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柳倩

移除 28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柳倩 编辑
柳倩(1911-2004 ),原名刘智明,当代著名诗人、学者、剧作家、书法家,左翼作家联盟成员。曾任上海诗歌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北京分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名誉教授、中国诗词学会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等职。2001年获中国书协“中国书法艺术特别贡献奖”。
中文名 柳倩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四川省荣县 出生日期 1911年1月10日 逝世日期 2004年5月20日 职 业 当代著名诗人 毕业院校 国立成都大学 主要成就 中国书法艺术特别贡献奖 原 名 刘智明
'''柳倩'''(1911年1月10日-2004年5月20日),原名'''刘智明''',出生於四川省荣县。当代著名诗 、学者、剧作家、书法家,左翼作家联盟成员。曾任[[上海]]诗歌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北京分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名誉教授、中国诗词学会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等职。2001年获中国书协“中国书法艺术特别贡献奖”。 == 经历 编辑==1911年1月10日生于四川荣县。早年就读于国立成都大学,1933年参加左联。1932年与穆木天、薄风等人发起成立中国诗歌会,创办《新诗歌》杂志。1933年加入左翼作家联盟,与 [[ 郭沫若 ]] 、阿英、 [[ 任白戈 ]] [[ 郑伯奇 ]] [[ 田汉 ]] [[ 周扬 ]] [[ 夏衍 ]] 等一起,积极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6年初,在中共组织的领导下, 柳倩书作 于上海成立了具有统战性质的歌曲作者协会,会员包括在上海的著名诗人 晚年在山水画名家指导下创作绘画作品晚年在山水画名家指导下创作绘画作品 作家和作曲家,柳倩即为该组织成员。协会广泛团结各阶层人士,在各地进一步开展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抗日战争爆发后,经郭沫若介绍参加南方局领导下的文化工作委员会,是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会员,并参加第八集团军战地服务队。后任浙东行署文教处负责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解放后,在上海军管会文艺处和华东文化部工作,曾任上海诗歌工作者协会副主席。1953年调北京市戏曲编导委员会。1979年以后,柳倩积极从事书法美术方面的社会活动,先后倡导创建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诗书画研究会、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中央书画院等,并在其中担任要职。生前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北京分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名誉教授、中国诗词学会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等职。2001年获中国书协“中国书法艺术特别贡献奖”。1981年,日本书道学校代表团访问北大。李志敏率北大燕园书画会同仁与日本同道一起,在北大临湖轩及勺园举行了交流笔会等活动,校外书法家 [[ 沈鹏 ]] 、柳倩及学生书法爱好者张辛、曹宝麟、华人德、白谦慎、冷溶等也参加了交流。 [1]  
1988年,启功先生当选为北京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在他的郑重提议下,李志敏先生当选为北京书法家协会第一副主席兼任评审委员会主任,柳倩、蓝玉崧、谷溪为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卜希阳、尹瘦石、吴未淳、欧阳中石、秦公、袁其微、徐焕荣、康殷为评审委员。
== 个人作品 编辑==柳倩为伍嘉陵题写‘勒流书法研究会’贺词
柳倩为伍嘉陵题写‘勒流书法研究会’贺词
 
著有《生命的微痕》、《无花的春天》、《自己的歌》、《震撼大地的一月间》、《防守》、《综合杂志》、《新诗歌》、《开拓者》、《柳倩诗词选》一、二、三辑。《大西北行》、《川汉纪游》、《陇上行》、《抹不掉的伤痕》、《挥戈集》、《柳倩绝句选》、《律诗选》、《柳倩词曲选》、《柳倩艺术生涯》、《锦秀中华》31集,已出版了《北京》、《上海》、《海南》、《浙江》、《安徽》、《宁夏》六卷,《柳倩草书千字文》。解放前出版《生命的微痕》、《无花的春天》及诗剧《防守》等,主编了《综合杂志》、《新诗歌》月刊及《开拓者》等。解放后主持编写京剧汇编108册,遍改整理了约500出戏曲,还出版了《柳倩草书千子问文》、《柳倩诗词选》一,二辑,《摸不掉的伤痕》等。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柳倩与冼星海、聂耳等人共同创作了《保卫祖国》、《抗战》、《打铁歌》、《祖国的孩子们》等大量抗日爱国歌曲。
== 代表作品==
由柳倩作词,冼星海、聂耳、孙慎、张曙等谱曲的大量爱国歌曲(如《抗战》、《保卫祖国》、《火海中的孤军》、《打铁歌》、《祖国的孩子们》、《嘉陵江船夫曲》、《雪花飘》)等。解放后主持编写京剧汇编108册(如《大红袍》、《喜相逢》、《五彩舆》、《牛皋》、《单雄信》、《吕后窃国》、《幽闺记》、《孔雀东南飞》等),编改整理了500余出戏曲(如江淮剧演出本《蓝桥会》、湘剧《思凡》、中路梆子《辞朝》、楚剧《百日缘》《葛蔴》、汉剧《宇宙锋》、沪剧《罗汉钱》等)。 [2]
早年学习过世界语,并于1937年创作《世界语五十年纪念歌》,后由冼星海谱曲。
== 艺术特色==
柳倩自幼喜爱书法,晚年尤勤。学书有法不囿法,擅长行草,具有刚柔相济,遒丽兼容的特点。工诗词,书法内容多为自作诗词。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重大书法展览及收入多种书法专集,并多次与女儿柳晓叶举办父女书画展览。1990年9月至12月历时三个月与多位山水名家切磋讨论,创作丈二大幅山水作品,画作大气磅礴又不失文人雅气,融多家风格于一幅作品十分难得,并题写自作诗一首,虽有他人参与协助创作,但对于时年高龄八十文化老人尚有如此激情令人钦佩。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