能患有[[失读症|阅读障碍症]]<ref>{{cite web |title=威尔逊写照(Wilson: A Portrait)|publisher=美国经验(American Experience),PBS电视 |year=2001 |accessdate=2009年1月19日 |url=http://www.pbs.org/wgbh/amex/wilson/portrait/wp_wilson.html}}</ref>,在家接受父亲的指导,大约过了十岁才开始学习阅读,但他靠自学[[速记]]来弥补阅读上的困难<ref>{{cite web |title=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第一集:他是个安静的人(He Was a Quiet Man)(文字记录) |url=http://www.pbs.org/wgbh/amex/wilson/filmmore/fm_trans1.html |publisher=美国经验(American Experience),PBS电视 |year=2001 |accessdate=2009-01-19}}</ref>,决心和自律確保他学业的成功。他还在奥古斯塔的一个小型学校上过课<ref>《白宫之路》(Road to the White House),3–4页。</ref>。在[[美国重建时期|重建时期]]的1870年-1874年间,因父亲在哥伦比亚神学院担任教授,威尔逊一直在[[南卡罗来纳州]]的[[哥伦比亚 (南卡罗来纳州)|哥伦比亚]]生活。<ref>Walworth, Arthur,《伍德罗·威尔逊,卷一》(Woodrow Wilson, Volume I),第一章。1958年。</ref>
1902年,校董事会晋升威尔逊为校长,以代替被认为管理不力的[[佛朗西斯·兰迪·巴顿]]({{lang|en|Francis Landey Patton}})。尽管当时学校的捐赠只有四百万美元,但威尔逊试图为一个教师教学系统拨两百万美元,为科学学院拨一百万,以及为新建筑和提升工资拨三百万。作为一个长期目标,他还想为研究生院争取三百万美元;为法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及一所自然历史博物馆筹措二百五十万美元。不过,因为本人并非强有力的资金筹措者,这些目标威尔逊几乎都没有实现。但是,他确实把教职工队伍从112人扩充到174人,每一个都是由他亲自考核认定的优秀教师。他所开发的课程方针后被证明为高等教育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发展性创新。
 
[[File:Wws-robertson-hall.jpeg|thumb|right|275px|罗伯特森会堂(“Robertson Hall”)是威尔逊公共和国际关系学院的所在地。]]
为了强化专业技术的角色,威尔逊创立学术科系体制以及一个核心需求系统。学生先是以六人为一组与导师会面完成基本需求课程,再进行两年的本专业集中学习。威尔逊试图提升入学标准,并以严肃的学习取代蒙混过关。如他对他的校友所讲的,他期望“把那些傻呆呆做功课的男孩儿们变成思考的男人”。
== 步入政界 ==
=== 新泽西州州长 ===
[[File:WilsonThatsAllCover1912.jpg|thumb|right|200px|“威尔逊——就是他了!”,1912年美国总统大选威尔逊竞选团队宣传唱片封面]]
1910年威尔逊作为民主党候选人参选新泽西州州长,对手是共和党候选人、负责银行与保险业的州吏维维安·M·刘易斯(Vivian M. Lewis)。威尔逊在竞选中强调他与政治机器的分离,并誓言一旦当选他不会蒙恩于那些党内大佬。尽管塔夫脱曾在1908年总统大选时以8萬票的差距赢得新泽西州,威尔逊还是以4萬9000票之票差轻松击败刘易斯。<ref>[http://www.njstatelib.org/NJ_Information/Digital_Collections/Governors_of_New_Jersey/GWILS.pdf Biography of Woodrow Wilson (PDF)]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0624222755/http://www.njstatelib.org/NJ_Information/Digital_Collections/Governors_of_New_Jersey/GWILS.pdf |date=2008-06-24 }},新泽西州立图书馆。</ref>
== 总统任期 ==
=== 第一任期 ===
[[File:WilsonFirstInauguration.jpg|thumb|200px|right|威尔逊第一任期的就职典礼]]
通过反托拉斯改革、关税调整和重整银行及货币系统,威尔逊实现他竞选时关于新自由(New Freedom)<ref>指威尔逊竞选时提出的一整套关于加强反垄断、改革关税和重塑银行系统的经济主张。</ref>的誓言<ref>Clements,《伍德罗·威尔逊的总统任期》,第3章</ref>,也初尝任内的成功。1913年3月15日他举办美国现代史上首次总统新闻发布会,并在会上允许记者向他提问。<ref>{{cite news |url=http://www.americanchronicle.com/articles/6883 |publisher=美国编年史(American Chronicle) |date=2006年3月15日 |title=Happy Anniversary to the first scheduled presidential press conference - 93 years young! |first=Robert |last=Rouse |archiveurl=https://archive.is/20121123180712/http://www.americanchronicle.com/articles/view/6883 |archivedate=2012年11月23日 |deadurl=yes }}</ref>
==== 建立联邦储备系统 ====
[[File:Fed Reserve.JPG|thumb|200px|left|1913年12月24日,威尔逊签署法案建立联邦储备系统]]
在1913年确保通过建立[[联邦储备系统]]的议案。议案由以纳尔逊·W·奥尔德里奇(Nelson W. Aldrich)为首的保守派共和党人起草。威尔逊通过和议会内占多数地位的民主党合作才设法通过一个妥协案。
==== 经济法案 ====
[[File:US100000dollarsbillobverse.jpg|thumb|350px|right|10萬美元金圆券。肖像即为威尔逊。]]
1913年通过新的联邦收入法案。新法案降低关税,而因此造成的损失则由开征联邦[[消费税]]弥补(征消费税已经由共和党发起并获通过的宪法第十六修正案批准)。1915年通过希曼法案({{lang|en|Seaman's Act}}),旨在提升商船海员的工作条件。受[[泰坦尼克号]]事件影响,该法案要求所有船只必须针对救生艇配置进行翻新。
1916年夏天铁路工人威胁罢工。威尔逊先是试图撮合劳资双方的谈判,但当铁路管理层拒绝谈判后,他于1916年9月让国会通过[[亚当姆森法案]]({{lang|en|Adamson Act}}),规定铁路业工人享有8小时工作限制,而薪酬不变。最高法院批准法案;这一事件帮助威尔逊争取连任赢得工会的支持<ref> K. Austin Kerr,《关于联邦控制的决断:威尔逊,麦卡杜及铁路,1917年》(Decision For Federal Control: Wilson, McAdoo, and the Railroads, 1917),美国历史杂志(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第54卷,第三期(1967年12月号),550–560页。[http://www.jstor.org/stable/2937406 in JSTOR]</ref>。
 
[[File:Pump1913.jpg|thumb|left|200px|在这幅1913年的政治漫画中,威尔逊用关税、货币和反托拉斯法案为泵中注油来驱动经济。]]
==== 反托拉斯措施 ====
在1917年之前,美国一直恪守1914年的中立宣言。在这段期间,威尔逊为确保一个更宽泛的外交政策,警告美国公民不要在交战阵营中选择他们的所属方。在他1914年的国会演讲中,威尔逊说道:“这样一个发生在我们当中的分裂对于我们的和平思维将是致命的,而且还会妨碍我们作为一个强大的和平国家正当地行使自己的责任,作为一个人时刻准备着在一场公正的调停中发挥作用,并以朋友而不是党徒的身份谈论关于和平与和解的建议。”<ref> 伍德罗·威尔逊的中立宣言,1914年8月19日发表于国会,<http://www.firstworldwar.com/source/usneutrality.htm>;原文:“Such{{dead link|date=2017年1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divisions amongst us would be fatal to our peace of mind and might seriously stand in the way of the proper performance of our duty as the one great nation at peace, the one people holding itself ready to play a part of impartial mediation and speak the counsels of peace and accommodation, not as a partisan, but as a friend.”</ref>
[[File:Woodrow Wilson video montage.ogv|thumb|220px|right|威尔逊第二任期内的一段录像]]
尽管载有大量美国公民的英国客轮[[卢西塔尼亚号]]被德国潜艇击沉的事件给威尔逊增加参战压力,中立原则还是得到维持。但后来由于德国发起无限制潜艇战,威胁到美国的商业海运,这种中立性开始倾斜。在德国于1917年早些时候发动无限制潜艇战(尽管也发表若干声明来限制这种战术<ref>指德国在1915年和1916年先后作出的关于限制潜艇战战术的保证。1915年8月19日英国客轮阿拉伯号({{lang|en|Arabic}})被德国潜艇击沉,两名美国人遇难。美国对德表示激烈抗议。因担心美国会受这次事件和之前卢西塔尼亚号事件的影响而参战,德国不得不于9月18日发表一个声明,宣布所有潜艇在击沉非军用船只前都会预留30分钟以保证船上人员安全离开。此声明后被称为“阿拉伯保证”。但随后于1916年3月24日德国潜艇再次在没有事先预警的情况下击沉横渡[[英吉利海峡]]的法国客轮苏塞克斯号({{lang|en|Sussex}}),违反了阿拉伯保证。尽管此次没有美国公民遇难,但美国还是表示了强烈抗议并威胁断交。为安抚美国,德国于5月14日又发表了一个新的保证(即“苏塞克斯保证”),誓言其潜艇将不再攻击客轮;而对商船的攻击仅在确认船上运载有武器后才会发动。但是到1917年,德国判断凭无限制潜艇战其已可以战胜协约国,遂于当年1月撤回了苏塞克斯保证。</ref>),并秘邀墨西哥与德国结盟反美之后,威尔逊为“使世界安全以确保民主”,将美国带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不过,他没有和英法签署一个正式的同盟,而只是作为合作({{lang|en|associated}})力量加入。他通过征兵大幅扩军,并将高度自由的指挥权,包括战术战略以至外交行动,授予了[[约翰·潘兴]]将军<ref>Edward M. Coffman,《一场结束所有战争的战争》(The war to end all wars),1968,第三章</ref>。
1917年4月2日,伍德罗·威尔逊在国会发表他历史性的请求参战的演讲,即战争咨文(War Message)。
[[File:President Woodrow Wilson asking Congress to declare war on Germany, 2 April 1917.jpg|thumb|left|300px|伍德罗·威尔逊在国会发表请求参战的演讲。1917年4月2日。]]
4月2日的华盛顿寒冷而阴雨,但这并不妨碍数以千计的支持者举行集会支持威尔逊。他们中数百人手持美国国旗,气氛高涨、炽烈。在这之前的夜晚,威尔逊几乎没有睡觉,而是和他的一个亲密朋友爱德华·M·豪斯(尊称豪斯中校)反复审阅他的演讲稿。4月2日晚上,他先是前往参议院、战争部和海军部讨论宣战事宜,随后在20:30分前后到达国会。他走上演讲台,按特定的顺序在讲桌上叠好他的讲稿。随后响起一阵威尔逊在国会所不曾体验过的雷鸣般的掌声。议员们的掌声热烈而持久,以至于威尔逊因急于开始他的讲话而等得有些不耐烦。他神情严肃、凝重,除了几次扬起一只手臂外,在整个演讲过程中几乎不做肢体动作<ref>Baker,Ray Stannard:《伍德罗·威尔逊的人生和信件》(Woodrow Wilson Life and Letters),Garden City,纽约,1937年出版。</ref>。
==== 巴黎和会 ====
{{Main|巴黎和会 (1919年)}}
[[File:WilsonVersailles.jpg|thumb|200px|right|威尔逊于巴黎凡尔赛宫]]
一战结束后,威尔逊政府开始参与谈判。他的目标是明确的,即帮助受压迫国家获得主权和确保一个公正的和平。1918年1月8日,威尔逊发表十四点和平原则,首次论述了关于成立国际联盟的想法。这个联盟的指定目标应该是保证各大小国家的领土完整以及他们的政治独立。
=== 对种族的看法 ===
[[File:Wilson-quote-in-birth-of-a-nation.jpg|thumb|right|200px|在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中,引用威尔逊所著《美国人史》中的句子。“白人们不过是被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所驱使...直到最后,一个保护南方国家的伟大帝国,三K党诞生了。”]]
==== 美国黑人 ====
== 私生活 ==
=== 健康 ===
[[File:wilsonspiercearrow.jpg|thumb|right|威尔逊的的Pierce-Arrow牌爱车,现藏于[[弗吉尼亚州]][[斯汤顿 (弗吉尼亚州)|斯汤顿]]的威尔逊出生地。]]
威尔逊的母亲是忧郁症患者,而似乎威尔逊自己也总是觉得他身体比实际情况要差。不过,他确实在早年就患有动脉[[高血压]],这种病在20世纪早期几乎没有什么治疗办法。
=== 兴趣 ===
[[File:Wilson opening day 1916.jpg|thumb|200px|left|1916年威尔逊为美国职棒大联盟开球]]
威尔逊是一位早期的汽车爱好者。任总统时他几乎每天都要乘汽车。他最喜欢的车是一辆1919年产的Pierce-Arrow牌轿车。而且他尤其喜欢在乘坐时敞着顶篷<ref>[http://www.woodrowwilson.org/visit_sub/visit_sub_show.htm?doc_id=321148 The Pierce Arrow Limousine(Pierce Arrow牌豪华轿车)] 自伍德罗·威尔逊总统图书馆</ref>。对乘车的喜爱也是他成为筹建国家高速公路系统的提倡者<ref>Richard F. Weingroff,[http://www.fhwa.dot.gov/infrastructure/rw96b.htm#6 President Woodrow Wilson{{ndash}} Motorist Extraordinaire(非凡乘客伍德罗·威尔逊总统)],联邦高速公路管理局</ref>。
== 病逝 ==
[[File:Woodrow Wilson Tomb.JPG|150px|thumb|right|威尔逊的长眠之地。于华盛顿国家座堂。]]
1921年离任之后,威尔逊和他的妻子搬往华盛顿使馆区居住。他依然每天乘车出行,并在周六晚上观看基思剧院的歌舞杂耍表演。1924年他获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一职,这是他成为美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位担任过此职的总统之一<ref>David Henry Burton,《西奥多·罗斯福,美国政治家》(Theodore Roosevelt, American Politician),146页,费尔里·狄金生大学出版社,1997年,ISBN 978-0-8386-3727-2</ref>。另一位是西奥多·罗斯福(1912)。
伊蒂丝把她的家留给了全国史迹保存托管会({{lang|en|National Trust for Historic Preservation}})。托管会将该栋房屋改为纪念威尔逊的故居博物馆,于1964年对外开放。博物馆于1964年被列为[[国家历史地标]]。1966年列入[[国家史迹名录]]。<ref>[http://www.cr.nps.gov/history/online_books/Presidents/site16.htm "Woodrow Wilson House"]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628183353/http://www.cr.nps.gov/history/online_books/Presidents/site16.htm |date=2011-06-28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网站,2009年1月12日查阅。</ref>
 
 
== 参考文献 ==
8,10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