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废名

增加 43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3、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英文班,开始发表诗和小说。在北大读书期间,广泛接触新文学人物,参加“ 浅草社”,投稿《 语丝》。
4、1925年10月,废名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 竹林的故事》。<ref>[https://wenku.baidu.com/view/c806c904f12d2af90342e606.html 仙女样的人生——简析废名小说《竹林里的故事》中“三姑娘”形象,维普网 2013-03-13] </ref>
5、1927年, [[张作霖]]下令解散北大,改组京师大学堂,废名愤而退学,卜居西山,后任教成达中学。
废名与禅的因缘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探寻。
<p style="text-indent:2em;">废名1901年出生于湖北省黄梅县城,黄梅自隋唐以降,便成为佛教兴盛之地,有关 四祖道信、 五祖弘忍、 六祖惠能的故事,在黄梅家喻户晓,甚至弘忍大师本人就是黄梅当地人,[[中国]]禅宗正是在这里通过这些大师们的付法传衣而 最终走向成熟。县城附近,东山寺、 [[五祖寺]]、东禅寺这些佛教对地仍香火不绝。由于出生在这样一个浓厚的禅宗文化氛围之中并整整生活了17年(1917年废名才离开黄梅到[[武昌]]求学),废名从小对黄梅的禅宗圣地向往之至:“五祖寺是我小时候所想去的地方,在大人从四祖、五祖带了喇叭、 木鱼给我们的时候,幼稚的心灵, [[四祖寺]]、五祖寺真是心向往之。”(注:《冯文炳选集·五祖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在事隔近40年以后,废名在他的《 五祖寺》一文中仍能清楚地记得他第一次被外祖母带着上五祖寺进香还愿时的情景。他还经常到寺庙里去观传戒礼,这种对禅宗文化的生动的感性认识与鲜活的情感,为以后废名禅宗思想的自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f>[http://www.chianhe.cn/product/show_product.php?id=3937 佛教文化,360搜索 1989年创刊] </ref>
<p style="text-indent:2em;">像所有同时代的青年一样,基于对新文化的向往 与憧憬,1922年秋废名考入 [[北京大学]]预科英文班。在北大他结识了当时大名鼎鼎的 胡适、 周作人等人。胡适其时正在撰写 [[中国]]禅宗史,对来自禅宗圣地的黄梅人废名自是十分感兴趣,他经常邀废名到家里去喝茶聊天,谈禅论道。据 郭济访《梦的真实与美——废名》记载:有一次,胡适突然问废名:“你们黄梅五祖到底是在[[冯茂山]],还是冯墓山?我在 法国图书馆看敦煌石窟发现的唐人写经作[[冯墓山]]。”废名根据自己儿时的有关记忆作了回答,引起了胡适的高度注意。正是这样的一些交谈,使废名大开眼界,他开始认识到了家乡黄梅在历史文化史上的重要价值,可以说正是带着这样的一种自豪感,废名开始了对于佛禅之学的自觉的认识与了解。
<p style="text-indent:2em;">30年代起一直到整个40年代,可以视作废名禅宗思想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事实上废名思想上的转变在30年代前的二三年早就已开始。1927年冬 [[张作霖]]解散北大, 周作人被辞退,作为学生的废名忿然退学。这一选择使他顿时成为了流浪汉,经常是吃了中饭,晚饭尚无着落。他被迫卜居西山。这时的废名一面继续看书,一面却不得不从“观心看净”的梦中醒来直面现实人生,梦破以后又将在何处找寻自己的心灵归宿?
<p style="text-indent:2em;">正是带着这样一种思想上的痛苦与“凌乱”,废名于1929年结束了学生生涯,做了北京大学国文系讲师。生活的挫折,对社会的了解的加深,特别是出于讲课的需要,他开始重新大量地阅读 中国古典文学(大学阶段废名学的是英文),[[《论语》]]、《孟子》、[[《老子]]》、《庄子》都成为他寻找思想扩大认识的依据,再加上这一时期他更加潜心学佛,“转入神秘不可解的一路去了”,这一切,促使了废名思想上的新的变化。废名曾经在他的 自传体小说《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谈到莫须有先生的思想:他的道理只要一句话够了,一句话无所不包。这个能“一言以尽之”的道理是什么呢?他说:“心如一棵树,果便是树上结出来的道理,道理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六祖惠能那首著名的偈中的后两句,原偈前面还有两句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从这里可以见出,作为废名自己化身的莫须有先生对于惠能是心有所会了。[[周作人]]《〈谈新诗〉序》曾提到废名道法的高超并提及其读书的情况:“随后他又读《论语》、《庄子》,以及佛经,特别是佩服《涅槃经》。”而据《曹溪大师别传》与 王维《六祖能禅师碑铭》载,惠能在 弘忍之前曾有过一段学佛的经历,特别是曾听无尽藏尼诵[[《涅槃经》]]并为之释之,由此而初步形成了自己对佛性问题的见解。惠能在论《涅槃经》时引入了庄子无物无情无待与忘物忘己忘适的接近般若中道的思想,他把庄子的思想注入自己的血液,化成禅学的有机体而形成了自己融般若与涅槃为一体的非有非无的南宗禅思想体系。废名喜读[[《庄子》]]又佩服《涅槃经》不正可以视作与惠能禅接近的极好旁证?<ref>[http://blog.sina.com.cn/fjwhzz 佛教文化杂志_新浪博客,新浪网] </ref>
==个人作品==
<p style="text-indent:2em;">上海开明书店1931年版,废名: 《枣》
<p style="text-indent:2em;">上海开明书店1932年版,废名: 《桥》
{{#ev:youku|XMzE0MDgwOTEwNA|alignment=left}}
中国好诗歌 《十二月十九夜》+废名
== 参考资料 ==
[[Category:文学家]]
26,3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