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愛德華·漢斯力克

移除 55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爱德华·汉斯力克'''('''{{lang|de|Eduard Hanslick}}''',{{bd|1825年|9月11日|1904年|8月6日|catIdx=K}},生于[[布拉格]],逝世于奥地利[[巴登 (奥地利)|巴登]]),是一位有影响力的[[奥地利]][[美学家]][[音乐评论家]]。汉斯力克的著作甚丰,他在音乐方面拥护[[古典主义音乐]],与同时代的[[勃拉姆斯]]为好友,而排挤以[[瓦格纳]]为首的新德国音乐潮流<ref name="Summary">{{cite web | language = de| publisher= aeiou.iicm.tugraz.at| title=Hanslick, Eduard | url= http://aeiou.iicm.tugraz.at/aeiou.encyclop.h/h176288.htm| author= | date=21.12 }}</ref>。
== 生平 ==
汉斯力克笔锋犀利,措辭激烈刻薄,因此引来其反对者如華格納的不满。瓦格纳在他的乐剧《[[纽伦堡的名歌手]]》中用反面人物贝克梅萨映射汉斯力克,在乐剧第二版脚本中,该人物被称作“汉斯·力克”,后来则是“维特·汉斯力克”。不过在乐剧概念成型时的1845年前后,汉斯力克其实是瓦格纳的乐迷。这两位在音乐上针锋相对的人在1845年夏天见过面,地点是马里安泉,当时瓦格纳到该地接受温泉治疗,而就在这下一天,瓦格纳完成了《名歌手》的草稿。不过此时汉斯力克对瓦格纳的锋芒已成过去。
漢斯力克对[[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 (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的批评,才可谓是真正刻薄的恶评。他當時如此評論:“这音乐让人不得不想到,这世间可有让人听了觉得臭的作品。”不過對照日後此曲的大受好評,至今仍演奏不輟,證實當時他的評論根本是看走了眼。[[雨果·沃尔夫]]也是汉斯力克批评的重要对象。汉斯力克还反对过[[维也纳大学]]邀请對[[華格納]]十分尊敬、崇拜的[[安东·布鲁克纳]]任教一事,不过后来在多数票赞成的情况下没有反对成功。不过,布鲁克纳的第一交响曲等作品其实还是很让汉斯力克喜欢的。<ref name="Bruckner">{{cite web | language=de | publisher=philchor.net | title=Anton Bruckner | url=http://www.philchor.net/extern/konzerte/komponisten/bruckner.html | author= | date=21.12 | accessdate=2007 | deadurl=yes |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5083038/http://www.philchor.net/extern/konzerte/komponisten/bruckner.html | archivedate=2016-03-05 }}</ref>
== 参考文献 ==
行政員使用者查核員拒收員巡檢員管理員、water、waterc、waterh、waterm、waterp、waters、watert、waterv、waterw、waterz
10,3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