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吉野彰

移除 1,18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机构 = [[旭化成公司]];[[名城大學]]
| known_for = 發明含鋰鹼性[[锂离子电池]](LIB)
| awards = [[紫綬褒章]](2004);[[C&C獎]](2011);[[IEEE獎章]](2012);[[全球能源獎]](2013);[[查尔斯·斯塔克·德雷珀奖]] (美國國家工程學院) (2014);[[日本國際獎]](2018 );歐洲發明家大獎(2019 );[[諾貝爾化學獎]](2019)
}}
'''吉野彰'''(英語:Yoshino Akira,{{bd|1948年|1月30日| }})。日本化學家,現任旭化成研究員、名城大學教授。2019年諾貝爾化學奬得主<ref name="Yoshino-01">[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91009/1646558/  2019年諾貝爾得主吉野彰跟他老婆說「我得獎了」]</ref>。他是日本第28個獲得諾貝爾獎得主。<ref name="Yoshino-02">[https://kknews.cc/science/okyy6m5.html 日本誕生第28個諾貝爾獎:吉野彰榮獲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 ]</ref>
1983年,吉野運用鈷酸鋰(LiCoO2;鋰和氧化鈷的化合物)開發陰極,運用聚乙炔開發陽極,在1983年製出世界第一個可充電鋰離子電池的原型。1985年克服諸多技術問題,徹底消除金屬鋰,確立了可充電含鋰鹼性鋰離子電池(LIB)的基本概念。
其中,吉野彰從電池中去除純鋰,而是完全用鋰離子,因為鋰離子比純鋰更安全。這使得電池在實際中是可行的。很幸運,公司內部正好有高質量的材料可供使用,嘗試的結果也非常棒。吉野就這樣完成了包括陽極和陰極在內的鋰離子電池 (以下簡稱為鋰電池) 的雛形,憑此取得日本註冊專利。
吉野彰的鋰 離子 電池突破以往[[鎳氫]]電池的技術限制,開啟了行動電子設備的革命。由於極高的安全性、穩定的能量輸出以及合理的價格,鋰 離子 電池最終於1991年由SONY的[[西美緒]]團隊首次商業化。
2014年,[[美國國家工程院]]公認約翰·B·古迪納夫、[[西美緒]]、[[拉奇德·雅扎米]]和[[吉野彰]]為現代鋰 離子 電池所做的先驅性和領先性的基礎工作。
因為是門外漢,才沒有被先入為主的觀念束縛,這反而成了吉野的優勢。<ref name="Yoshino-11"></ref><ref name="Yoshino-21">[https://zh.cn.nikkei.com/industry/scienceatechnology/37634-2019-10-10-10-39-00.html 門外漢到創新者——吉野這樣開發出鋰電池 ]</ref><ref name="Yoshino-22">[https://kknews.cc/science/zy63y3q.html 諾貝爾化學獎出爐!鋰電池發明者獲獎 ]</ref><ref name="Yoshino-23">[ ]</ref>
==='''經歷年賣不出去的痛苦'''===吉野彰開發鋰電池後起初3年完全賣不出去,精神上、肉體上壓力都很很大。當今,鋰電池與IT(信息科技)革命一起成長,對於目前的許多環境問題,吉野期待鋰電池能提供適當解決方案。
吉野表示,鋰電池問世後,被廣泛應用於手機,但他本身對手機有抗拒感,直到最近並沒把手機帶在身邊。手機這種很方便的工具,鋰電池發揮了作用,這是無庸置疑的。<ref name="Yoshino-31">[https://www.worldjournal.com/6555173/article-%E9%96%8B%E7%99%BC%E5%BE%8C3%E5%B9%B4%E8%B3%A3%E4%B8%8D%E5%87%BA-%E8%AB%BE%E7%8D%8E%E5%BE%97%E4%B8%BB%E5%90%89%E9%87%8E%E5%BD%B0-%E6%9B%BE%E5%9B%A0%E9%8B%B0%E9%9B%BB%E6%B1%A0%E9%8A%B7/ 開發後3年賣不出… 諾獎得主吉野彰 曾因鋰電池銷量傷透腦筋 ]</ref><ref name="Yoshin0-32">[https://kknews.cc/news/k48m4gr.html 2019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當初鋰電池賣不出去很痛苦 ]</ref><ref name="Yoshino-33">[https://udn.com/news/story/120764/4096837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當初鋰電池賣不出去很痛苦 ]</ref>
=='''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吉野彰畢生獲獎無數,他曾表示,希望他研發的鋰離子電池能用於電動車和蓄電設備,對抗地球暖化貢獻一點力量。他在記者會上表示,還有很多年輕人專注於不同的研究領域,希望他的得獎能夠鼓勵後進。談到得獎,他認為研究人員一定要有開放心胸,身段柔軟且有彈性,但另一方面也要有堅持到底不放棄的韌性,兼具二者才行。<ref name="Yoshini-61">[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91009/1646558/ 諾貝爾得主吉野彰 只跟老婆說「我得獎了」]</ref><ref name="Yoshino-62">[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323674 研發鋰電池 3學者獲化學諾獎 ]</ref><ref name="Yoshino-63">[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chemistry/2019/summary/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19 ]</ref>
 
==榮譽==
1999年:化學技術獎(日本化學會)。
 
1999年:Technical Award of Battery Division(美國電氣化學會)。
 
2001年:市村產業獎功績獎(市村獎)。
 
2001年:関東地方発明表彰文部科學大臣發明獎勵獎(發明協會)。
 
2002年:全國發明表彰文部科學大臣發明獎(發明協會)。
 
2003年:文部科學大臣賞科學技術功労者(文部科學省)。
 
2004年:紫綬褒章。
 
2011年:山崎貞一獎(材料科學技術振興財團)。
 
2011年:C&C獎(NEC)。
 
2012年:IEEE Medal for Environmental and Safety Technologies(美國IEEE)。
 
2013年:全球能源獎(俄羅斯)(日本人最初)。
 
2014年:查爾斯·斯塔克·德雷珀獎(美國國家工程學院)。
 
2018年:日本國際獎
 
2019年:歐洲發明家大獎。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ref>[https://www.inside.com.tw/tag/%E5%90%89%E9%87%8E%E5%BD%B0 中央社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當初鋰電池賣不出去很痛苦]</ref>
 
在此次諾貝爾化學獎之前,吉野彰他也曾獲獎無數,被稱之為「重新定義了未來之人」!
按照「在本國受教育」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條件來看,日本的厲害之處浮現出來。新世紀以來,美國在本土受教育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為25人;而日本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則為18人。(2018年數據,加上19年的吉野彰是19人)按人均獲獎比例看,日本絕對是當之無愧的諾貝爾獎「黑馬」,獲獎人數堪稱「井噴」。<ref>[https://twgreatdaily.com/SVm4sG0BMH2_cNUgu50q.html 2019-10-09 東京小馬哥 - 日本人吉野彰獲得諾貝爾化學獎,19年19個諾貝爾獎,日本憑什麼?]</ref>
=='''影視'''==
7,45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