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沈葆楨

增加 21 位元組, 4 年前
貧民進仕第
== 生平 ==
===貧民進仕第===
沈葆桢祖籍在 [[ 河南 ]] ,後来迁到 [[ 浙江 ]] 一带, [[ 雍正 ]] 时期迁居到福建,1820年 沈葆楨 出生在[[福建]][[福州]],他的父親是一位私塾先生,母亲在家相夫教子,勤儉持家,兼做女工捕贴家用,舅父是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林则徐]],由於沈葆楨经常到林则徐的书房阅读,接受舅父的薰陶,思想也比较先进。雖然他的出身微寒,但憑著勤奮努力,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進士]],選[[庶吉士]],[[散館]]後授[[翰林院]][[編修]]。1854年([[咸豐 (年號)|咸豐]]四年)改任[[御史]]。
[[道光]]年间,年仅十六岁的沈葆桢便考取了功名,在沈葆桢二十岁的时候,林则徐虎门销烟引发了列强采取强硬态度,[[鸦片战争]]爆发。在林则徐和沈葆桢父母的主持下,沈葆桢和林则徐的女儿[[林普晴]]成亲。后来沈葆桢升调监察御史一职。沈葆桢简介上记载他在[[咸丰]]年间被重用,出任江西九江知府的职位,不久又被曾国藩派到安庆大营中。后来日本发动侵台战争,沈葆桢被派遣到台湾任命钦差大臣,主管[[台湾]]方面的海防任务,并与日本方面交涉,使日军退兵。光绪年间沈葆桢回到朝廷,任两江总督一职,开始督办[[南洋水师]],后来由于经费问题,率先组建了[[北洋水师]]。
12,1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