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土茯苓

增加 2,97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div>
'''土茯苓'''即是光叶菝葜(''Smilax glabra'' Roxb)的[[根]]。墨西哥菝葜的根可被酿造成饮料。
此植物多生於山坡或林下,分布於中國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省,入藥部分只選擇其乾燥後的根莖,花期5-11月,果期11月至次年4月。常於夏、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洗淨後乾燥、入藥。土茯苓亦可鮮用,即是新鮮藥材切成薄塊後使用,香港山野也有種。
 
==用途==
清熱解毒藥,可除濕利關節。
==臨床應用==
根莖含皂苷、鞣質、樹脂、琥珀酸、胡蘿蔔苷、棕櫚酸以及生物鹼、揮發油、澱粉等。雖然有說土茯苓具抗腫瘤作用,但研究發現土茯苓對大鼠膀胱腫瘤的發生無明顯抑制作用,而採用土茯苓水煎劑則具有拮抗急性和亞急性棉酚中毒功效。
土茯苓在中醫應用上,可作治療梅毒之用,常以土茯苓為主,配合銀花、甘草;或配合蒼耳子、白蘚皮、甘草;或配合忍冬籐、蒲公英、馬齒莧、甘草。煎服,治療梅毒及隱性梅毒,亦有用來治麻疹、急性細菌性痢疾及皮膚疾病。
==清熱藥膳==
綠豆土茯苓糖水
材料:綠豆、土茯苓,紅糖適量。
做法:綠豆及土茯苓洗淨,加水6碗煲至豆稔,加紅糖,再煮片刻湯成。
功效:綠豆有解毒涼血及清熱作用,加土茯苓祛濕利水,使癤瘡加速愈復。
 
三米土茯苓湯
材料:柴魚、白茅根、茶樹菇、洋薏米、生薏米、熟薏米、芡實、蜜棗、桂圓肉、土茯苓、知母肉,加入瘦肉(排骨或雞)。
做法:將材料與12碗水同煮,煲約個半小時便可。
功效:薏米、土茯苓有助舒通血脈、降膽固醇、解毒消腫、祛濕通絡,日適合一家大小的溫和湯水。
 
土茯苓粥
材料:土茯苓、生米。
用法:先用生米煮成粥,再加入土茯苓[[碾粉]]混勻煮沸便可。
功效:土茯苓性味甘淡,清熱解毒,除濕通絡。可增加血尿酸的排泄,可適用於痛風的防治。
 
==其他土茯苓==
土茯苓常用作清熱涼血,雖然原植物為光葉菝葜,但下列幾種同屬植物的根莖在少數地區亦有作土茯苓使用:
 
暗色菝葜 ── 產四川,又稱白土苓或暗色土茯苓,功效亦相似。
無刺菝葜 ── 其根莖在西藏作土茯苓用,在雲南則是另一種中藥材紅萆薢。
防己葉菝葜 ── 產西藏。
 
==注意事項==
*[[本草從新]]指土茯苓:「肝腎陰虧者勿服。」而[[本草綱目]]亦指「服時忌茶」。
*香港除了藥材舖有售中藥材飲片土茯苓外,街市也有新鮮土茯苓售賣,據說藥性更佳,不過來源地不詳,消費者宜小心。
*土茯苓無毒,夏天清熱利水無妨,但亦要注意用量,尤其肝腎欠佳的人,更需注意不能當茶喝。
 
== 參考文獻 ==
{{Reflist}}醫藥人
42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