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张家口

增加 9,763 位元組, 4 年前
社会事业
2015年,全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分别达到76.84万人、52.88万人、38.6万人、96.06万人、29.4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202.7万人,参保率为96.96%。全市拥有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 164个,拥有床位38133张,年末在院人数13869人。年末城市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9.6万人,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43.8万人。
 
'''民俗文化'''
 
张家口拥有众多独特的文化艺术特色,汉文化中的晋、京、冀文化通过张库大道交汇于此,既带有中原文化的鲜明特色,又不失独具一格的文化情调。来张家口,不得不听的是口梆子,不得不看的是二人台,不得不买的是蔚县剪纸(全国唯一的一种以阴刻为主的点彩剪纸),不得不品的是坝上莜麦,另外,张家口因自古依托三省(冀、京、晋)一坝(坝上草原,蒙古草原),其文化中自然少不了三省文化的烙印。河北梆子,山西梆子,京剧,相声等在张家口也有相当的发展和传承。其中2006年5月20日,二人台、蔚县剪纸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方言俚语'''
 
张家口的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西北次方言区山西方言小区或曰晋语区,是多种语言的成分渗透进原张家口语言的产物。准确地说是山西、河北、北京、内蒙古、山东方言的混合体,而不是一个独立的方言体系。张家口市现属行政区划内的区县,方言主要为晋语-张呼片、小部分为冀鲁官话保唐片及北京官话怀承片。
 
张家口一带在明朝以前,除了州、府、县所在地之外,百姓聚居地很少。到了明代,朝廷为了加强对残元势力的防御,创立了特有的卫所兵制。军人列入军籍,世代沿袭,儿孙代代当兵,屯田分地,耕战结合,同时从各地移民到边塞开荒种地。
 
1985年,河北省社科院语言文学研究所组织人员到张家口地区开展方言调查,发现张家口一带的方言十分有趣,极富地方特色,在历史语言学、方言学、普通话语言学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推广普通话,大量的普通话词汇和标准语言汇入张家口人民的口语中,张家口方言已经发生和正在继续发生着变化。然而,由于“汉语是世界上方言分歧比较大的语言之一”,其研究工作一直在进行之中,许多问题尚无定论。所以,语言的发展速度较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还是迟缓的。
 
'''名优特产'''
 
牛奶葡萄:宣化牛奶葡萄,属欧亚种(Vitis Feval)东方品种群,是中国古老的优质葡萄品种之一,分布于中国西北、华北地区,主要产地为新疆吐鲁番盆地和河北的宣化、怀来等地,其中宣化地区栽培面积占栽培总面积的85%以上。宣化牛奶葡萄,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异,素有“刀切牛奶不流汁”之美誉,为中国北方最著名的鲜食品种之一。宣化传统葡萄园已由我国政府向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正式推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单位,并将于2013年5月29日,在日本举行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际论坛上通过。
 
蔚县剪纸:蔚县剪纸源于明代,是一种风格独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汉族民间艺术。蔚县剪纸的制作工艺在全国众多剪纸中独树一帜,这种剪纸不是“剪”,而是“刻”,是以薄薄的宣纸为原料,拿小巧锐利的雕刀刻制,再点染明快绚丽的色彩而成,所以这种剪纸非常有看头。蔚县剪纸历史悠久,以其独特的风格在海内外享有盛誉。蔚县剪纸吸收了河北武强木版水印窗花以及河北雕刻刺绣花样等民间传统艺术形式的特色,以薄薄的宣纸为原料,用小巧锐利的雕刀手工刻制,再点染明快绚丽的色彩而成,构图朴实饱满,造型生动优美逼真,色彩对比强烈,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蔚县剪纸最早是用来贴在窗户上的,作为一种装饰或逢年过节办喜事的喜庆点缀,如今蔚县剪纸已逐步发展成为具有欣赏、收藏价值的民间艺术精品、国家级馈赠礼品。2003年8月全国剪纸专项工作会议在蔚县成功召开,蔚县被命名为“中国剪纸艺术之乡”、“中国剪纸艺术研究基地”。
 
柴沟堡熏肉:柴沟堡熏肉始创于十九世纪末,清乾隆年间(1736—1795),厨师郭玺开创一套独特的制作工艺。他所熏制出的熟肉皮烂肉嫩,表里一致,肥不腻口,瘦不塞齿,味道香醇,鲜嫩适口,以“玺色玺味”称雄肉坛。据《怀安县志》载:“柴沟堡熏肉特佳,名驰省外,以之分赠亲友,无不交口称赞”。柴沟堡熏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食品中的瑰宝,自然有它的独到之处。正宗的柴沟堡熏肉精选肥瘦适中的剔骨猪肉,经焖、煮、煨、炖、熏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技艺的独到,制作工序的精细,使熏制出的柴沟堡熏肉皮焦红而柔韧,嚼之微“筋”有齿劲;肉松嫩而脂少,食之爽淡不见腻。柴沟堡熏肉的品种很多,有熏猪肉(五花肉、猪头、猪排骨、下水)、熏羊肉、熏鸡肉,熏兔肉等。特别是有些有异味的肠肚,经过熏制成为色正、味美、质优的上等佳品。 现如今,柴沟堡熏肉在京西尽人皆知,甚至在全国都小有名气。它不但是百姓膳食常随的佳品,也成为怀安人宴请宾朋的首选,足以称得上是一种饮食文化了。
 
口蘑:张家口以北的草原盛产蘑菇,成为“口蘑”。口蘑历史悠久,驰名中外,是著名的塞外特产。它生长在无公害,无污染的草原上,是天然的食用菌之王。它含有钾、钙、铁等矿物质和大量的维生素B和C,是一种高级副食品。
 
干野生口蘑、黑香片蘑、小白蘑、白云蘑、小灰蘑等,都由草原上采集来并经过人工精选、晒干,为了保存野生蘑菇的原有味道,再冷藏。 张北马:产于河北张北。体型健美,结构匀称紧凑,体幅宽广适宜。毛色以栗、骝、黑为主。眼大有神,耳直立,颈较厚,蹄质坚实,性情温顺而有悍威,挽乘皆宜,力速兼优。两马拉车能挽重2吨,且耐力持久,步伐轻快,其经常挽力较蒙古马提高一倍。其食性广泛,适合粗放饲养。抗病、抗寒能力强,性能稳定。张北马是一种杂交改良马。其毛色以粟、骝、黑色为主。体型健美,颈较厚,蹄质坚实,眼大有神,耳直立,结构匀称、紧凑,体幅宽度适宜,髻甲明显,性情温顺而有悍威,挽重能力强,故为我国良种马之一,驰名长城内外。张北县地处坝上,拥有得天独厚的畜牧条件。这里不仅地势开阔平坦,而且草美水丰,自古被誉为“无闭刍牧之场”。清时,除内蒙古察哈尔八旗在此驻牧外,隶属于中央的太仆寺左右冀四牧群、礼部牧场,及上驷院御马场也间设此地。不少有功的亲王、宗室大臣也在此借地放牧。据《口北三厅志》载,今独石口北,红城子南,以及张北县北境,乾隆时就是以怡亲王为首的一伙王公大臣的租牧地。清诗人高士奇在诗中曾对坝上的刍牧业进行了生动的描述:“云山绝好塞垣图,浓黛轻烟晓暮殊。野外八屯分畜牧,马牛千里富青刍”。自1951年以来,张北县的农牧民为了改进当地蒙古马的体型、体力,提高生产性能,用高(纯)血公马对当地蒙古马进行杂交改良,到1958年全县母马改良配种率达到62%,受胎率达80%,成年高蒙杂交一代母马平均体高139.3厘米,体长139.6厘米,胸围195.9厘米,管围17.5厘米,比当地蒙古马增高11厘米,体长增加8.5厘米,胸围增大8.5厘米,管围减少0.1厘米。最大挽力410公斤,比蒙古马重30公斤,经常挽力比蒙古马提高了一倍。当时,河北省农业厅代表国家农林部将这种杂交改良马命名为张北马。由于张北马外貌结构较好,生产性能强,故深受省内外用户的欢迎,销往全国19个省、市和自治区。坝上莜麦:莜麦是坝上四县的主要粮食作物,被称为“塞外珍珠”。莜麦它品质好,营养价值高、用途广。据研究发现,莜麦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钙、铁、磷等矿物质的含量在同类粮食作物中最高。莜麦含糖量低,不仅是糖尿病患者不可缺少的食物,而且还可促进胆固醇的代谢和改变其在人体内的分布,促使它从血管中排出,对人体的衰老、高血压等病都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经临床测定,一市两莜麦粉相当于10―15丸益寿宁、脉通的主要成份,其医疗作用与“冠心宁”相当。
 
'''市树市花'''
 
织1986年6月,由张家口市绿化委员会城市办公室和市园林处组成立了38人组成的市树市花评选委员会,经过多次宣传与发动,在24个市树候选品种上预选出国槐、云杉和桧柏三个树种,在31个市花候选品种上预选出大丽花、月季和黄刺玫三个品种。随后广大市民进行了投票评选,最后,参照市民投票及评委会专家评审结果,经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批准确定国槐为市树、大丽花为市花。
 
市花大丽花分别于2001年9月、2002年11月、2003年10月、2004年9月、2006年、2007年10月多次走进人民大会堂,成为国家重大活动的首选布置花卉之一。2003年市花大丽花成功注册了“塞丽”牌商标。目前,“塞丽”牌大丽花已畅销京津冀蒙地区各大城市,为园林事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05年张家口市的“塞丽”牌大丽花参加第六届中国成都花卉博览会,获银奖一枚、铜奖一枚、优秀奖三枚,为提高张家口市声誉,改善对外形象做出了积极贡献。
22,31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