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灵谷寺

增加 7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灵谷寺'''
灵谷寺位于江苏省 [[ 南京 ]] 市玄武区 [[ 紫金山 ]] 东南坡下,中山陵以东约1.5千米处,始建于天监十三年(514年),是 [[ 南朝 ]][[ 梁武帝 ]] 为纪念著名僧人宝志禅师而兴建的“开善精舍”,初名开善寺。 [[ 明朝 ]] [[ 朱元璋 ]] 亲自赐名“灵谷禅寺”,并封其为“天下第一禅林”,为明代佛教三大寺院之一。《金陵梵刹志》将其与 [[ 大报恩寺 ]] [[ 天界寺 ]] 并列为大刹。
灵谷寺内有放生池、金刚殿、天王殿、无量殿(又称无梁殿)、五方殿、毗卢殿、观音阁等殿堂,寺后有宝公塔。灵谷寺玄奘纪念堂中供奉 [[ 玄奘 ]] 法师坐像,像前的玄奘法师顶骨纪念塔中有玄奘 [[ 顶骨舍利 ]]
1982年,灵谷寺无梁殿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南京灵谷寺被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2006年,国务院将 [[ 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 ]] [[ 中山陵 ]] 附属谭延闿墓、 [[ 邓演达 ]] 墓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历史沿革 ==
灵谷寺最初为南朝梁武帝为尊崇宝志禅师兴建的“开善精舍”,位于紫金山独龙阜玩珠峰南麓,始建于南朝天监十三年(514年),梁武帝为埋葬 [[ 宝志和尚 ]] ,在独龙岗建开善精舍和志公塔。
[[File:灵谷寺22.jpg|缩略图|右|[http://img.pconline.com.cn/images/upload/upc/tx/itbbs/1406/15/c10/35292769_1402814038066_mthumb.jpg 原图链接][http://dp.pconline.com.cn/dphoto/list_3353103.html 来自太平洋网图片]]]
明太祖朱元璋选定此处修建自己的陵墓明孝陵,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将原寺移到灵谷寺现址,地形是“左群山右峻岭”之间的一片谷地,可谓山有灵气,谷有合水,故而命名为“灵谷禅寺”。用砖石砌成的无量殿(又称无梁殿),安置无量寿仏本尊,灵谷寺的寺匾额是朱元璋所赐,并敕封寺名“灵谷禅寺”。当时灵谷寺规模很大,占地500余亩。还有灵谷塔和三绝碑等胜境;玄奘纪念堂中供奉玄奘法师坐像,像前的玄奘法师顶骨纪念塔中有玄奘顶骨舍利。
清朝初年,遭受冰火打击,但次年很快地就复兴了,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 [[ 康熙 ]] 南巡时,临幸钟山,御赐“灵谷禅林”匾额,并书“天香飘广殿,山气宿空廓”对联赐寺。 虽接待过康熙帝与 [[ 乾隆 ]] 帝在这里逗留。但是,建筑大多毁于清朝咸丰同治年间清军与太平军的兵火,虽然同治年间寺院在 [[ 曾国藩 ]] 等人得以重建,规模已大不如明代灵谷寺的威容盛况。
民国十七年(1928年),国民政府在灵谷寺原址建设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原灵谷寺则迁至东侧同治六年所建的龙神庙。四方墙壁设置了110座石碑,刻有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名单。
=== 灵谷塔 ===
[[ 灵谷塔 ]] ——原名阵亡将士纪念塔,是阵亡将士公墓的主要建筑之一,建于民囯二十年~民国二十二年(1931~1933年)。塔的设计者是美国著名建筑师茂非和中国建筑师董大酉。该塔高约60米,九层八面,全部用钢筋水泥建筑。每层以绿色琉璃瓦披檐,塔外绕有走廊(云座),围以石栏杆的平台,塔之中部用螺旋式,扶梯有260多级围转而上,每层每面有门通至塔外绕之平座,绕台可鸟瞰钟山景物。正门横帽上的“灵谷塔”三个字是解放后陵园管理处第一任处长高艺林所书。塔底层外壁石刻 “精忠报国”为蒋中正题书。侧门分别是“成功”、“成仁”,后门为“有志竟成”。
=== 松风阁 ===
| 游灵谷 || 顾起元 || 明朝
|-
| 灵谷寺 || [[ 吴敬梓 ]] || 清朝
|-
|}
22,31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