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吴稚晖

移除 28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big>吴稚晖</big>''',(1865—1953),联合国“世界百年文化学术伟人”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中央研究院院士,出生在江苏武进的雪堰桥一带。1902年加入上海爱国学社,曾参与《苏报》工作。1905年在法国参加中国同盟会,出版《新世纪》报,鼓吹无政府主义。1924年起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国民政府委员等职。1927年支持蒋介石反共清党活动,1953年卒于台湾。上世纪50年代他位于台北市敦化北路跟南京东路交叉口的铜像,为台北市的地标之一。
 <ref>[http://www.sohu.com/a/213026491_200419吴稚晖]搜狐网</ref>
== 人物生平 ==
1918年起,担任唐山路矿学校(即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国文教员。30年代他曾评价在中国“真正能注重科学工程的学校,寥寥可数”,而其中就有北洋(今天津大学),南洋和唐山,尤其是后者,“才可算得纯粹的一个科化的工校”,较前两者也“尤专精”。并且为唐院亲笔撰写了院歌。他致信胡适邀其来唐山交大演讲。(胡适《追念吴稚晖先生》:“我同吴先生见面时很少。有一次,30多年前,他在唐山路矿学校教书,邀我去讲演。那一天,我住在教员宿舍里,同他联床,谈了好几个钟头。那是我同吴先生单独谈话最久的一次。”)
<ref>[https://www.huxiu.com/so/67545]虎嗅网</ref>
1919年,吴稚晖和李石曾发起组织勤工俭学会,创办里昂中法大学并发起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呼吁中国青年到海外以半工半读方式留学,5月首批学生90多人抵达法国。学生中有周恩来、李立三、聂荣臻、陈毅等。
'''出生清贫'''
 
家贫苦读 崇尚维新
吴稚晖,清同治四年二月廿八(1865年3月25 日)出生在常州府阳湖县雪堰桥(今属常州市武进区)。他的曾祖父叫吴玉裕,祖父叫吴治永,父亲吴有成,世居雪堰桥。他的母亲邹氏是无锡北门人。他了生在农历二月底,古书上将农历月底月亮出现在西方称为“眺”,故取名吴眺。后来他才改名敬恒,字稚晖,晚年自称老人,笔名燃、燃料、夷。
吴稚晖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颇具特色而有过较大影响的人物。他学贯中西,爱国坚定,生活淡泊,臻力教育,赢得了当时人们的崇敬并受到其深刻的影响。蒋梦麟料称赞他是中国学术界一颗光芒四照的彗星;胡适誉之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四大反理学的思想家之一;1963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第13届大会上举荐他为“世纪伟人”。无论是吴稚晖的生平,还是其中丰富的思想,都是十分值得研究的。
 
 
== 重要经历 ==
1927年7月4日,陈延年壮烈牺牲于上海龙华监狱后,时年29岁,蒋介石下令不准收尸。 陈延年至死也不知道,吴稚晖在狱外出卖自己的细节。次日,上海《申报》刊出《铲除共党巨憝》,披露了吴稚晖给杨虎的信件。(摘自《陈独秀父子仨》朱洪著,东方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
 
 
== 人物轶事 ==
1、我平常的衣服穿得很随便简单,做元首要穿燕尾服、打领带打领结,我觉得不自在; 2、我脸长得很丑,不像一个大人物; 3、我这个人爱笑,看到什么会不自主地笑起来,不要哪天外国使节来递国书,会不由得笑起来,不雅。从此以后,吴稚晖也基于此三点,不任任何官职。
·1946年,国民政府宣布结束训政,推行所谓“宪政”。在南京确立了《中华民国宪法》,随后蒋介石当选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吴稚晖担任制宪代表主席1946年制宪国民大会任制宪代表主席的吴敬恒1946年制宪国民大会任制宪代表主席的吴敬恒 ,将《中华民国宪法》递交给蒋介石。这个历史时候所拍摄下的照片,至今仍然是台湾历史教科书里的重要图片。因此,很多台湾人对他的印象是“制宪大佬”。 
·1949年,蒋介石派专机“美龄号”将吴稚晖从广州接到了台北。
 
·1953年,吴敬恒病重住院。根据好友李石增在吴敬恒住院期间探望时写下的日记记录:“稚老在医院晤面,屡次表示欲到美国看子淑微就医情况,俟较愈再往,而卒未能成行,稚老憾事……”日记中还记录说,如果能成行美国,也不会有海葬金门的壮举。
吴稚晖一生著述颇丰,编有《吴稚晖先生全集》,共18册。
联合国将“世界百年文化学术伟人”的荣誉称号授予吴稚晖,他是迄今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国人  “吴疯子”
·有一次,满族官僚、江苏学政溥良坐着大轿经过孔庙,在下马碑前没有下轿,恰好被吴稚晖碰见,他气愤地拾起砖石向轿中乱掷,弄得溥良衣帽歪斜,十分狼狈,差役将吴稚晖捉住了。他大声宣称:“南菁书院学生吴稚晖是也!”溥良将他送交无锡县教谕查究。藩台、臬台、将军、学政,是巡抚的几位主要助手。教谕对此案很难处理,就将吴稚晖转送南菁书院。当时南菁山长是著名经学家黄玄同,这位老夫子对吴稚晖的尊孔精神颇为欣赏,从轻发落,只给予羁押3天、游街示众的处罚。溥良也怕事情闹开去会有“非圣蔑贤”的坏名声,只好说了几句严加管教之类的话,便不再深究了。 不过此事之后,无锡人背地里称他“吴疯子”。
·吴稚晖一生不愿见医生,后来实在病重了,中央强迫他治疗,吴稚晖生气地表示:“可以去见阎王了。”
谈房事==参考文献=={{reflist}}血气方刚,切忌连连; 二十四五,不宜天天。 三十以上,要像数钱; 四十出头, [[Category:中国人]][[Category: 堂会面。 五十之后,如进佛殿; 六十在望,像付房钱。 六十以上,好比拜年; 七十左右,解甲归田。 出处:《银元时代生活史》育家]]
15,09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