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明治维新

增加 1,85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概述==
 
[[File:明治维新3.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6%98%8E%E6%B2%BB%E7%BB%B4%E6%96%B0/423775/0/b8014a90f603738db5ded381b31bb051f919ecf9?fr=lemma&ct=single#aid=0&pic=b8014a90f603738db5ded381b31bb051f919ecf9 原图链接]明治维新:倒幕运动。]]
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めいじてんのう)<ref>[http://miko.org/~uraki/kuon/furu/text/dainihonsi/dns086.htm 日本史皇子列传第一 .日本史[引用日期2016-04-08]</ref>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
 
[[File:明治维新2.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6%98%8E%E6%B2%BB%E7%BB%B4%E6%96%B0/423775/0/b8014a90f603738db5ded381b31bb051f919ecf9?fr=lemma&ct=single#aid=0&pic=96dda144ad3459820a8e78c802f431adcbef8460 原图链接]明治维新:明治天皇颁布五条誓文。]]
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是日本近代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File:明治维新4.pn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6%98%8E%E6%B2%BB%E7%BB%B4%E6%96%B0/423775/0/b8014a90f603738db5ded381b31bb051f919ecf9?fr=lemma&ct=single#aid=0&pic=fcfaaf51f3deb48f49682b9bfe1f3a292df57876原图链接]明治维新:九所著名的帝国大学。]]
需要指出的是,日本的明治维新并不彻底,大量的封建残余思想得以保留。通过明治维新,日本的综合国力迅速提高,并跻身帝国主义列强行列。日本帝国海军、帝国大学等大量充满[[军国主义]]性质和国家荣誉感的社会、文化符号应运而生。日本最终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609/10/32123998_661290369.shtml 日本历代天皇明细表] 2017年6月9日 - 无史可考/孝安天皇独子 8 孝元天皇 前214.02.01~前158.10.14 前273.00.00~前158.10.14 无史可考/孝灵天皇太子 9 开化天皇 前158.12.22...</ref>
[[File:明治维新5.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6%98%8E%E6%B2%BB%E7%BB%B4%E6%96%B0/423775/0/b8014a90f603738db5ded381b31bb051f919ecf9?fr=lemma&ct=single#aid=0&pic=b219ebc4b74543a99100246f1e178a82b901147d 原图链接]明治维新:日本人观看火车。]]
==历史背景==
[[File:福泽谕吉1.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6%98%8E%E6%B2%BB%E7%BB%B4%E6%96%B0/423775/0/b8014a90f603738db5ded381b31bb051f919ecf9?fr=lemma&ct=single#aid=0&pic=64380cd7912397dd4d6cdabf5182b2b7d0a28770 原图链接]福泽谕吉:明治维新重要人物。]]
===幕府统治===
[[File:明治维新6.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6%98%8E%E6%B2%BB%E7%BB%B4%E6%96%B0/423775/0/b8014a90f603738db5ded381b31bb051f919ecf9?fr=lemma&ct=single#aid= 幕府统 0&pic=500fd9f9d72a6059f419a3a12034349b033bba04 原图链接]明 ===维新]]
在19世纪中期的亚洲,日本处于最后一个幕府——[[德川幕府]]时代。掌握大权的德川幕府对外实行“锁国政策”,禁止外国的传教士、商人与平民进入日本,也不允许国外的日本人回国,甚至禁止制造适于远洋航行的船只。在此期间,只允许同[[中国]]、[[朝鲜]]和[[荷兰]]]等国通商,而且只准在[[长崎]]一地进行。此外德川幕府亦严禁[[基督教]]传播。
幕府末期,在经济中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同时,出现了所谓豪农豪商阶层。下级武士中的革新势力和出身豪农豪商的志士,联合与幕府有矛盾的西南强藩和皇室公卿等,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即: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刺杀与西方势力勾结的幕府当权者;袭击在日本的西方国家商人和外交官;进攻西方列强船只等。在此期间,尊攘派对幕府尚存幻想,没有明确提出推翻幕府统治要求,并受到幕府军队与西方列强的严厉镇压,最终失败。
[[ 尊王攘夷运动 ]] 失败后,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要想改变日本现状,实现富国强兵,必须推翻幕府统治。于是,尊王攘夷运动演变为 [[ 倒幕运动 ]]
1864年, [[ 高杉晋作 ]] 起兵夺取了长州藩的政权,此后,长州在 [[ 木户孝允 ]] [[ 桂小五郎 ]] )的主持下进行改革,倒幕运动蓬勃发展。武装倒幕的根据地又称为西南四强藩:长州,萨摩,土佐,肥前。
===倒幕运动===
1863年6月,幕府被迫宣布攘夷,随之发生了美英荷法四国军舰炮击下关( [[ 下关战争 ]] ),英国舰队进攻萨摩藩( [[ 萨英战争 ]] )的事件。1865年春,长州藩尊王攘夷派领袖高杉晋作提出开港讨幕的战略,决定不再提攘夷,转向武装倒幕,并与萨摩藩结成秘密军事同盟。与此同时,英国也权衡利害,改变策略,援助倒幕派。幕府方面则投靠法国,于1866年7月发动第二次征讨长州藩的战争。此时人民起义风起云涌,沉重打击幕府。长州藩联合倒幕势力英勇抗击,同年9月迫使幕府撤军  1867年[[孝明天皇]]死,太子睦仁亲王(即[[明治天皇]])即位,倒幕势力积极结盟举兵。11月8日,天皇下达讨幕密敕。9日幕府将军德川庆喜奏请“奉还大政”。1868年(戊辰年)1月3日,天皇发布《王政复古大号令》,废除幕府,令德川庆喜“辞官纳地”。8日及10日,[[德川庆喜]]在大阪宣布“王政复古大号令”为非法。1月27日,以萨、长两藩为主力的天皇军5000人,在京都附近与幕府军1.5万人激战(鸟羽、伏见之战),德川庆喜败走江户。戊辰战争由此开始
1867年孝明天皇死,太子睦仁亲王(即明治天皇)即位,倒幕势力积极结盟举兵。11月8日,天皇下达讨幕密敕。9日幕府将军德川庆喜奏请“奉还大政”。1868年(戊辰年)1月3日,天皇发布《王政复古大号令》,废除幕府,令德川庆喜“辞官纳地”。8日及10日,德川庆喜在大阪宣布“王政复古大号令”为非法。1月27日,以萨、长两藩为主力的天皇军5000人,在京都附近与幕府军1.5万人激战(鸟羽、伏见之战),德川庆喜败走江户。戊辰战争由此开始。 天皇军大举东征,迫使德川庆喜于1868年5月3日交出江户城,至11月初平定东北地区叛乱诸藩。1869年春,天皇军出征北海道,于6月27日攻下幕府残余势力盘踞的最后据点五稜郭(在函馆),戊辰战争结束,日本全境统一。
1877年,西南战争爆发,这场战争是倒幕运动的尾声,也是日本资产阶级革命余波。随着西南战争中萨摩军的失败,由天皇操纵、主导政权的封建军国主义国家建立,标志着日本资本主义革命的结束。
==维新经过==
1871年,明治政府派出以右大臣 [[ 岩仓具视 ]] 为首的大型使节团出访欧美,考察资本主义国家制度。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口号下,政府积极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以高征地税等手段进行大规模原始积累,建立了一批以军工、矿山、铁路、航运为重点的国营企业。与此同时,引进缫丝、纺织等近代设备,建立示范工厂,推广先进技术;招聘外国专家,派留学生出国,培养高级科技人才 。由于过重的财政负担曾经引起财政危机,80年代初政府把一批国营企业和矿山廉价出售给与政府勾结因而拥有特权的资本家(即所谓政商),以优厚的保护政策鼓励华族、地主、商人及上层士族投资经营银行、铁路及其他企业。80年代中期起,以纺织业为中心,开始出现产业革命的高潮
十九世纪 由于过重 财政负担曾经引起财政危机,80年代初政府把一批国营企业和矿山廉价出售给与政府勾结因而拥有特权的资 明治维新 家(即所谓政商) 萨长土肥四强藩合兵。在伏见·鸟羽战役 以优厚的保护政策鼓励华族、地主、商人及上层士族投资经营银行、铁路及其他企业。80年代 战胜幕府军 期起 末代将军德川庆喜被迫奉还大政于明治天皇 以纺织业为中心 从此日本正式迈入资本主义社会 开始出现产业革命的高潮
十九世纪的日本 明治维新 剥夺了封建武士阶层的特权 中上级武士因由政府赎买其 萨长 地而转化为新的寄生阶级,下级武士却只有破产一途。1877年,西南士族 肥四强藩合兵。 西乡隆盛的领导下发生叛乱——西南 [[伏见·鸟羽 争是戊辰 役]]中 争的余波。明治维新毁灭了旧的封建秩序 胜幕府军 开创了新时 ,无论在日本历史 将军德川庆喜被迫奉 是世界史上都具有深远的影响。维新主角并非四强藩藩主,而是广 中下级武士和平民。 政于 明治 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也是日本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它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归还 天皇, 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 从此 日本 的现代化和西方化。明治维新的 正式迈入资本 要领导人是一些青年武士,他们以“富国强兵”为口号,企图建立一个能同西方并驾齐驱的国家 义社会
明治维新剥夺了封建武士阶层的特权,中上级武士因由政府赎买其土地而转化为新的寄生阶级,下级武士却只有破产一途。1877年,西南士族在[[西乡隆盛]]的领导下发生叛乱——西南战争是戊辰战争的余波。 明治维新毁灭了旧的封建秩序,开创了新时代,无论在日本历史还是世界史上都具有深远的影响。维新主角并非四强藩藩主,而是广大中下级武士和平民。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也是日本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它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归还天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明治维新的主要领导人是一些青年武士,他们以“富国强兵”为口号,企图建立一个能同西方并驾齐驱的国家。 明治政府首先采取“奉还版籍”、“废藩置县”的措施,结束了日本长期以来的封建割据局面,为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奠定了基础。   此后,明治政府实施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富国强兵,就是改革军警制度,创办军火工业,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和警察制度,它是立国之本;殖产兴业,就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大力扶植资本主义的发展;文明开化,就是学习西方文明,发展现代教育,提高国民知识水平,培养现代化人才。
==主要内容==
1869年6月,明治政府强制实行“版籍奉还”、“废藩置县”政策,将日本划分为3府72县,建立中央集权式的政治体制,且天皇一切权力集于一身。
 社会体制方面,废除传统时代的“士、农、工、商”身份制度,将皇室亲缘关系者改称为“皇族”,过去的公卿诸侯等贵族改称为“华族”,幕府的幕僚,大名的门客等改为“士族”,其他从事农工商职业和贱民一律称为“平民”,只是实现了形式上的“四民”平等,各等级间允许相互交往,但仍存在等级之分;为减轻因“版籍奉还”而连带的财政负担,政府通过公债补偿形式,逐步收回华族和士族的封建俸禄;此外亦颁布武士《 [[ 废刀令 ]] 》,以及建立户籍制度基础的《 [[ 户籍法 ]] 》。
===文明开化===
===殖产兴业===
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设立工部省管理工商业;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原有土地政策,许可土地买卖,实施新的地税政策;废除各藩设立的关卡;统一货币,并于1882年设立 [[ 日本银行 ]] (国家的 [[ 中央银行 ]] );撤消工商业界的行会制度和垄断组织,推动工商业的发展(殖产兴业)。
===大兴教育===
教育方面,设立文部省,颁布教育改革法令—《 [[ 学制 ]] 》,发展近代资产阶级性质的义务教育,将全日本划分为8个大学区,各设1所大学,下设32个中学区,各有1间中学,每1中学区下设210小学区,每一所小学区设1所小学,总计全国有8所公立大学,245所中学,53760所小学。教育机关颁布《 [[ 考育敕语 ]] 》,灌输武士道、忠君爱国等思想(有人认为此举用意在于强化最高权力集中式的社会体系,进行军国主义思想灌输,为日后的对外扩张铺路)。此外亦选派留学生到英、美、法、德等先进国家留学。日本最终在国家各个中心城市建立起九所帝国大学(ていこくだいがく),作为国家的最高学术和科研机构。 [1] [5] === 军事改革=== 
军事方面,改革军队编制,陆军参考德国训练,海军参考英国海军编制;并于1872年颁布征兵令,凡年龄达20岁以上的成年男子一律须服兵役。一般服役3年,及预备役2年,后来一般役及预备役分别增至3年及9年,总计12年。1873年时,作战部队动员可达40万人。此外明治政府亦发展国营军事工业;到了明治时代中、后期,军事预算急剧增加,约占政府经费的30%~45%,实行军国主义,武士道精神。
=== 社会司法=== 交通方面,改善各地交通,兴建新式铁路、公路。1872年,第一条铁路——东京(新桥)至 [[ 横滨 ]] (樱木町)间铁路通车;到了1914年,日本全国铁路总里程已经超过7000公里。 
司法方面,仿效西方制度,于1882年订立法式刑法,于1898年订立法、德混合式民事法,于1899年订立美式商法。
 
宗教方面,基于政治理由,政府大力鼓励神道教,因为其宣扬忠于天皇的思想,对天皇统治国家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亦容许其它宗教的存在,1873年日本取消基督徒传教的禁令。
== 维新结果 编辑== 
“明治维新”后,日本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国力日渐强盛,先后废除了幕府时代与西方各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重新夺回了国家主权,最终进入了近代化。可以说,“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日本从此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并迅速成长为亚洲强国,乃至世界强国。
===侵略扩张===
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崛起,通过学习西方,“脱亚入欧”,改革落后的封建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利用日趋强盛的国力,逐步废除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主权,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成为亚洲唯一能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而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军事力量也快速强化,更在1895年以及1904年~1905年,分别于 [[ 中日甲午战争 ]] [[ 日俄战争 ]] 中击败昔日强盛的两个大国—大清帝国(1636~1912) 与[[7] 与 沙皇俄国 ]] (1721~1917),因而跻身于世界资本主义列强的行列。但明治维新具有不彻底性,在各方面保留了大量旧日本时代的封建残余,如天皇权力过大、土地兼并依然严重等封建残余现象,与日后发生的一系列日本难以解决社会问题相互影响,使得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 
专制主义
 明治政府在政治上神化天皇的绝对权威,建立“华族”制度以维护旧藩主、公卿的特殊地位,并把维新功臣、财阀列入华族,培植特权阶层;在经济上扶植带封建性的财阀和寄生地主;在意识形态上宣扬神道、皇道、儒学,并引进 [[ 德国 ]][[ 唯心主义哲学 ]] 。1882年发布《军人敕谕》,鼓吹武士道。1890年发布《教育敕语》,推行以效忠天皇为核心的军国主义教育。经过明治维新,日本从幕藩领主统治的封建国家转变为带封建性的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与旧财阀紧密勾结的萨摩、长州等强藩出身的军阀、官僚贵族长期把持政柄,在建立近代天皇制的过程中推行“ [[ 藩阀政治 ]] ”。19世纪70~80年代,日本发生了反对专制政治、争取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权利的自由民权运动。明治政府通过暴力镇压和政治分化瓦解了这一运动,并于1889年颁布《 [[ 明治宪法 ]] 》,1890年开设国会,从而确立了专制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即日本近代天皇制。 在对外关系方面,随着日本的国力日渐充实,不断进行交涉,要求修改条约。从1894年开始修改条约,至1911年终于全部废除。明治初年,日本即蓄谋向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1874年出兵侵略中国台湾。1875年武装入侵朝鲜,次年逼迫 [[ 朝鲜 ]] 签订《 [[ 江华条约 ]] 》。1879年并吞琉球,改为冲绳县。至80年代末期,以侵略中国和朝鲜为主要目标的大陆政策基本形成。自90年代中期起,不断对外发动侵略战争。 
(教育敕语):重国宪,遵国法,一旦有缓急,则须义勇奉公,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如是,则不特为朕之忠臣良民,亦呎以彰显尔祖先之风。
=== 社会变化=== 维新初期,由于明治政府的政策,使得武士的社会地位大幅下降;而随着俸禄渐次缩减,武士的经济上保障也被削弱。凡此种种皆导致士族对明治政府的不满,武力抗争因此接二连三地发生。维新功臣西乡隆盛以鹿儿岛县为中心,于1877年6月18日年所发动的西南战争,成为最后一次,也是规模最大的士族反抗战役。战败之后,残余的士族成员转入地下活动,与 [[ 板垣退助 ]] 所主导的“民选议院设立运动”结合,透过“自由民权运动”的开展形成政治上的反对势力。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公布,成为亚洲第一部成文宪法;1890年,日本国会(帝国议会)正式开始运作。 至于社会、文化方面的改变,随着留洋知识分子( [[ 伊藤博文 ]] [[ 大隈重信 ]] [[ 新渡户稻 ]] 造等)吸收并引介西方文化与典章制度进入日本,以及众多现代化事物的引进,“文明开化”的风潮逐渐形成,对于原本传统而保守的日本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不只物质需求与生活习惯上出现西化的转变,在教育系统与社会组织的广泛推行下,思想与观念上也逐渐有了现代化的倾向(例如守时、卫生等概念与西式礼仪);文艺上的影响也不小。 
另一方面,虽然明治政府锐意改革,但整体而言较为偏重促使国家强盛的结果,也遗留了许多问题:如天皇权力过大、出身藩地的有权有势者长期掌控国政,形成势力庞大的“藩阀政治”体系、土地兼并依然严重、新兴财阀垄断市场经济等现象。这些负面问题与日后发生并累积的一些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相互影响,最终直接或间接促使日本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
== 历史意义 编辑==  === 积极影响=== 明治维新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使之摆脱了民族危机,从此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成为 [[ 亚洲 ]] 第一强国。 === 历史局限性=== 
⒈虽然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但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地主所有制消极的一面逐渐显现出来,农民生活贫困,严重影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制约了工业发展。
 
⒉出现了极端民族主义和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给亚洲各国带来了深重灾难。
 
⒊明治宪法颁布后,藩阀长期以天皇名义垄断政权,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获得民主权利。
 
⒋推行愚民政策,灌输天皇崇拜思想,强制民众绝对服从天皇,为天皇尽忠卖命。
 
5.封建残余制约了日本的经济建设。
=== 立宪的意义=== 
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制政治体制。采用君主立宪制(二元制)的形式,但实际上依然实行专制主义,藩阀以天皇的名义掌握政权。
 促使中国的清王朝改变政治体制,仿日本实行 [[ 君主立宪制 ]] ,并于1908年8月27日颁布《 [[ 钦定宪法大纲 ]] 》,清朝开始了“君主立宪”的道路。
==争议==
就社会经济层面而言,19世纪时的日本已有现代商业社会的基础,当时的中国则仍旧欠缺。例如:日本幕府时代已有专责封地管理的“藏元”,称为“两替屋”的银行业,以及其他各种现代商业元素。明治维新只不过是把各种商业元素予以结合,成为强大的力量影响全国。中国在现代商业元素方面则几乎付之阙如,社会上的商业行为仍以农业为其根本,欠缺银行业、保险业、会计业、法律业等现代商业体系的必要机制。要在中国推行类似明治维新的改革,容易被传统社会排斥。
 
此外,日本各个阶层在面对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能够力促团结,结合成一股影响力远胜于传统守旧派的强大势力,也确立排除改革障碍的决心;加上明治维新过程中,向西方进行各方面学习(相对于洋务运动)的彻底性,并改变政治制度为君主立宪制,最终使日本得以快速崛起。中国于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所进行的戊戌变法,虽然对于制度层面的改革也开始稍有动作,但改革共识的凝聚力显然不足,最终仍逃不过守旧派的扼杀而以失败告终。
新,但客观上仍为日本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②而中国 [[ 戊戌变法 ]] 已是19世纪的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中国成了列强瓜分的对象。这时帝国主义列强也决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
5)影响
积极影响: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成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使得日本改变落后的面貌,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
消极影响: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与 [[ 法西斯主义 ]] 道路,成为亚洲和平的新威胁。
6)作用
1.日本迅速崛起,走上了 [[ 资本主义 ]] 发展道路。
2.确立了君主立宪形式的资本主义国家体制。
128,6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