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五大连池

增加 363 位元組, 4 年前
增加内部链接、增加参考资料、调整编排
}}
'''五大连池''' (黑龙江省黑河市下辖的县级市)
==简介==
五大连池 即五大连池市。
'''五大连池''' - 黑龙江省黑河市下辖的县级市  五大连池 即 五大连池市。 五大连池市隶属于 [[ 黑龙江 ]] [[ 黑河 ]] 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黑河市西南部, [[ 小兴安岭 ]] 与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东邻逊克县,西与克山县、讷河市、五大连池风景区毗邻,南接北安市、克东县,北与孙吴县接壤,西北与嫩江县隔河相望,距黑河市区266公里。
五大连池市的前身是原德都县,1963年建制。1983年原德都县所属五大连池镇被划为行政区域,成立原五大连池市。1996年原德都县与原五大连池市合并成立新五大连池市,划归黑河市管辖,原德都县撤销,原五大连池市区域成立风景区管理局,由五大连池市代管。2000年撤销管理局成立五大连池风景区管理委员会,由黑河市直属管辖。2012年五大连池市入选中国十佳文化旅游明星城市。
截至2001年3月,五大连池市设有3个镇、8个乡、1个街道。2011年,五大连池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51.1亿元。 基本信息<ref>[http://www.wdlc.gov.cn/html/114/wushigaikuang_list_114.html 五市概况] 文名称 国 . 五大 连池   面积9800平方千米更新时间:2019-06-18</ref>
人口==基本信息== 人口36万(2002年)中文名称:五大连池市
别名德都县面积:9800平方千米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人口:人口36万(2002年)
气候条件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别名:德都县
所属地 行政 黑龙江黑河 类别:县级
著名景点气候条件:寒温带 连池火山群,五大连池地质博物馆陆性季风气候
下辖 所属 地区青山街道办事处, :黑 镇,和平镇,双泉镇。江黑河市
政府驻 著名景点:五大连池火山群,五大连池 青山镇质博物馆
电话 下辖地 0456:青山街道办事处,龙镇,和平镇,双泉镇。
车牌代码黑N政府驻地:青山镇
邮政 电话 164100号:0456
地理位置黑河市西南部车牌代码:黑N
231182:164100
地理位置:黑河 委书记王锋西南部
市长杨剑波行政代码:231182
==历史沿革==
1996年6月,将德都县与原五大连池市合并为五大连池市。隶属黑河市。
2000年10月,五大连池市与五大连池风景区分制,原五大连池市成立五大连池风景区管委会,原德都县成立五大连池市,隶属黑河市。<ref>[http://www.wdlc.gov.cn/html/118/wushigaikuang_list_118.html 五市市志]中国.五大连池网 更新时间:2019-06-18 </ref>
==地理环境==
 
 
五大连池市位于黑龙江省北部,黑河市南部,小兴安岭与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东邻逊克县,西与克山县,讷河县毗连,南接北安市、克东县,北与孙吴县接壤,西北与嫩江县隔河相望。闻名国内外的火山旅游、矿泉疗养胜地--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镶嵌在市域西部。地理座标是东经127°37′至125°42′,北纬48°16′至49°12′。东西长142公里,南北宽104公里。市域总面积8844平方公里。
折叠 === 气候===
五大连池市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跨四、五、六3个积温带,有效积温2316.4度,无霜期119天,年平均降水量515.7毫米。
五大连池市品位在99.7%的脉石英矿,储量在20万吨。花岗岩、珍珠岩、玄武岩、火山砾、河流石、黄沙等储量在4亿立方米以上。
''' == 行政区划'''==截至2001年3月,五大连池市市设有3个镇(龙镇、和平镇、五大连池镇)、8个乡(太平乡、建设乡、新发乡、兴隆乡、双泉乡、团结乡、朝阳乡、兴安乡)、1个街道(青山街道办事处)。其中包括126个村、223个自然屯、3个市属国营农牧场、6个国营林场。行政区内,建有黑龙江省属林业局1个,国营农场8个,劳改劳教农场4个,部队农场15个,企业副食农场4个,黑河市直辖单位3个,中省直科研单位3个,省地办疗养院31家,县(市)办疗养院16家。<ref>[http://www.wdlc.gov.cn/html/116/wushigaikuang_list_116.html 五市区划]中国.五大连池网 更新时间:2019-06-18</ref>
五大连池市截至2001年3月,五大连池市市设有3个镇(龙镇、和平镇、五大连池镇)、8个乡(太平乡、建设乡、新发乡、兴隆乡、双泉乡、团结乡、朝阳乡、兴安乡)、1个街道(青山街道办事处)。其中包括126个村、223个自然屯、3个市属国营农牧场、6个国营林场。行政区内,建有黑龙江省属林业局1个,国营农场8个,劳改劳教农场4个,部队农场15个,企业副食农场4个,黑河市直辖单位3个,中省直科研单位3个,省地办疗养院31家,县(市)办疗养院16家。 ''' ==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五大连池市总人口为37万人,占黑河市总人口的21%。其中市属人口21万人(农业人口15万人),有汉、满、回、蒙等28个民族。
''' == 交通'''==
截至2008年,五大连池市公路总里程为1497.831公里。其中国道88公里、省道42公里、县道216.932公里。升级改造白色路面295.4公里,通达工程439.8公里。随着公路的升级改造,五大连池市公路已基本形成了"三横两纵"的主体框架。即"三横"讷五公路(讷河至五大连池市)、五二公路(五大连池市至二龙山农场)、五北公路(五大连池市至北星镇);"二纵"北五公路(北安至五大连池)、黑大公路(五大连池段)。五大连池市货车保有量563台,1584吨位,年货运周转量8562万吨/公里;客车保有量111台,2410座,年客运周转量7087万人/公里。
==经济==
===综述===
2011年,五大连池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51.1亿元,年均增长14%,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6亿元,年均增长26.7%,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亿元,年均增长33.2%;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54亿元。
'''综述''' 2011年,五大连池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51.1亿元,年均增长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14%,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6亿元,年均增长26.7%,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亿元,年均增长33.2%;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54亿元。 ''' === 第一产业'''===
2011年,五大连池市农业增加值实现17亿元,比2010年增长15%。种植无公害农产品180万亩,建成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50万亩,粮食总产达到10亿斤,增长25%。畜牧业增加值实现1.5亿元,比2010年增长10%。林业产值预计实现2.1亿元,比2010年增长12%。转移农村劳动力4.8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5亿元。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和旱田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新打饮水井23眼,灌溉井24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31个,带动土地规模经营97万亩,比2010年增长20%。更新大型农机具657台套,农机跨区作业面积达30.2万亩。城乡一体化示范乡镇扎实推进,创建星级新农村51个。
''' === 第二产业'''===
2011年,五大连池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5.8亿元,比2010年增长16.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0760万元,比2010年增长13.5%。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造利税1100万元,比2010年增长35.1%。加快建设宝泉矿泉啤酒、东谕矿泉白酒、北大荒百万吨矿泉水等重点工业项目。节能减排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
''' === 第三产业'''===
2011年,五大连池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2亿元,比2010年增长8.4%。建设了龙镇《红灯记》休闲文化广场和山口湖木制旅游会所,实施了青山公园改造二期工程,宏福温都水城国际酒店正式投入运营。2011年,五大连池市举办了全国冬季汽车拉力锦标赛和"中俄两国四地"国际旅游休闲合作项目启动仪式等多项大型活动。山口景区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2.3万人,实现旅游收入190万元。商贸、金融、电信、交通、餐饮等产业健康发展。金融机构各项存款59.9亿元,比2010年增长16.3%,各项贷款22.5亿元,比2010年增长18.4%。
红松母树林是1960年由森工总局划定的,地址在坤得气林场施业区沾河、都鲁河汇合口岸上,面积4100公顷,木材蓄积量近百万立方米。这里的红松林仍然保留着原始森林的自然风貌,一棵棵粗大的红松树参天矗立,树冠相簇连络。夏天,林地上铺着厚厚的一层暗红色的松针,松针上面覆盖着一层绿茸茸的牛毛小草,踏上去,软绵绵的,就像踩着一条彩色的大地毡。秋天,树冠上结满象菠萝似的大松塔,厚重油亮,芳香浓郁,这里成了天然的种子园。
'''凌空三桥胜景''' 
乘森林小火车去大沾河漂流,穿过人工开凿的岩壁,陆续可见沾河一号大桥和二号大桥、三号大桥犹如彩虹横跨在沾河之上。
'''神话传说'''
在五大连池的三池子不太远的西北角,有一座火山叫火烧山,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是 [[ 清朝 ]][[ 康熙 ]] 年间(公元1720年)阴历七月里爆发的。当时爆发的场面相当壮观:山崩地裂,惊雷乍起;烈火浓烟,滚滚不熄;满天飞石,如降骤雨;热浪逼人,鸟兽绝 迹。这之后,有一段流传下来的神奇传说。据说,火烧山当时爆发的那一刹那,就象一颗冲天炮,冲向九霄云外。从最底层燃烧的火海到滚滚浓烟连接处,腾飞出一 个火球似的怪物,如同闪电一般,不见了踪影。许多年过去了,火烧山爆发时流出的熔岩,冷却后变成了大片大片的石龙和石海,空隙地面上,长出了野草和树林。 许多年过去了,在长出野草和树林的地面上,逐渐的有了人烟。
​'''民间传说'''
200多年前,五大连池这里是一片汪洋,叫北海。海里动植物品种繁多,生 长茂盛;主宰海里的天下鱼类,鲤鱼占海为王。头领是个鲤鱼精,很有些道行,叫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它善于团结各类动植物,派了个心腹鲢鱼专门做这 方面的工作,仿照春秋战国时的孔子,来了个周游整个北海,宣讲结盟共建家园的好处(道理),但鲢鱼却遭到了无情的打击,差一点丧掉性命。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00 史地類:中國史地]]
[[Category:680 中國地理類志]]
3,89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