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八王之亂

增加 5,69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西晉皇族中參與這場動亂的王不只八個,但八王為主要參與者,且《[[晉書]]》<ref>[https://ctext.org/wiki.pl?if=gb&res=788577 《晉書》 ]</ref> 將八王匯為一列傳,故史稱「八王之亂」。<ref>[https://kknews.cc/zh-tw/history/avm3xx.html 每日頭條\ 歷史中"八王之亂"是哪八王?起因是什麼?]</ref>
==八王==
 
{| class="wikitable"
|-
! 王號 !! 姓名
| 汝南王|| 司馬亮
|-
| 楚王 || 司馬瑋
|-
| 趙王 || 司馬倫
|-
|齊王 || 司馬冏
|-
|河間王 || 司馬顒
|-
| 成都王|| 司馬穎
|-
| 長沙王 || 司馬乂
|-
| 東海王 || 司馬越
|}
 
 
[[File:Oqo00021n1144931193.jpg|缩略图|每日頭條-歷史中"八王之亂"是哪八王?]]
 
 
*[[司馬瑋]]
 
(271—291年)西晉宗室。字彥度,晉武帝第五子。初封始平王,後徙封於楚。楊駿被殺,汝南王司馬亮輔政,賈皇后惡亮又忌瑋,乃使惠帝為詔,密令瑋殺亮。賈皇后又使惠帝為詔,言楚王矯詔害亮,且欲誅朝臣,圖謀不軌,被下廷尉,遂斬之。
 
*[[司馬越]]
 
(?~311年)西晉宗室。字元超,高密王泰次子。因討楊駿有功,封於東海郡。永康初中書令。及宗室諸王混戰,越率諸侯及鮮卑等步騎迎惠帝返洛陽,詔為太傅錄尚書事。懷帝即位初,委政于越,後帝親理萬機,越不悅,求出藩,鎮許昌。繼還洛陽,誣帝舅王延為亂,殺之,由此大失眾望。後又請討石勒,屯於項。越不臣之跡,四海所知,加之當時經濟破壞嚴重,動亂迭起,上下分崩離析,禍結彌深,遂憂懼成疾,卒於項。其部下欲還葬東海,石勒追及,焚其柩。
 
*[[司馬穎]]
 
(279—306年)西晉宗室。字章度,晉武帝第十六子。太康末被封為成都王。齊王同討越王倫,穎發兵應之。倫被殺,伺輔政,驕侈無禮,故詔穎輔政,而穎猶讓不就。同敗,穎在鄴懸執朝政,事無巨細,皆就鄴諮之。其恃功驕奢,百度廢弛,甚於同時。穎恐長沙王乂在京勢大,乃與河間王頤謀,發兵伐長安。乂被執後,頤廢太子覃,穎被立為皇太弟,作為儲副。但穎驕侈日甚,討者四起,不得已,被廢歸藩。後惠帝遣人捕穎,范陽王司馬虓幽穎於鄴,遇械暴死?長史劉輿見穎在鄴地勢大,慮為後患,偽令人為皇上之使者,稱詔夜賜穎死。
 
*[[司馬乂]]
 
(276—303年)晉武帝第6子。初封為長沙王。楚王司馬瑋被殺,乂因與瑋為同母弟、而被貶為常山王,頃之,復歸本國。乂見齊王司馬冏專權,曾言於成都王司馬穎,希望穎能維護先帝之業。及河間王司馬顒將誅冏,傳檄以乂為主帥,乂率左右,連戰3日,終於斬同。顒本以乂弱冏強,希乂為同所擒,然後以乂為藉口宣布四方共討之。趁此廢掉惠帝,立成都王穎,己為宰相,專制天下。但事與願違,其計不果,乃暗使人襲乂,乂並誅之。顒、穎同伐京都,連戰數月不休,乂斬獲穎軍六七萬,久戰糧乏,東海王司馬越收乂送金墉城被殺。
 
*[[司馬冏]]
 
(?一302年)西晉宗室。父攸死,襲爵為齊王。初,趙王倫密與相結,廢賈皇后,以功轉游擊將軍。同以位低不滿,起兵誅倫,且遣使告成都、河間、常山、新野四王,傳檄天下。及倫被廢,惠帝復即位,拜同大司馬加九錫之命,如司馬懿輔魏故事。同輔政,沉於酒色,不入朝見,選舉不均,惟寵親信,海內失望,被長沙王乂所殺。
 
*[[司馬倫]]
 
(?一301年)字子彝,司馬懿第九子。初封為安樂亭侯。司馬炎稱帝,封琅邪郡王,後改封於趙。為賈皇后所親信,曾參與謀害愍懷太子,不久又矯詔廢賈皇后為庶人,控制惠帝,獨攬大權,一如司馬懿輔魏故事。倫素庸下,不知書,無智策,所共立事者皆邪佞之徒,惟競榮利,無深謀遠略。淮南王允起兵討之,被倫所滅。既而矯作禪讓之詔,廢掉惠帝,改元建始,濫肆封侯,以苟且之惠取悅人情,以至於府庫之儲不充於賜,金銀冶鑄不給於印,故有白版之侯。時齊王冏、河間王顒及成都王穎傳檄討倫,大戰助余日,死者10萬,倫敗,被賜死。
 
*[[司馬亮]]
 
(?一291年)字子翼,司馬懿第四子。仕魏為東中郎將,討諸葛誕失利,免官。不久,出監豫州諸軍事。司馬炎稱帝,封扶風郡王,邑萬戶,都督關中雍涼諸軍事。時宗室殷盛,無相統攝,以亮為宗師,使其管理宗族事務。咸寧三年(277年)徙封汝南。未幾,遷太尉錄尚書事。晉武帝卒,為楊駿所排斥,亮赴許昌避禍。及駿被誅,復錄尚書事。賈皇后嫉亮,密令楚王瑋誣其有廢立之謀,詔捕之,亮被亂兵所殺。
 
*[[司馬顒]]
 
(?-306)字文載,河內溫縣人。司馬懿弟司馬孚的孫子,太原王瑰子。咸寧三年(277年)受封河間王。遷北中郎將,監鄴城。元康九年(299年)為平西將軍,鎮長安。趙王倫篡位,乃舉兵響應齊王冏討倫,進位侍中,太尉。永寧二年(302年)底受密詔起兵討冏,次年又與成都王穎合兵敗長沙王乂,隨後其部將張方劫惠帝及穎至長安。永興二年(305年)七月,東海王越被王浚推為盟主,欲率師迎惠帝還復舊都洛陽。三年正月,顒因劉喬兵敗欲與東海王越講和,但恐張方不從,遂使人殺之,送首級於東海王越請和,越不許,命宋胄等率鮮卑兵西迎惠帝。五月,越前鋒祁弘連敗顒軍,入關。顒單騎逃入太白山。越以詔書征顒為司徒。但越弟南陽王模暗遣其將梁臣於新安(今河南澠池東)途中殺顒,並其三子。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avm3xx.html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avm3xx.html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avm3xx.html
== 影片 ==
2,95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