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崔瑞德

增加 1,79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简介==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崔瑞德
|圖片 = [[File:Timg (8)as zx.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5%B4%94%E7%91%9E%E5%BE%B7&step_word=&hs=0&pn=0&spn=0&di=2311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4270128623%2C4260226640&os=1149836796%2C488604981&simid=3503851359%2C378846923&adpicid=0&lpn=0&ln=340&fr=&fmq=1569568724185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15&oriquery=&objurl=http%3A%2F%2Fa1.att.hudong.com%2F74%2F82%2F01300539653880137503822320761.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p7rtwg_z%26e3Bkwthj_z%26e3Bv54AzdH3Ftrw1AzdH3Fw8_09_bd_a8naacnlmcnbba8n0canbddnda0m8_3r2_z%26e3Bip4s&gsm=&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原图链接][http://tupian.baike.com/ipad/a1_74_82_01300539653880137503822320761_jpg.html 图片来源于互动百科]]]
|圖片尺寸 =
|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1925年9月23日
| 國籍 = 中國
| 别名 = 杜希德
| 職業 = 主编
| 知名原因 = 《剑桥中国史》主编
| 知名作品 = 《泰晤士中国地图集》</br> 《唐代财政管理》</br> 《中国知识精英的诞生:唐代中国的官僚和科举制度》</br>《中古时代中国的印刷与出版》 </br> 《唐代官修史学》 </br> 《剑桥中国史》 </br> 《剑桥日本史》
}}
崔瑞德(Denis Twitchett)是丹尼斯・克利斯平・崔瑞德的简称,文名杜希德,1925年9月23日生于[[伦敦]],最初研究[[地质]]和[[地理]]学,《剑桥中国史》主编,发起人,2006年逝世。
崔瑞德 (Denis Twitchett) 丹尼斯・克利斯平・崔瑞德 二战以来最重要 简称 汉学家之一 文名杜希德,1925年9月23日生于伦敦,最初 也是西方隋唐史 研究 地质和地理学 的奠基人 《剑桥中国史》主编 他在这一领域的著述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发起人,2006年逝世 填补了西方汉学研究的一大空白
崔瑞德是二战以来最重要的汉学家之一,也是西方隋唐史研究的奠基人,他在这一领域的著述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填补了西方汉学研究的一大空白。 崔瑞德多年担任《亚洲专刊》(Asia Major)的主编,在艰困环境中支撑着这本老牌汉学杂志继续出版,并最终将它由 [[ 伦敦 ]] 迁至 [[ 台北 ]]
==基本信息==
==生平==
[[File:Timg (10)zx .jpg|缩略图|400px|崔瑞德]]二战期间,他在 [[ 英国皇家海军 ]] 服役,学了六个月日语,从此开始了对东亚研究的兴趣。   战后,他入 [[ 剑桥大学 ]] ,主修 [[ 汉学 ]] ,并于1955年获 [[ 博士学位 ]] 。   期间,他还到 [[ 日本 ]] 做研究,曾师从 [[ 东京大 ]] 学著名的中国法制史学者 [[ 仁井田升 ]] (Niida Noboru),并于1956年娶一位日本女士Umeko Ichikawa为妻 。1954  1954 年到1956年,崔瑞德任教于 [[ 伦敦大学 ]] 。此后,他回到剑桥,任讲师四年 。1960  1960 年又回伦敦大学,担任远东语言与文学系的主任。他在这个位置上一干就是八年 。1967  1967 年,他当选为大英学院院士 。1968  1968 年到1980年,他重回剑桥任汉学教授 。1980  1980 年,崔瑞德赴美,任 [[ 普林斯顿大学 ]] “胡应湘(Gordon Wu)汉学教授”之职14年,直至1994年荣退。   崔瑞德曾与 [[ 西门华德 ]] (Walter Simon)、 [[ 白乐日 ]] (Etienne Balazs)及 [[ 龙彼得 ]] (Piet van der Loon)等欧洲知名汉学家一道工作 。60  60 年代开始,他不断访问美国,寻求学术合作,又与 [[ 芮沃寿 ]] [[ 芮玛丽 ]] 夫妇(Arthurand Mary Wright)、 [[ 杨联升 ]] (Yang Lien-sheng),以及 [[ 牟复礼 ]] (Frederick Mote)等学者结下友谊。
==著作==
[[File:Timg (8)as zx.jpg|缩略图]|居右|400px|崔瑞德,费正清等人编写的《剑桥中国史》]][[ 《唐代财政管理》 ]] (Financial Administration Under the T'ang Dynasty)1963年
[[ 《中国知识精英的诞生:唐代中国的官僚和科举制度》 ]] (The Birth of Chinese Meritocracy: Bureaucrats and Examinations in Tang China),1976年
[[ 《中古时代中国的印刷与出版》 ]] (Printing and Publishing in Medieval China),1983年
[[ 《唐代官修史学》 ]] (The Writing of Official History Under the T'ang),1992年
[[ 《泰晤士中国地图集》 ]] (The Times Atlas of China), 1974年
《剑桥中国史》主编及隋唐部分主讲人
==评价==
二战结束前的汉学研究,除 [[ 法国 ]] [[ 沙畹 ]] (Edouard Chavannes)、 [[ 伯希 ]] 和(Paul Pelliot)以及德国的 [[ 福兰阁 ]] (Otto Franke)之外,很少有学者对中国漫长帝制时代的政治运作产生兴趣。崔瑞德是这方面的先驱。他从唐代的官僚体制入手,以能为今人充分理解的方式,再现了当时的政治与社会环境,对唐朝的行政机构、政策法规、经济调控,以及地区差异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考察,并细化到税收征集、货币制度、印刷术、佛教对社会生活影响、以至音乐表演以及中国与中亚及日本的关系等全方位研究。—— [[ 《泰晤士报》]]
崔瑞德教授是定义了过去50年西方的中国历史研究的权威之士,(他是)中古时期中国史领域最杰出的历史学家,他的研究涉及了公元500到1000年间中国历史的许多关键问题。他的大部分著作依然是有关那一时期的标准读本。他作品的影响广及多个领域,特别是中国社会史和经济史的研究。他在这些领域内的观点和方法激励并驱使着几代历史学家谋求创新。——崔瑞德的弟子、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助理教授Yang Lu
14,61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