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克洛德·西蒙

增加 1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克洛德·西蒙'''(法语:Claude Simon,1913年10月10日-2005年7月6日),法国新小说派代表作家,198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及成名作《弗兰德公路》。1913年10月10日生于原法属[[殖民地]][[马达加斯加岛]],在1985年因"在对人类生存状况的描写中,把[[诗人]]、画家的丰富想像和对时间作用的深刻认识融为一体"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使法国和世界文学界深感震惊和意外。因为评论界一向是把[[罗伯]]推崇为一流派的首领,[[娜塔丽·萨洛特]]和[[米歇尔·布托]]位居第二、第三,西蒙一向是位居第四的。西蒙不仅热衷于文学创作,还热心当代社会问题。西蒙一生中共创作20多部小说。他的处女作《作假者》出版于1945年,第一部重要作品《风》发表于1957年,此后他进入创作高峰期。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克洛德·西蒙 (著名小说家)
| 别名 = Claude Simon
| 職業 = 小说
| 活跃时期 =
| 知名原因 =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85年)
}}
'''克洛德·西蒙'''(法语:Claude Simon,1913年10月10日-2005年7月6日),法国新小说派代表作家,198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及成名作《弗兰德公路》。1913年10月10日生于原法属[[殖民地]][[马达加斯加岛]],在1985年因"在对人类生存状况的描写中,把[[诗人]]、画家的丰富想像和对时间作用的深刻认识融为一体"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使法国和世界文学界深感震惊和意外。因为评论界一向是把[[罗伯]]推崇为一流派的首领,[[娜塔丽·萨洛特]]和[[米歇尔·布托]]位居第二、第三,西蒙一向是位居第四的。西蒙不仅热衷于文学创作,还热心当代社会问题。西蒙一生中共创作20多部小说。他的处女作《作假者》出版于1945年,第一部重要作品《风》发表于1957年,此后他进入创作高峰期。
== '''目录''' ==
西蒙不仅热衷于文学创作,还热心当代社会问题。除早年赶赴西班牙外,他在1983年与其他文学界艺术家联名写信共同表达对"大国军备竞赛"的担忧。1996年,他又与其他8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一道呼吁尽快解决逼迫"儿童性卖淫"的犯罪问题。针对这种社会现状,西蒙表示,任何方式的言行都比保持沉默有益。
 
== '''主要贡献''' ==
瑞典学院常务秘书[[拉尔斯·吉伦斯坦]]
 
==资料来源==
[[Category:人文社科艺术人物]]
[[Category:小说家]]
12,77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