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吉野彰

增加 6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 Yoshino_archeology_v2.jpg |缩略图|right|340px|[https://zh.cn.nikkei.com/politicsaeconomy/politicsasociety/37635-2019-10-10-10-34-12.html 圖片來源:吉野在京都大學就讀時加入考古學研究會,從事遺跡發掘工作(1966年,前排左起第三位為吉野) ] ]]
[[File: Yoshino_photo_1972.jpg |缩略图|right|180px|[https://zh.cn.nikkei.com/politicsaeconomy/politicsasociety/37635-2019-10-10-10-34-12.html 圖片來源:1972年進入旭化成工業(當時)工作的吉野彰 ] ]]
吉野彰生於大阪府吹田市。吉野對[[化學]]産生興趣是始於小學4年級。當時的班導師曾建議他閱讀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的《蠟燭的科學》一書,內容記載著蠟燭為何會燃燒、蠟燭火焰為何變黃等。自此,吉野彰開始喜歡上了化學,有時候他會自己把釘子放入自家廁所的清潔專用的鹽酸裡,觀察氫氣放出等現象。通過實驗,他對化學的好奇心也日漸旺盛,化學也成為了他最擅長的科目。<ref name="Yoshino-12">[https://kknews.cc/science/mrm9lrg.html 吉野彰:好奇心是推動我前行的主要動力 ]</ref>
吉野在大阪府立[[北野高中]]就讀時曾幫忙進行遺跡發掘。他在京都大學時,加入了考古學同好會。考古學通過搜集古代遺物,然後鞏固理論知識的一門學問,這點培養他日後調查探究、研究開發的能力。1970年,他自京都大學工學部石油化學科畢業。<ref name="Yoshino-13">[https://zh.cn.nikkei.com/politicsaeconomy/politicsasociety/37635-2019-10-10-10-34-12.html 諾獎得主吉野彰學生時代熱愛的是考古 ]</ref>
1972年吉野獲京都大學工學碩士學位後,進入旭化成工業株式會社(現在是旭化成株式會社); 1992年他成為該公司鋰電池研發部門主管;1994年擔任AT&T技術開發部部長;1997年擔任旭化成離子二次電池事業推進室室長;2003年升任旭化成研究員。其間,吉野在職進修,在2005年取得[[大阪大學]]工學博士學位。自2005年至今擔任旭化成研究室室長。<ref name="Yoshino-13"></ref><ref name="Yoshino-14">[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91009/1646558/ 諾貝爾得主吉野彰 只跟老婆說「我得獎了」]</ref> 吉野曾說道:「進企業後,我始終站在開發的第一線,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研發出鋰電池。這可比留在大學研究要有趣得多。」這些想法也為他開發鋰電池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f name="Yoshino-12"></ref> 2017年他開始在[[名城大學]]擔任教授。<ref name="Yoshino-11">[https://kknews.cc/science/aze6k3x.html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小傳]</ref>
吉野曾說道:「進企業後,我始終站在開發的第一線,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研發出鋰電池。這可比留在大學研究要有趣得多。」這些想法也為他開發鋰電池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17年他開始在[[名城大學]]擔任教授。<ref name="Yoshino-11">[https://kknews.cc/science/aze6k3x.html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小傳]</ref><ref name="Yoshino-12">[https://kknews.cc/science/mrm9lrg.html 吉野彰:好奇心是推動我前行的主要動力 ]</ref><ref name="Yoshino-13">[https://zh.cn.nikkei.com/politicsaeconomy/politicsasociety/37635-2019-10-10-10-34-12.html 諾獎得主吉野彰學生時代熱愛的是考古 ]</ref><ref name="Yoshino-14">[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91009/1646558/ 諾貝爾得主吉野彰 只跟老婆說「我得獎了」]</ref>
=='''開發出鋰電池'''==
7,45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