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池上鄉

增加 586 位元組, 4 年前
景觀特色
池上鄉位於台東縣北部,南邊以嘉武溪與[[關山鎮]]接壤、北為花蓮縣富里鄉、東邊林東河鄉、西接海端鄉,總面積約為82.6854平方公里;池上鄉處於花東縱谷平原中南部,是由新武呂溪沖積扇、龍泉溪沖積扇、大坡溪沖積扇、錦園沖積扇、萬安溪沖積扇及富興河階共同組成,形成著名的池上平原,範圍北自龍泉溪、大坡溪起,南至卑南溪止,東西邊分別有中央山脈和海岸山脈,加上雨量充沛的氣候栽培出優良的池上米。
== 景觀 產=====池上米===池上鄉是[[花東縱谷]]旅遊線上重要的觀光景點,地勢平坦、土質肥沃、雨量充沛,居民以稻作為生。因氣候影響,使稻米顆粒較大、彈性較佳,品質口感均十分優越,曾經是進貢日本天皇的「貢米」,讓用料豐富、米香十足的池上便當遠近馳名 。在池上最愜意的旅行,便是在田野間、大坡池騎著鐵馬漫遊,將層層疊巒的山脈與無邊無際的稻田盡收在眼底,走一遭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了解池上便當的故事,再吃下一口著名的便當,以行動深刻感受池上稻米的文化
池上 最愜意 鄉是台東縣 旅行 重要農業區 便是在田野間、大坡池騎 鐵馬漫遊 新武呂溪與關山接壤,海拔僅170公尺,因有水利之勝及適宜的自然環境 將層層疊巒 昔日即以生產良質 山脈與無邊無際 池上米馳名全台,也由於池上米遠近馳名 稻田盡收 好名聲, 眼底,走一遭 民間企業的贊助下於2002年6月9日成立的 池上飯包 文化故事 博物 館, 了解 記錄60年前 池上 便當 飯包 故事 歷史沿革,從民國29年時李約典夫婦在池上火車站月台叫賣蕃薯餅、34年李陳雲接棒以竹葉麻繩包四個飯糰和其他配料、到46年飯包成為木盒包裝 再吃 菜色陸陸續續的調整 一口著名 ,成為今日我們耳熟能詳 便當,以行動深刻感受 池上 飯包,館內規劃歷史文化區、農田農具區、 稻米 文化  除了用心品嘗 區、 池上 米之外,遊客還能到地牛故事館走走 飯包區和古早飯包區等等 讓民眾 了解 原來 池上 是世界罕見 飯包所代表 活動斷層,每年都在發生緩慢位移、變形等現象,來趟認識地質之旅 深遠意義
==推薦景點==
12,1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