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于成龙

增加 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在羅城採取“治亂世,用重典”的方法,百姓安居樂業,再次被舉“卓異”===
於成龍在羅城採取“治亂世,用重典”的方法,他動員百姓建築房屋,召回外散的人口居住﹔公正解決瑤僮(壯)族人之間的冤仇,建立鄉勇,使「盜皆屏跡」﹔他創設學官,教化百姓禮儀,有能讀書應試者,免其徭役。「民得安居,儘力於耕稼之事。」
在羅城為官三年之間,就使羅城擺脫混亂,得到治理,出現了百姓安居樂業的新氣象。於成龍的突出治行受到兩廣布政使 [[ 金光祖 ]] 的重視,羅城被評為全省治理的榜樣。
康熙六年(1667年),於成龍被兩廣總督[[金光祖]]舉薦為廣西省唯一“卓異”,<ref name="龚书铎-21.1" /><ref name="童超-9.1" />,併升任四川合州(今重慶合川區)知州。
于成龍赴川之時,戰亂剛休,合州人口銳減為全國最少。當時合州剩下的百姓只有一百多人,可是賦稅和勞役卻很繁重。于成龍以「招撫百姓為急務」,首先嚴禁官吏勒索百姓,再招攬百姓開墾荒地,向農民借出種子和耕牛,使百姓有地種有農具使用。消息傳開,流民「遠近悅赴」,合州人口大增,「月戶增至千 」,一個月由一百戶增長到一千戶 。
<ref name="龚书铎-21.1" />。
康熙八年(1669年),於成龍被擢升為湖廣黃州府同知。当时黄州治安问题严重,影响地方安定和居民生活。为了瞭解盗情,他多次微服访查,了解情况后,将地方上的盗贼一举抓获,对待案犯,于成龙主张慎刑,以教育为主,採取「宽严并治」和「以盗治盗」的方法,成效明显<ref name="龚书铎-21.2" />。由於在黃州府同知任上的突出政績,於成龍又深為湖廣巡撫 [[ 張朝珍 ]] 器重,再次被舉“卓異”。
===武昌平亂===
===仕途平坦===
  康熙十八年(1678年),于成龙出任福建[[ 按察使]] 。当时清廷为了对付台湾郑氏的抗清势力,实行「[[ 海禁]] 」政策。地方官员不顾连年兵祸,时常以「通海」罪名屡兴大狱。他得知此事后,对这些案件提出重审,在他的力争和主持下,先后有千馀名无辜百姓获得释放,于成龙因为此事第三度被举荐为「卓异」<ref name="龚书铎-21.2" />。   
未逾兩年,又出任為總制兩江總督。福建[[巡抚]][[吴兴祚]]向朝廷举荐,称为“闽省廉能第一”。康熙十九年(1680年)春,康熙“特简”--破格錄用,任畿輔直隸巡撫,成為京城邊直隸省的父母官。
康熙二十年(1681年),他以地方官之身,得康熙帝親自召見,獲賜白銀千兩、御馬一匹,康熙親自賦詩一首表彰其廉能,並稱讚他為「清官第一」。<ref name="龚书铎-21.3" />。
===溘然長逝===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卒於南京兩江總督任上。享寿67岁。葬于家乡永宁。被追封太子太保,贈諡號“清端”。
===康熙帝破例親為撰寫碑文===
位於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峪口鎮橫泉村,是清朝廉吏於成龍的墓。
於成龍逝世第二年,在家鄉永寧州北(即今方山縣峪口鎮橫泉村南)被康熙帝賜葬並親撰碑文。朝廷追授於成龍太子太保。後來,康熙帝還兩次為於成龍追撰祭文,又題寫“高行清粹”匾額。國庫撥出專款興建於成龍墓。於成龍墓內,碗扣白灰松香,這種墓葬形式十分獨特。後人研究後認為,白灰意為“一世清白”將永留,松香意為“流芳萬古”,瓷碗意為“挽留”。
   據該墓誌銘的拓片顯示,石刻高57厘米、寬76厘米,標題為“皇清光祿大夫、總督江南江西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操江、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於老公祖墓誌”。經統計,現可考內容有1400多字。
==人物評價==
   總評    於成龍是個大器晚成的人。於成龍在1639年(明崇禎十二年)曾經參加過鄉試併中副榜貢生,但因為父親年邁需要照顧而沒有出去做官。直到45歲才以明經謁選清廷吏部,被授以廣西柳州羅城縣知縣。此後,他歷任知縣、知州、知府、道員等地方官,一直做到藩臬二司(按察使、布政使)、督撫大員,所到之處,皆有政聲。尤其是始終清廉自守,多行善政,深得士民愛戴。
  歷代評價
  康熙:“清官第一,天下第一廉吏”。康熙破例親自撰碑文併題寫“高行清粹”匾額給予褒揚。
  乾隆:乾隆數次遣官祭於成龍之祠,並御書“清風是式”四字。
   [[ 戴震 ]] :在追述於成龍生平時說道:“成龍清嚴忠直, 勤勞治事,官吏無不敬畏, 歸於廉慎。”   [[ 李中素 ]] :古人得一節,足以傳之無窮,公則萃於一身,無往而不備矣。   [[ 範鄗鼎 ]] :余讀《明史》,而歎廉吏之難。其人也,三百年來首軒輗,輗之後有吾陽城楊繼宗,厥後有布政 [[ 張黼 ]] 、副使 [[ 劉俊 ]] 、岳州知府 [[ 張舉 ]] 與吾邑洪洞 [[ 衛英 ]] 數人,前輩 [[ 石公瑤 ]] 言之彰彰哉!余觀數人,廉也而或短於才,才矣而或疏於學或餒於氣。才、學、氣備矣,而或不得於君,不獲於上,政事止及於一時一隅之間。君子惜其用廉之未盡善也。本朝養士四十餘年,得於先生,先生之廉可不謂其盡善乎!廉則心清,心清則理明,理明則才全,理明則學優而氣壯。<ref>[http://www.todayonhistory.com/people/201710/28878.html 於成龍>歷史上的今天]</ref>
==天下廉吏第一==
呂梁市離石區安國寺文官所所長 陳雷:
[[ 于廷翼 ]] 是于成龍的長子,自父親于成龍出仕之後的數十年間,于廷翼悉心奉養祖母和母親,代父撫育兩弟,以至成人。他雖然自奉節儉,但在周濟親友族人,以及築路、修橋等方面,從不吝惜。康熙二十五年,于廷翼把自家的五畝土地捐給了收養鳏寡老病無依者的養濟院。康熙三十四年至三十六年,永甯州連續遭受自然災害,接着又發生瘟疫,米價大漲,于廷翼與族人每月将家中存糧接濟鄉人,名爲借給,事後卻将借據付之一炬。
于成龍之後,長孫于準是于氏家族的又一名吏。康熙四十八年告老還鄉後,好義樂施,周人之急,濟人之危,州人之中受其恩德者,不計其數。
72,74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