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伊斯坦堡

增加 95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戴克里宣告在他退休後,羅馬帝國的政府應由東邊(奧古斯塔·安東尼奧)的加勒里烏斯(Galerius)和西邊(羅馬)的君士坦丁(Constantine)兩位共治。這導致羅馬帝國的一場內戰,公元324年,君士坦丁在(Chcinsopolis,今天的Üsküdar郊區)擊敗了加里留斯的繼任者[[利辛紐斯]](Licinius)。<ref name=“GI"/><ref name=“LP2"/>
===羅馬帝國時期(330-395)===
[[File:The-city-plan-of-Constantinople-1.jpg | thumb | 400px | 拜占庭帝國時期的君士坦丁堡,城牆擴健--君士坦丁大帝時期、狄奧多西一世時期 <br> [https://medievalwall.com/art-of-different-countries/rise-development-byzantine-empire/ 原圖鏈接] ]]
 
隨著內戰的勝利,君士坦丁大帝成為了一個統一的羅馬帝國的唯一皇帝。他也是第一位基督教皇帝(儘管直到臨死前他才正式皈依受洗)。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他於325年在尼西亞(Nicaea)召集了第一屆大公會議,確立了羅馬皇帝在教會事務中至高無上的先例。
奧斯曼帝國的蘇丹[[穆罕默德二世]](Sultan Mehmet II)領導土耳其人於1453年征服了君士坦丁堡。這座城市更名為伊斯蘭堡(Islambol),成為奧斯曼帝國的首都。在15至16世紀之間,蘇丹建造了許多清真寺和公共建築,到1500年代中期,人口再次超過50萬,伊斯坦堡是主要的文化,政治和商業中心。整個世紀以來,“伊斯坦堡”這個名稱源自“ Islambol”(土耳其語中的“伊斯蘭城市”)和“ eis tin Polin”(希臘語中的“通往城市”)的組合。<ref name=“GI"/>
===土耳其共和國(1923年至今)===
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一直持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法、德等國強佔伊斯坦堡長達五年。經過[[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圖克]](Mustafa Kemal Atatürk)與占領軍的多年鬥爭,一九二三年土耳其和協約國簽定《洛桑和約》,使土耳其獲得獨立,[[土耳其共和國]]誕生,首都遷至安卡拉(Ankara)。之後,伊斯坦堡繼續迅速擴張人口增長。至今,人口已超 過1300 過1600 萬,並且仍在不斷增加。它仍然是土耳其的商業和文化中心。<ref name=“GI"/><ref name=“rthk"/><ref name=“twb">{{cite web |url=https://twbusiness.nat.gov.tw/countryPage.do?id=364904475&country=TR | title= 主要國家投資環境-土耳其 Turkey | language=zh | date= | publisher=經濟部 全球台商服務網 | author= | accessdate=2019-10-15}}</ref>
==地理==
公元前六百六十年,來自希臘[[邁加拉]]和[[愛琴海]][[米勒托斯]]的移民,在現今的[[金角灣]](the Golden Horn)旁邊一處名「王宮鼻」的地方,依山修築了衛城,定名拜占庭,也就是現今的伊斯坦堡。伊斯坦堡則成為土耳其最大的工業、商業、海陸空交通、貿易和文化中心。全國五成的進口貨物經過這裡進入土耳其。<ref name=“rthk"/>
[[File:Istanbul-average-weather.png | thumb | 400px | 伊斯坦堡各月份日夜平均溫度、下雨天數 <br> [http://hikersbay.com/climate/turkey/istanbul?lang=zh 原圖鏈接] ]]
===氣候===
伊斯坦堡,夏季暖和、潮湿、干燥和晴天,冬季长、寒冷、多风和部分多云。 在一年中,气温通常在4°C到29°C之间变化,极少低于-1°C或高于32°C。<ref name=“weather">{{cite web |url=https://zh.weatherspark.com/y/95434/土耳其、İstanbul的全年平均天气 | title=
İstanbul的平均天气 土耳其 | language=zh | date= | publisher=weatherspark | author= | accessdate=2019-10-16}}</ref>
==經濟==
伊斯坦堡為土耳其第一大城、工商業中心,伊斯坦堡人口逾1,600萬,都會產值逾土耳其[[國民生產毛額]](GDP)四分之一,貢獻全國40%稅收,貿易量占全國60%,城市的人口及經濟規模超越捷克和匈牙利等國家。<ref name=“twb">{{cite web |url=https://twbusiness.nat.gov.tw/countryPage.do?id=364904475&country=TR | title= 主要國家投資環境-土耳其 Turkey | language=zh | date= | publisher=經濟部 全球台商服務網 | author= | accessdate=2019-10-15}}</ref>
土耳其2008年至2018年,建造業成為整個國家的經濟支柱,以 2013 和 2014 年為巔峰,建築工程如火如荼。2017年第3季,建造業佔整體經濟增長達18.7%,在就業市場建築業僱用多達200萬人。但建築業無論興建摩天大廈,還是建造全球最大機場,發展商幾乎完全仰賴低息外匯貸款,新建豪宅又以吸引波斯灣富豪為目標,經濟增長的基礎不穩。
13,36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