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热带

增加 11,818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热带''' (地理区域)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 ==简介== 热带,处于南北回归…”
'''热带''' (地理区域)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
==简介==
热带,处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地处赤道两侧,位于南北纬23°26′之间,占全球总面积39.8%。

热带的英文名称为Tropics。本带太阳高度终年很大,在两回归线之间的广大地区,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回归线上,一年内有一次太阳直射,而且,这里正午太阳高度终年较高,变化幅度不大,因此,这一地带终年能得到强烈的阳光照射,气候炎热,称为热带。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从[[赤道]]到南北[[回归线]],昼夜长短变化的幅度逐渐增大。在回归线上,最长和最短的白昼相差2小时50分。由此可见,在热带范围内,天文现象的纬度差异是极小的。热带的特点是全年高温,变幅很小,只有相对热季和凉季之分或雨季、干季之分。全年温度大于16摄氏度。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热带

外文名: Tropics

位   于: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

气候特点: 全年气温较高,四季界限不明显

包含国家:[[ 巴西]]、[[印度]]、[[肯尼亚]]、[[索马里]]等

==气候特点==
热带气候最显著的特点是全年气温较高,全年平均温度大于16摄氏度,四季界限不明显,日温度变化大于年温度变化。由于地表及降水的不同,热带气候又反映出不同的特点,有相对热季和凉季之分或雨季与干季之分。

从广义而言,也可将赤道气候归属于热带气候,赤道气候指赤道南北两侧5-10度区间的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3000毫米,且降水分布比较均匀,年平均气温为25-28℃,湿度较大,气象要素年度变化不显著。在赤道附近,常年湿润高温,多雷雨天气。在一天之中,天气的变化也往往单调而富有规律性。清晨,天气晴朗,凉爽宜人,临近午间,天空中的积云强烈发展,变浓变厚,午后一二点钟,天空乌云密布,雷声隆隆,暴雨倾盆而下,降雨一直可以持续到黄昏。雨后,天气稍凉,但到第二天日出后又变得闷热。


这里虽然很热,但最热月份的平均气温并不太高,绝对最高气温很少超过38℃,最低气温很少低于18℃。

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几内亚湾]]、南美的[[亚马逊河]]流域和[[印度尼西亚]]群岛属于赤道气候。

在热带的沙漠地区,气候情况完全不同。在[[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西亚的[[阿拉伯沙漠]]和[[澳大利亚]]中部的大沙漠等地,全年干旱少雨,气温变化剧烈,日较差可达50℃以上。

中国的[[雷州半岛]]、[[海南岛]]、[[云南省]]南部低地和[[台湾省]]南部低地,均处于热带气候控制之下,终年不见霜雪,到处是郁郁葱葱的热带丛林,全年无寒冬。

海洋性气候夏日凉快热带地区由于高温多雨,为动植物的生长繁衍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许多珍贵的动植物都产于热带气候区内。宽广的[[热带雨林]],是制造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的巨大绿色工厂,对于调节全球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气候分布==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且各月均匀。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赤道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降水分干湿两季)。

3、热带季风气候以亚洲南部、东南部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最为显著。这种气候终年高温,一年中也可以分为旱雨两季,风向随季节而变化。旱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干旱少雨;雨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集中。

4、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这种气候降水量稀少,终年炎热干燥,地面有大片的沙漠。

==地区植物==
===热带作物===
热带作物指热带地区栽培的植物。在中国通常指在热带地区栽种的特种经济作物,种植范围主要在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福建、台湾等地,以[[海南岛]]和[[西双版纳]]最适宜。 根据其用途和经济性状大致分为12个主要类别。其中有的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橡胶树]]所产橡胶,与钢铁、石油、煤炭并列为四大工业原料;[[咖啡]]、[[可可]]与[[茶]]为世界三大饮料;[[木薯]]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粮食和能源植物;提供各种香料、水果和特效药材。

由于多起源于或长期栽种于热带,热带作物一般要求较高热量条件。如纯热带作物的可可、面包米和[[榴莲]]等,中国只能在海南省南部种植。有的对热量的要求,有一定的可塑性,也可适于较高纬度的气候条件。如橡胶树,在中国经人工栽培,已扩种到北纬24°的适宜地区。但是,扩种的可能性有一定限度。品种改良是向较高纬度扩种的必需步骤。热带作物一般为多年生,通常采取种植园方式生产,一次栽种,多年收获。种植后不宜轻易改种其他作物。

===热带雨林===

大多数热带雨林都位于北纬23.5度和南纬23.5度之间。在热带雨林中,通常有三到五层的植被,上面还有高达45.7米到54.9米的树木像帐篷一样支盖着。下面几层植被的密度取决于阳光穿透上层树木的程度。照进来的阳光越多,密度就越大。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南美、亚洲和非洲的丛林地区,如亚马逊平原和云南的西双版纳。每月平均温度在华氏64.5度以上(摄氏温度约为18度),平均降水量每年2030毫米以上,超过每年的蒸发量。

==国家==

亚洲:中国(海南岛、雷州半岛以及云南和台湾南部)、[[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菲律宾]]、[[印尼]]、[[东帝汶]]、[[印度]](部分)、[[孟加拉国]](部分)、[[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大洋洲:大洋洲除澳大利亚中南部、[[新西兰]]外全属于热带

非洲:非洲地区除了北非诸国和南非外,大都属于热带

拉丁美洲:除了[[阿根廷]]、[[智利]]大部、[[墨西哥]]北部不属于热带外,其他都属于热带

==城市==
中国- [[高雄]]、景洪、湛江(雷州半岛)、[[海口]]、[[三亚]]、三沙

新加坡 - 新加坡市

泰国 - [[曼谷]]

菲律宾 -马尼拉

马来西亚 -[[吉隆坡]]

印度尼西亚 -[[雅加达]]

利比里亚 -蒙罗维亚

中非 -班吉

厄瓜多尔 -基多

(以上为主要代表城市)
==山峰==
===亚洲===
1[[.查亚峰]](Carstensz Pyramid),印度尼西亚语作Puncak Jaya,旧称苏卡诺峰(Puntjak Sukarno)、卡斯藤士峰(Gunung Carstensz或Mount Carstensz)又名卡兹登兹峰(MountCarstensz)。查亚峰是新几内亚岛最高峰,海拔4884米(过去的数据是海拔5030米),峰顶终年冰雪覆盖。它属于苏迪曼(Sudirman)山脉,在岛的中央高原西部,其中恩加巴鲁(Ngga Palu)峰是西南太平洋的最高点,也是世界上岛屿中的最高点。

2.[[五指山]](Wuzhi Mountains),它位于中国海南岛的中部,因峰峦起伏形似五只手指而得名,其最高峰为二指,海拔1867米。五指山区遍布热带原始森林,层层叠叠,逶迤不尽。海南主要的江河皆从此地发源,山光水色交相辉映,构成奇特瑰丽的风光。五指山林区是一个蕴藏着无数百年不朽良树的绿色宝库。

===非洲===
1.鲁文佐里山

2.乞力马扎罗山

3.巴蒂安山

===大洋州===
毛克山

===北美洲===
[[伊拉苏火山]],伊拉苏火山位于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以东约60公里处,海拔3432米。其火山口直径1050米,深300米,底部有一潭碧绿的积水,上方则烟雾缭绕,气象万千,是哥斯达黎加著名的旅游胜地。伊拉苏火山是一座间歇性火山 。

伊拉苏火山是一座间歇性火山,主要由[[玄武岩]]和[[安山岩]]组成。1841年、1920年、1963年、1978年,留有三个火山口。伊拉苏火山并非是不毛之地,这里风光旖旎,森林密布,花草茂盛,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白色的盘山公路像一条美丽的腰带缠绕着青翠的山岗,肥沃的火山灰为农业种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山谷里是碧绿、茁壮的庄稼,清澈的小溪在山间穿行,发出悦耳的响声,挺拔的青松生长在险峻的山石上,别是一种风光。[[哥斯达黎加]]被誉为“中美洲的花园”,而伊拉苏火山是这园中之园,它以自己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火山奇景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观光者。

===南美洲===
[[奥塔雪山]],在委内瑞拉西部的亚马逊地区,骄傲孤僻的奥塔纳山脉(Cerro Autana)耸立于云雾之中,当地的印第安人视之为神山。奇丽壮观,是一座石英岩砂岩为主的的高原山脉。在当地印第安人的心目中,它就是生命之根,万事万物皆由此衍生。

==热带饮食==
由于气温和降水等有利条件热带许多地区都盛产水果、蔬菜及多种食物,例如:

泰国水果:泰国土地肥沃,不仅栽种出丰富的稻米和蔬菜,更孕育出品种繁多的水果。美味的水果或成为每餐的配料,或经常成为烹调的材料,最令人回味的还是成熟季节时,果香扑鼻、娇艳欲滴之令人目不暇接的景象。

泰国[[芒果]],滋味香甜,在三月到六月间大量上市,它和中美洲及西印度群岛的芒果品种不同。一些种类要趁表皮还绿的时候吃,有些要配着用椰奶调味的糯米饭来吃,奇趣各异。

[[龙眼]]是泰北之特产,出产的季节是6月至8月,嗜食者此时便可大快朵颐一番了。清莱出产荔枝,于4月至6月期间盛产。

毛绒绒的红毛丹,内有多汁甜美的白色果肉,出产季节是5月到9月,1公斤大约30~40铢左右。

而泰国水果种类中体型最大的是[[菠萝蜜]],出产季节则是从1月至5月。

形似葡萄柚的柚子,由8月至11月间盛产上市,受到爱好者的热烈欢迎。

泰式美食:

泰式美食受欢迎的程度,可由分布在全世界各大都市泰国餐厅的庞大数量得到见证。大部分泰国人正餐中都是以一大碗米饭为主食,佐以一道或两道[[咖哩料理]],一条鱼,一份汤,以及一份沙律(生菜类),随各人的喜好以任何先后次序吃都可以,餐具则是叉子和大匙。餐后点心通常是时令水果或用面粉、鸡蛋、椰奶、棕榈糖作成的各式甜点。

蔬菜质料新鲜,料理的方式则多是以中国炒锅大火快炒。国内许多地区都是以椰奶作为咖哩酱的基本调味料,还有许多调味料,包括柠檬草、虾酱、鱼露以及十几种本地特产的香料,而辣椒的辣度由温和到极辣的口味都有,任由阁下选择。

泰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菜肴. 东北方人爱吃的就是糯米饭配烤鸡,以及一种叫做“SomTam”的辣味木瓜沙律,这种沙律混合了木瓜丝、虾米、柠檬汁、鱼露、大蒜和随意掺杂的碎辣椒。北方人偏爱一种当地特有的酸肉,叫做“Naem”,随各人品味而变化。

南方的食物则是深受马来西亚的回教式风味影响,且有各种生猛海鲜供配搭。而国内普受欢迎的还有:柠檬虾汤或冬阴功、脆米粉用虾、猪肉、蛋、泰式咖喱鸡、椰汁鸡与辣牛肉沙律。
14,61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