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张君励

移除 12 位元組, 4 年前
宪法之父
中华民国宪法之父“科玄论战”其实只是张君劢生涯中的一个插曲,如果说这对他有什么意义,充其量不过是把他的政治主张的思想基础予以宣示而已。他的志向是要使中国成为一个民主宪政国家。他要为中国制定出最好的宪法,然后在政治实践中去检证。
张君劢为[[ 中国]] 制定宪法的经历从他1922年回国之初就开始了。自[[ 袁世凯]] 败亡以后,中国军阀以抢夺中央政权为中心而使全国陷入混战的局面。
当时国内知识阶层有鉴于这种危局,不少人主张通过变更国体,通过联省自治实行联邦制来挽救时局。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需要在这一主要敌人面前空前团结起来,国民党再坚持一党专政已举步维艰,张君劢的制宪才华在这时得到了全面体现。
出于抗日大计,国民政府不得不成立国民参政会,1939年9月,国民参政会第一届第四次会议召开,结果会议颠覆了[[ 蒋介石]] 的预想,演变成一场要求结束党治、实施宪政的会议。
随后,宪政运动如火如荼地进行。虽然国民党万般阻挠,但随着美国卷入太平洋战争,中国的抗日局势的发展,中国政局也日渐发生变化。在抗日战争结束之时,在国内和美国的压力下,蒋介石]]政府不得不勉强于1946年1月10日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此即旧政协。
16,53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