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姚璇秋

增加 16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p style="text-indent:2em;">1949年读小学时参加澄海阳春国乐社,演唱[[潮曲]]。1953年由正顺潮剧团吸收为演员,随团培训。师从潮剧名教戏杨其国、陆金龙、黄蜜,后得卢吟词先生指导,开旦行戏路。姚璇秋天资聪颖,学艺刻苦,入戏快。仅10个月即演出潮剧《[[玉堂春]]》和传统锦出戏《[[扫窗会]]》,并随潮剧代表团参加首次广东省戏曲工作汇报演出,获表演奖,初露才华。<ref>[http://www.xijucn.com/chaoju/46011.html 潮剧名家_姚璇秋 ].戏剧网 [2013-04-08]</ref>
<p style="text-indent:2em;">1956年调入广东潮剧团,为当家旦角。翌年1957年,潮剧与我省的琼剧、汉剧组成"广东潮琼汉剧赴京汇报演出团"赴京演出,这是广东省潮剧团第一次上京。主演《[[苏六娘]]》的苏六娘和《 [[ 荔镜记 ]] 》的黄五娘,特别是扮演《[[扫窗会]]》的王金真,细腻的唱做艺术,获得首都文艺界的赞赏。在中南海为中央领导同志演出,受到毛主席和[[周恩来]]等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潮剧首次进京演出,一炮打响,好评如潮。随后到上海、杭州等地作巡回演出,影响遍及大江南北。
<p style="text-indent:2em;">1959年随[[广东潮剧院]]一团到北京作建国10周年献礼演出,这是继1957年之后潮剧第二次上京,主演《辞郎洲》的陈璧娘、《[[苏六娘]]》的苏六娘、《[[荔镜记]]》的黄五娘、《[[扫窗会]]》的王金真、《 [[ 革命母亲李梨英 ]] 》的李梨英等。再一次到[[中南海怀仁堂]]演出,受到[[周恩来]]、[[刘少奇]]、[[董必武]]、[[宋庆]]龄、[[贺龙]]等中央领导同志亲切接见。
<p style="text-indent:2em;">姚璇秋在《 [[ 辞郎洲 ]] 》中的表演艺术,获首都戏曲艺术界专家和表演艺术家[[老舍]]、田汉、罗合如、张庚、李少春、阿甲、胡沙等的高度评价。接着随团到南京、上海、杭州和南昌等地演出,广泛观摩各地兄弟剧种的表演艺术,与兄弟剧种进行艺术交流。向京剧大师梅兰芳、盖叫天,以及梅兰劳的高足魏莲芳学习。
<p style="text-indent:2em;">1959年《[[苏六娘]]》由香港鸿图影业公司拍摄成潮剧艺术影片,1961年《 [[ 荔镜记 ]] 》(即《 [[ 陈三五娘 ]] 》)由香港大鹏影片公司摄制成潮剧艺术影片。姚璇秋成功地塑造了苏六娘和黄五娘两个古代少女的形象。
<p style="text-indent:2em;">1960年随广东潮剧团首次到香港演出,主演剧目有《 [[ 陈三五娘 ]] 》、《 [[ 辞郎洲 ]] 》、《 [[ 扫窗会 ]] 》等。姚璇秋精彩的表演艺术,在香港各界掀起一股"潮剧热"。
<p style="text-indent:2em;">同年10月,随中国潮剧团赴柬埔寨作文化交流访问演出,这是新中国建立后潮剧第一次受国家委派出国访问演出。
<p style="text-indent:2em;">姚璇秋的表演艺术备受称赞,在柬埔寨皇宫演出后,接受皇后授勋。1966年"文革"期间受到冲击。1974年以演唱革命现代戏《[[龙江颂]]》的唱段"闸上风云"到北京演出。
<p style="text-indent:2em;">广东潮剧院恢复建制以后,1979年、1980年和1984年3次随广东潮剧团到泰国、新加坡、香港演出。1987年应法国《欧洲时报》邀请,访问巴黎、里昂,并应邀参加法国潮州同乡会成立周年庆祝活动,演出《 [[ 梅亭雪 ]] 》等折子戏。1988年随团到泰国演出,主演《 [[ 春草闯堂 ]] 》。
<p style="text-indent:2em;">1989年再次随团到法国演出,主演《 [[ 井边会 ]] 》。1990年随团到澳门演出,主演《 [[ 辞郎洲 ]] 》选场。1991年到香港演出,主演《 [[ 苏六娘 ]] 》。1996年到马来西亚演出,主演《 [[ 梅亭雪 ]] 》、《 [[ 辞郎洲 ]] 》(片段)、《 [[ 苏六娘 ]] 》(片段)等。至今,年过古稀的姚璇秋仍然活跃在潮剧舞台上,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为振兴潮剧作出贡献。
== 主要作品 ==
<p style="text-indent:2em;">姚璇秋主演的潮剧被摄制成舞台艺术影片的有《[[苏六娘]]》、《[[荔镜记]]》(即《 [[ 陈三五娘 ]] 》);
<p style="text-indent:2em;">被摄制成录像带发行的有《辞郎洲》、《[[春草闯堂]]》、《 [[ 梅亭雪 ]] 》、《 [[ 袁崇焕 ]] 》等;
<p style="text-indent:2em;">被录灌成唱片的有《[[扫窗会]]》、《[[苏六娘]]》、《[[荔镜记]]》、《[[续荔镜记]]》、《 [[ 辞郎洲 ]] 》、《 [[ 革命母亲李梨英 ]] 》、《 [[ 梅亭雪 ]] 》、《[[杨乃武与小白菜]]》、《 [[ 恩仇记 ]] 》等;
<p style="text-indent:2em;">被广东广播电台、汕头广播电台录音播出的有《[[万山红]]》、《[[江姐]]》等。
<p style="text-indent:2em;">1989年由她录音灌制的《[[井边会]]》唱片,获中国唱片公司首届金唱片奖,并获泰华报人公益基金会最佳艺术特别奖。
<p style="text-indent:2em;">由姚游秋演唱而成为潮剧流行唱腔的有《[[苏六娘]]》的"春风践约到园林",《[[扫窗会]]》"曾把菱花来照"唱段,《 [[ 辞郎洲 ]] 》的"马蹄儿似未见这般匆忙",现代潮剧《 [[ 江姐 ]] 》的"盼亲人"、"这威迫"等。<ref>[http://news.cri.cn/gb/1321/2007/03/18/1766@1502558.htm   姚璇秋唱腔欣赏]. 国际在线 </ref>
== 个人荣誉 ==
<p style="text-indent:2em;">姚璇秋的唱功有深厚基础。她有一副天赋的好嗓子,又得名师指导,勤奋学习,有声腔演唱的正确方法。她发音自然,纯净大方,高音优美流畅,中低音圆润,音域较宽。"含咬吞吐"遵循传统的演唱规范。口形美观,咬宇清晰明亮,字字如珠,行腔宛转,收韵浑圆。
<p style="text-indent:2em;">在古典剧目中,她演唱《 [[ 扫窗会 ]] 》"曾把菱花来照"唱段,这是一支传统曲牌体唱腔,有严谨典雅、抒情缠绵、一音数韵、起伏变化等特点,是难度较大的唱段,但姚璇秋能以情入曲,以曲传情,唱来古朴、委婉、优美、深沉,特别是演唱"正是愁人来听见寒蛰语"、"哎官人我的夫"等拉腔句'更臻层次鲜明、细赋柔润、声情惧佳的艺术之境。
<p style="text-indent:2em;">她演黄五娘唱的"暮春三月篙飞草长" 和演苏六娘时唱的"春风践约到园林",清新悦耳,感情真挚。
<p style="text-indent:2em;">演陈壁娘时唱的"辞郎"、"送郎"、"忧国"、"殉国"唱段,凝重得体,嗓音亮而松,圆而浓,顿挫妥贴。在现代剧的唱腔中,她吸收了兄弟剧种的唱腔艺术和科学发声演唱方法,使声音明亮饱满,富有时代感。在演唱《 [[ 江姐 ]] 》的"盼亲人"、"这威迫"和 "绣红旗"等唱段,高昂激越,字清声实,节奏紧凑,情感酣畅。
<p style="text-indent:2em;">姚璇秋的演唱艺术,自然优美,声情融贯,有丰富的表现力。她在实践中形成的个人演唱风格,对潮剧演唱艺术有深刻的影响。
<p style="text-indent:2em;">她扮演的现代英雄人物有李梨英、王凤来、江雪琴等,在表演雪琴在上山前盼亲人的亲情、友情、革命豪情的抒发,以及惊悉丈夫彭松涛牺牲时抑制、悲痛心情的强烈表演节奏,产生撼人心弦的艺术效果。而在"被捕斥敌"的表演中,念白的抑扬顿挫,字字如珠,直抒江姐正气凛然、热血激荡的大无畏精神。
<p style="text-indent:2em;">1957年潮剧首次进京时,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田汉先生题赠姚璇秋(乌水为梨园戏《 [[ 陈三五娘 ]] 》饰五娘的苏乌水):"
争说多情黄五娘,璇秋乌水各芬芳。
<p style="text-indent:2em;">品鉴会主要是以一边重温经典剧目,一边聆听80高龄的姚老师讲解当年在表演这些剧目时不为人知的背后故事。在表演过程中,姚老师对自己要求极高,每个动作都是经过千锤百炼而成的。姚老师的讲解生动而风趣,让戏迷票友深刻全面地了解历史,更让人感受到潮剧曾经的辉煌。
<p style="text-indent:2em;">据讲述,《 [[ 荔镜记 ]] 》在拍摄的过程中"掷荔"这一幕就重复排演了十七次,只求动作做到不偏不差,恰到好处。《 [[ 辞郎洲 ]] 》陈壁娘誓死杀敌,怒抽佩剑,旋起"剑花"的那一套经典高难度的动作更是让人叹服。还有难得一见姚璇秋版本的《 [[ 袁崇焕 ]] 》,经典剧目接二连三,现场票友可谓大饱眼福。最后,姚老师现场即兴演唱了《 [[ 井边会 ]] 》。虽然姚老师已经80岁了,但她的唱腔却依然高亢有力,咬字清晰明亮,字字如珠。
<p style="text-indent:2em;">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书记、广东省潮剧发展与改革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吕成忠参加活动之后发表感言:"环球潮人艺术沙龙·潮剧票友会是弘扬潮剧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每一个潮汕人都有责任继承和发展"。他高度赞扬票友会"弘扬潮汕优秀文化,传承潮剧传统艺术"的意义,并表示环球潮人艺术沙龙·潮剧票友会开展的潮剧活动,广东省潮剧发展与改革基金会都会大力的支持。
<p style="text-indent:2em;">2014年9月28日晚的广东潮剧院慧如剧场座无虚席。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主办,广东潮剧院承办的"苍劲梅花溢芳香--庆祝姚璇秋从艺65周年演出晚会"在这里隆重举行,省政协原副主席林兴胜,汕头市领导黄俊潮、周镇松、谢铿等与戏迷一起观看了演出。
<p style="text-indent:2em;">由广东潮剧院青年演员蚁燕丹、詹春湘、林外贸、陈伟强等演唱的晚会主题歌《 [[ 娇姿独秀傲严寒 ]] 》拉开了晚会的序幕。接着,姚璇秋的学生吴玲儿、张怡凰、余琼莹、吴慧玲以及广东潮剧院演员刘小丽、吴奕敏、戴淑刁、王美芳等纷纷登台,表演了潮剧《 [[ 扫窗会 ]] 》、《 [[ 陈三五娘 ]] 》、《 [[ 辞郎洲 ]] 》、《 [[ 苏六娘 ]] 》、《 [[ 梅亭雪 ]] 》、《 [[ 江姐 ]] 》、《 [[ 万山红 ]] 》等剧目选段,这些节目均精选自姚璇秋从艺以来表演过的经典剧目,由新一代演员传承,在舞台上再现了姚璇秋表演艺术的风采。一曲曲耳熟能详的精彩唱段,令众多姚璇秋的戏迷如痴如醉,台下响起阵阵经久不息的掌声。
<p style="text-indent:2em;">为表彰奖励姚璇秋被授予广东省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以及其为潮剧事业和潮剧艺术传承作出的重大贡献,经汕头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奖励姚璇秋房产一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镇松昨晚在现场向姚璇秋颁发房产证。林兴胜特意挥毫书赠姚璇秋"德艺双馨"四字墨宝。
== 参考资料 ==
[[Category: 媒体影视人物中国女演员]][[Category: 戏曲 演员]]
11,4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