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李默然

增加 175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李默然
| 圖像 = [[http://img1.gtimg.com/0/33/3370/337085_1200x1000_0.jpg|缩略图|右|[http://a2.att.hudong.com/10/89/01300000285617123445896612680.jpg 原图链接][http://http://cq.qq.com/html 来自 腾讯]]]
| 國籍 = 中国
}}
[[File:Limran5.jpg|缩略图]]
 
 
李默然(1927年12月21日—2012年11月8日),原名李绍诚,生于黑龙江尚志,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原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
一风暴》、《第二个春天》、《智取威虎山》、《报春花》,电影《花园街五号》、《兵临城下》、《熊迹》等。
{{Infobox person
| 姓名 =李默然
| 圖像 = [[File:Feiliyishi2.jpg|缩略图|右|[http://a2.att.hudong.com/10/89/01300000285617123445896612680.jpg 原图链接][http://tupian.baike.com/a2_10_89_01300000285617123445896612680_jpg.html 来自 互动百科]]]
| 國籍 = 中国
}}
人物介绍  李默然,原 李默然的经典银幕形象(电影《甲午风云》) ''' 李默然 ''' 的经典银幕形象(电影 [[ 《甲午风云》 ]] )名李绍诚,回族,1927年12月21日生于黑龙江省尚志县一面坡镇道北街,中国著名电影、话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名誉院长;其表演代表作有电影 [[ 《甲午风云》 ]] [[ 《兵临城下》 ]] [[ 《检察官》 ]] [[ 《花园街五号》 ]] 以及话剧 [[ 《报春花》 ]] [[ 《尤利乌斯·伏契克》 ]] [[ 《日出》 ]] [[ 《第一次打击》 ]] [[ 《八一风暴》 ]] [[ 《第二个春天》 ]] 等。
   ''' 李默然 ''' 幼年时期家境贫寒,很小自己便踏入社会自谋生计,曾做过小工、小贩、邮差、杂役;1947年加入哈尔滨文工团,后转入东北人民艺术剧院、辽宁省人民艺术剧院。曾任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院长。
   ''' 李默然 ''' 夫人龙潮,前辽宁省歌舞剧团作曲兼指挥、副团长。
  1950 1950 年, ''' 李默然 ''' 与龙潮结婚,育有三个子女;长子李龙吟也是一名话剧人,曾创作表现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的话剧 [[ 《马骏就义》 ]] [[ 《天使》 ]] ;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创作的话剧 [[ 《寻找春柳社》 ]] [[ 《杨三姐与陈小二》 ]] ;次子李龙跃为辽宁电视台导演,曾导演电视 [[ 《光荣街十号》 ]] [[ 《荒野》 ]] [[ 《北京往北是北大荒》 ]] [[ 《誓言》 ]] ,电影 [[ 《凌河影人》 ]] 等。
   ''' 李默然 ''' 从艺60多年中演出话剧60余部,1986年被中国戏剧家协会授予“话剧表演艺术家”称号和“话剧终身荣誉奖”荣誉;2007年获得第十七届白玉兰戏剧艺术奖“终身成就奖”。
  2012 ==2012 == 中国表演艺术家 ''' 李默然中国表演艺术家李默然'''11月8日17时53分, ''' 李默然 ''' 同志在北京不幸去世,享年85岁;李默然最为人熟知的银幕角色是拍摄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经典电影 [[ 《甲午风云》 ]] 中的爱国将领邓世昌(1849—1894),在影片中曾留下著名台词:“开足马力,撞沉吉野!”
   ''' 李默然 ''' 的儿子李龙吟在微博证实此消息,发布哀告。包括曹可凡、孙海英、哈文在内的众多明星,都在微博中送别李默然。
  2012 2012 年11月12日上午, ''' 李默然 ''' 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多位国家领导人发来了沉痛悼念的挽联,李金斗、梁天、陈铎、李明启、游本昌、戴玉强等演艺界人士前来送别;除了众多演艺界人士,数百名民众自发前来,排起了吊唁长龙,送别这位受人尊敬的老艺术家。
2 === 早年经历 编辑===
颠沛流离
  李默然 青年时期的 ''' 李默然'''
青年时期的李默然
1927年生于黑龙江省尚志县,出身贫寒,父亲是个车夫,母亲是家庭妇女,兄妹3个,一家5口全靠父亲一人赶马车维持生活。李默然只上了4年小学,就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靠打小工为生。卖过烟卷,当过邮差,还曾被伪满警察打掉两颗门牙。虽然他读书少,但却聪颖好学。
  10 10 岁开始的学生生涯仅仅持续了四年,但这四年中李默然都是个好学生,每年都是前三名。四年之后,14岁的李默然开始靠出苦力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卖烟卷、打小工、当邮差,最后到了牡丹江邮政管理局当了雇员,也就是最底层的办事员。那段买卖烟卷的日子像是一个流窜犯,在日本人的眼皮底下赚取可怜的差价是以生命作为代价。每天早上穿上母亲缝制的棉袄到日本人的商店排队买烟,一个人一次只能买两盒,排了一个早上转上无数个轮回,把棉袄里面的兜全装满了再开始往外卖。一盒烟能挣一分钱,一天也就挣两三毛钱。但是,几毛钱会给拮据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改观。倒卖烟卷被日本人定为经济犯的范畴之内,一次不幸的被发现,日本人恶打了一顿李默然,并且打掉了两颗牙,为了记住仇恨,他始终没有镶过牙。
   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从社会另一面获取了意外的收获。卖烟卷的地方少不了繁华,繁华的地方也少不了戏园子。耳濡目染,喜欢自不必说,每一个戏种,每一出每一场都熟记在心, [[ 《狸猫换太子》 ]] [[ 《铁公鸡》 ]] [[ 《水浒》 ]] [[ 《三国》 ]] [[ 《五家坡》 ]] 等,至今记忆犹新,为之后的艺术生涯打下根基。用熟记的台词对小说的生字,李默然说对于只上过四年小学的他来说这是读小说认字的捷径。
=== 获得新生===
  卖烟卷
李默然早期全家福合影 ''' 李默然 ''' 早期全家福合影
的意外收获便是与曲艺的结缘,那时候当一名演员对年轻的李默然来说是一件挺好玩的事情,有哭有笑,有打有闹。“其实我并不知道当演员是个什么样的?身上要有一个什么任务?他要经过什么努力?这个我一概不知。”
   也就是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1947年10月,李默然抱着好玩的心理去报考哈尔滨文艺家协会文工团。初生牛犊不怕虎,李默然先考的是自己最不擅长的音乐,考官拉的每一个音调他都唱成“5”,无奈的老师只好劝李默然去另考戏剧。还是一无所知,因为看了《兄妹开荒》和《白毛女》,就唱了四句杨白劳的唱段,结果是意外的,这一次考中了。李默然回忆起当时的心态,“我没什么目的,你要我我就留下,你不要我我走人,没有太多的想法。”
   就这样子参加了革命,回过头来,检验50多年的艺术历程,在从艺50周年的纪念活动上,李默然激动了好长时间,他说当时就说了一句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李默然”。
=== 苦读六年===
  将“效率”
李默然全家福 ''' 李默然 ''' 全家福
读成“效帅”引来了战友的一片哄堂大笑也给年轻的李默然带来不小的打击。
   打击带给李默然的不是意志的消沉、思想的困顿,而是变成了动力:“我这个文化程度在这个团体待不下去,那么从这件事情完了以后,我就自己给我自己暗暗下定一个决心,除了吃饭睡觉,那个时候的工作不是很多的,除了天天几乎是一天都要出去到大街上去扭一个秧歌,庆祝这个城市解放了,那个城市解放了,捷报频传,除了这个任务以外,演习任务以外都很少的。后来大家都知道了,要想找李默然不要到别的地方去,就到图书馆就行了,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叫博览群书,这个时候读的书相当杂,文学的戏剧理论的,乱套了,那确实读的乱套了。这个从1947年效率的“率”念错了以后,我一直坚持到1953年。”——李默然如是说。
  1951 1951 —1952年,他经过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理论的学习和训练,理论水平显著提高。在 [[ 《曙光照耀莫斯科》 ]] 一剧中扮演党委书记库列宾,获东北地区话剧汇演优秀表演奖;1953年以后,他创造了数十个舞台形象,其中较有影响的有1954年在《尤利乌斯·伏契克》中扮演的伏契克,1956年在 [[ 《日出》 ]] 中扮演的李石清、在 [[ 《李闯王》 ]] 中扮演的李岩,1960年在 [[ 《第一次打击》 ]] 中扮演的季米特洛夫,1962年在 [[ 《第二个春天》 ]] 中扮演的冯涛。
3演艺经历编辑 === 步入影坛===
  一部电影
''' 李默然 ''' 参演电影《甲午风云》海报李默然参演电影《甲午风云》海报 [[ 《甲午风云》 ]] 让李默然蜚声全国,他把民族英雄邓世昌的风骨鲜明生动地呈现上了银幕并永远地留在了观众的心中,成为中国银幕上别具一格的“硬汉”标本。
   少年时期的江河破碎的凝重感以及自身对侵略者狰狞面目的仇视使得李默然演起民族英雄顺手拈来,爱国主义情怀、民族主义情怀自然流露其间。“我年幼的时候,日本警察对我的凌辱和欺负在我幼小的心灵里边埋下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决定我演邓世昌的时候,我觉得我靠近他非常容易,切入到这个人物里边好像我用不着到处寻找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应该怎么表现,他的内心是什么样子的,好像我跟这个人物很通。”
   其实,最初进入 [[ 《甲午风云》 ]] 剧组是服从组织的安排,革命红砖一块,哪里需要哪里搬。什么都没问连演什么角色都不知道就进了剧组,开始导演有意让李默然演李鸿章,最后改为邓世昌,李默然都有点匪夷所思,他戏称“邓世昌是我捡来的”,一个满脸疙瘩的人怎么能演民族英雄,导演说的一句话很经典“脸上没有疙瘩的人才不是英雄”。
   第一次拍电影一点也不紧张,李默然说:“我完全被这个人物的乐趣感情和行为震慑了,用咱们北京人艺的演技学派来讲,一个演员塑造一个人物的形象在我心中已经形成了,这个人物应该是什么样的,对待某些人是什么样的,我这个脑子里头就像演电影似的一幕一幕的都有了,所以我塑造的邓世昌这个形象,我一直是这么认为,如果说我没努力,但是它所以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有很重要的观点,就是民族气节在邓世昌身上有集中的表现,跟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的精神吻合。”
   [[ 《甲午风云》 ]] 的成功带给李默然雪片般飞来的信件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了当年的电影百花奖,因为文化大革命的原因,当年的奖被取消。
=== 演艺生涯===
   从艺逾60 李默然(中)在电影《甲午风云》中的剧照 ''' 李默然 ''' (中)在电影 [[ 《甲午风云》 ]] 中的剧照
年,李默然共演出60多部话剧以及多部电影、电视连续剧;在1990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李默然担任节目演出裁判,还客串了当中的多个节目,令观众印象深刻。  
   “我是一个戏剧人。”李默然说:“在我的从艺生涯中我只拍了几部电影,很少数的电视剧,我主要是从事舞台话剧艺术。我经常跟大家讲,我在电影上是一个业余演员,我说的是真话,不是谦虚,当然我在话剧上也不是什么专家,这两者比较起来,我的精力更多在话剧舞台上。”
  1995 1995 年携一台激情如火的小剧场话剧 [[ 《夕照》 ]] 参加全国小剧场话剧调演,并获最高奖“终生荣誉奖”后,李默然宣布“封箱”,正式告别了话剧舞台。
   但这些年他依然心系情牵着话剧。“话剧特质之一是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群众,反映现实生活相对比较敏捷、迅速,这是这个外来剧种能够在神州大地生存、发展的根本原因。中国话剧的几个发展高潮也证明了这点,如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尤其是80年代,话剧佳作迭出,影响甚至超过了影视。”李默然说,中国话剧百年征途艰辛,有三点尤为重要的经验值得继承:与民族同心、与时代同步和与观众共同创作。  
=== 广告事件===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李默然剧照集锦
李默然剧照集锦
广告主研究所副所长杨懿直言“广告界也该向李默然老先生致敬”。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李默然为了帮助低谷中的中国戏剧,为国家戏剧节募款,为“三九胃泰”做广告,并且只向厂家提出两个条件:一是资助戏剧家协会20万元钱办国家戏剧节,二是必须加上一句台词——制造假冒伪劣产品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应该遭到全社会的谴责。   李默然因为这一则广告备受非议,被推到风口浪尖,大家对李默然已经不是谴责而是上升到斥责的高度了。就这样,李默然成为了内地第一个做广告的影视界名人,也是第一个发誓不再做广告的人。 
  把最尴尬的事放到节目中来澄清,是 [[ 李默然 很不愿意的事情,但是老人认 ]]因 回避是 件很不礼貌的事情。他说,为货真价实的商品作 广告 不应该 非议,被推 责难 风口浪尖 而且当年的广告是为了戏剧 协会的戏剧节拉赞助,自己说 对李默然已经不 一分钱没要,其实也 谴责而 有所得,一个价值700元 上升到斥责 随身听 高度了 但是 就这样 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已经是一个公众人物,“在广大观众心目当中形 李默然 内地第 一个 形象,这个形象他们不愿意破坏,这个 广告 伤了他们 影视界名人 我就悟到了 也是第 一个 道理,我什么权利都有,我就是没有权利伤害广大观众群众。我就从那下定决心,今后 发誓不再做 广告 一次不谈 的人  
  之后 把最尴尬的事放到节目中来澄清,是李默然很不愿意的事情 再有人找 但是 老人 认为回避是一件很不礼貌的事情。他说,为货真价实的商品 作广告 不应该受到责难 老人 而且当年的广告是为了戏剧家协会的戏剧节拉赞助,自己说是 概拒绝 分钱没要 天津 其实也是 所得, 一个 服装商场 价值700元的随身听。但是 来找说穿上我 没有想到 西装,拍 是自己已经是 一个 大照片,允许我们挂在门窗上,100万。老 公众 ,“ 广大观众心目当中形成了一个形象,这个形象他们 愿意破坏 这个广告伤了他们的心,我 是1000万 悟到了一个道理 这件事情李默然这 我什么权利都有,我就是没有权利伤害广大观众群众。我就从那下定决心,今后广告 生再也 不谈 。”
  对于做不做 之后,再有人找老人作 广告,老 伴和孙女意见不 概拒绝 老伴是 天津有 辈子 个服装商场,来找说穿上我 老革命 西装 味地责怪 个大照片,允许我们挂在门窗上,100万。 头子 人说,“实在对 听劝告造成了惨重的后果 孙女是时尚的年轻人 就是1000万 用自己的劳动换取相应的经济收入她认为是一 光彩的 事情 ,没什么可耻 李默然这一生再也不谈了
   对于做 知道 做广告, 人现在 伴和孙女意见不一,老伴 什么想法 一辈子的老革命,一味地责怪老头子不听劝告造成了惨重的后果 孙女是 代在变 尚的年轻人 观念在变,现在 用自己的劳动换取相应 我们对于明星演员作广告已 习以 济收入她认 是一件光彩的事情 ,没 有反对而言。现场大家举手一致通过愿意李默然老师再做广告,所以我们 什么 以告诉老人不管做不做,心里都不要再那么自责
4 不知道老 物生活编辑喜结良缘现在是什么想法,时代在变,观念在变,现在的我们对于明星演员作广告已经习以为常,没有反对而言。现场大家举手一致通过愿意李默然老师再做广告,所以我们可以告诉老人不管做不做,心里都不要再那么自责。
  李默然当时 李默然李默然在文工团时,上级要求团员做多面手,秧歌、话剧、大合唱、乐队什么都要会。李默然参加演出了话剧《俄罗斯问题》后,全团就为配合土地改革,排演歌剧《血泪仇》。李默然碰上了一个大难题—不识谱。好在他饰演的是国民党孙副官,只唱四句,别人一教,也就混过去了。===喜结良缘===
  但排大型歌舞剧《纪念碑》时, 李默然 却不能“蒙混”过关了。这不仅因为他所饰演的唐 当时 在 有多段独唱 工团时 更重 上级 的是 求团员做多面手 、话 的总指挥是他日思夜想的意中人,他后来的夫人龙潮 、大合唱、乐队什么都要会 李默然参加演出 与龙潮有更多的接触 话剧《俄罗斯问题》后 全团就 了今后事业发展 配合土地改革 排演歌剧[[《血泪仇》]]。 李默然 在音乐 下苦功 一个大难题—不识谱。好在他饰演的是国民党孙副官 终于 只唱四句 《纪念碑》演出成功 别人一教,也就混过去 了。
  1950年 但排大型歌舞剧[[《纪念碑》]]时 ,李默然 却不能“蒙混”过关了。这不仅因为他所饰演的唐文有多段独唱,更重要的是,歌剧的总指挥是他日思夜想的意中人,他后来的夫人龙潮。为了 与龙潮 结婚; 有更多的接触,也为了今后事业发展, 李默然 后来笑言 在音乐上下苦功了 当初夫人答应嫁给他 终于 只是为 [[《纪念碑》]]演出成功 从专业角度帮他改掉唱歌老跑调的毛病,尽管后来他一辈子也没解决这个问题
   1950年, 李默然 有三个子女。长子 与龙潮结婚; 龙吟也是一名话剧 默然后来笑言,当初夫 答应嫁给他 曾创作表现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的话剧《马骏就义》和 只是为了从专业角度帮他改掉唱 颂医务工作者 老跑调 话剧《天使》。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创作的新作《寻找春柳社》目前已经完成 毛病,尽管后来他一辈子也没解决这个问题  
  “我从小很少看我父亲演戏,后来走上演艺道路 '''李默然'''有三个子女 我父亲 长子李龙吟 没有手把手教我演戏,我跟我父亲一起演戏, 起拍电视 名话 、电影 都是他 曾创作表现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一些做法启发了我 话剧[[《马骏就义》]]和歌颂医务工作者 感受 话剧[[《天使》]] ”李龙吟说,李默然要求演员拍戏 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创作 时候要“词顶嘴”,即台词背得特别熟,脱口而出。而且李默然化妆以后从来不跟别人说笑,也从来不谈戏以外的事情,演出之 新作[[《寻找春柳社》]]目 他会拿一杯水“默戏”。“他认真的做法使我知道他是如何 已经完 功的  
幸福家庭“我从小很少看我父亲演戏,后来走上演艺道路。我父亲也没有手把手教我演戏,我跟我父亲一起演戏,一起拍电视剧、电影,都是他的一些做法启发了我的感受。”李龙吟说,李默然要求演员拍戏的时候要“词顶嘴”,即台词背得特别熟,脱口而出。而且李默然化妆以后从来不跟别人说笑,也从来不谈戏以外的事情,演出之前他会拿一杯水“默戏”。“他认真的做法使我知道他是如何成功的。”
===幸福家庭===    与老伴的结合,李默然感觉是自己八辈子修来的福。一个大家闺秀,一个正规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一个地道的艺术家作曲兼指挥,一个先于自己入党的老共产党员,让仅仅上过四年小学的李默然倍感幸福。当初爱人答应嫁给李默然老师没有什么要求只是从专业的角度要求李默然以后唱歌别老跑调了。李默然老师一辈子也没解决这个问题,她还是答应了嫁娶。两个人相濡以沫,牵手一生的故事让人感动,李默然说秘诀就是互相尊重。
   说到儿孙,李默然一脸慈祥的笑容。儿子李龙吟是北京演艺集团副总经理、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虽然对儿女有点父亲惯有的严厉和执拗,但是对于孙女显然只能用“溺爱”来形容。“我确确实实没跟任何人打过架斗过殴,所以在单位里边,像什么炊事班的炊事员,烧锅炉的锅炉工,司机班的司机跟我都是好朋友,真的不是自己夸自己,看我面没把我当院长看,当大演员看,都是一口一个默然一口一个默然叫着很顺口。”
   我这辈子什么人都没打过,包括我的三个孩子,我没动过他们一个手指。对待孩子,李默然说还是老伴更有一套管教子女的办法。她经常让人下不了台却很管用,几个孩子没有太让人操心都已经成家立业了,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老人给了他们四个字“好自为之”,人生没有笔直的道路,坎坷是必然的事。
   “李铁梅”,李默然这样来形容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老伴腿脚不便,自己便成了操持里外的一把好手。买菜做饭在老人看来是一种乐趣,这样生活也不那么平白,家庭便也更加温暖。
=== 养生有道===
   退休后 ''' 李默然 ''' 大多数时间呆在沈阳,老伴腿脚不便,他担当起“李铁梅”的角色,是操持里外的一把好手。买菜做饭在李默然看来是一种乐趣,每天他都早早起床,拎着菜篮子去早市逛一圈。“逛早市可说是一举三得,买菜、散步、接触社会,既锻炼了身体,呼吸了新鲜空气,又可以看看热闹,了解社会民情,带来好心情。”回家后,他还要做一套自编的健身操,把全身关节部位都活动一下,这样一天就不会觉得疲惫,做事也有精神。  李默然喜欢吃面食,平时荤素互补、粗细搭配,五谷杂粮、玉米、豆类是他家中餐桌上的“常客”。虽说东北人爱喝酒,但李默然却对醋情有独钟,戏称自己是个典型的“醋坛子”,每天都要单独喝两次老陈醋,每次喝一勺。
   养生须养德。李默然的养生之道是首先要有一颗平常心,豁达大度,淡泊名利,不计得失,对人真诚,与人为善。“心态不好,服用任何补品都是白费的。”李默然把自己的健身体会归纳为“生活规律、坚持锻炼、饮食得当、心情舒畅”十六个字。  
   ''' 李默然 ''' 诗歌朗诵的功底深厚,舞台上他那庄重大方、嗓音宽厚、清晰洪亮、声情并茂,且极富感染力、震撼力的艺术风格以及个人魅力,为亿万观众所折服。当记者询问李默然朗诵的诀窍时,他淡然一笑:“诀窍说不上,只不过年轻时练过几年气功。气是声的底座,有气才能有声。”
5 === 社会活动 编辑===   ''' 李默然 ''' 同志在1954年后,历任东北人民艺术剧院话剧团队长,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文联副主席,辽宁省戏剧家协会主席。
  1985 1985 年以中国代表团团长的身份出席西班牙国际戏剧大会,当选为执行主席。
  1994 1994 年12月在辽宁省文联第四次代表大会上被聘为第四届辽宁省文联名誉主席。
  1996 1996 年12月当选为中国文艺界联合会第六届全委会副主席。
  1998 1998 年12月,当选为第五届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曾任中共十五大代表,第六至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学艺术联合委员会第五届理事,此后他还曾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名誉院长。
6主要作品编辑 === 话剧作品===
   [[ 《尤利乌斯·伏契克》 ]] [[ 《李尔王》 ]] [[ 《日出》 ]] [[ 《李闯王》 ]] [[ 《八一风暴》 ]] [[ 《第一次打击》 ]] [[ 《智取威虎山》 ]] [[ 《市委书记》 ]] [[ 《报春花》 ]] [[ 《胆剑篇》 ]] [[ 《第二个春天》 ]] [[ 《叶尔绍夫兄弟》 ]] 等。
=== 影视作品===
   电影 [[ 《甲午风云》 ]] [[ 《兵临城下》 ]] [[ 《熊迹》 ]] [[ 《检察官》 ]] [[ 《走在战争前面》 ]] [[ 《花园街五号》 ]] [[ 《林海情》 ]][[ 《末代皇帝》 ]] ;电视连续剧 [[ 《乔厂长上任记》 ]] [[ 《光荣街十号》 ]] 等。
=== 文字著作===
   [[ 《从“初恋”到年届花甲——表演艺术探索》 ]] 等。  
7 === 所获荣誉 编辑===  1979 1979 年在 李默然获白玉兰表演艺术终身成就奖(2007)李默然获白玉兰表演艺术终身成就奖(2007) [[ 《报春花》 ]] 中扮演的李键(该剧参加国庆30周年演出获表演一等奖);
  1986 1986 年被中国戏剧家协会授予“话剧表演艺术家”称号和“话剧终身荣誉奖”的殊荣;  
  1956 1956 年获全国话剧会演二等奖;  
  1960 1960 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95 1995 年 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6 1996 年,辽宁省政府授予“人民表演艺术家”称号;  
  2007 2007 年获得国家人事部、文化部授予的“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荣誉称号;  
  2007 2007 年4月23日第十七届白玉兰戏剧艺术奖“终身成就奖”;
  2007 2007 年,在中国话剧百年诞辰之际,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李默然被授予白玉兰终身成就奖桂冠,李默然也将成为终身成就奖设立以来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人。  
   自1990年创办以来,上海白玉兰戏剧奖已连续举办了16届,已有近300位中国各地、各剧种以及国外戏剧演员先后获得本奖所属各个奖项。
8 === 人物评价 编辑===   ''' 李默然 ''' 是我国著名影、视、剧表演艺术家,在其50多年的话剧、影视艺术生涯中,曾先后在五十余台话剧、七部电影和四十余部(集)电视剧中成功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如电影 [[ 《甲午风云》 ]] 中的邓世昌等,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
   ''' 李默然 ''' 同志的的表演富于激情,演出气度恢宏,凛然有正气,感情真挚而充沛,并善于抓住关键时刻,在一连串的情感爆发中,展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他着力追求的是塑造有感情、有个性的活人;他重视技巧的掌握,重视对人物基调的整体把握和处理,同时选取最能表现人物内心生活的动作细节,使人物个性鲜明;在他的表演中,本色与性格化、生活与夸张等艺术上的辩证对立因素被较好地统一起来。  
9 === 经典语录 编辑===  1 1 、回忆童年卖烟卷的日子:“我像是一个流窜犯,在日本人的眼皮底下赚取可怜的差价是以生命为代价的。”
  2 2 、年轻时对演员的认识:“其实我并不知道当演员是个什么样的?身上有什么任务?要经过什么努力?我一概不知。”  
  3 3 、当把“效率”读成了“效帅”引起哄堂大笑后,李默然说:“我这个文化程度在文艺团体是呆不下去的,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这种状况。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叫博览群书。”  
  4 4 、“邓世昌是我捡来的。”最初进入《甲午风云》剧组,李默然完全是服从组织安排,他连演什么角色都不知道。
  5 5 、第一次拍电影 [[ 《甲午风云》 ]] 的李默然一点都不紧张:“我完全被这个人物的感情和行为震慑了,用北京人艺的演技学派来讲,一个演员塑造一个人物的形象在我心中已经形成了,这个人物应该是什么样的,对待某些人是什么样的,我这个脑子里头就像演电影似的一幕一幕的都有了。”  
  6 6 、“在广大观众心目当中形成了一个形象,这个形象他们不愿意破坏,这个广告伤了他们的心,我就悟到了一个道理,我什么权利都有,我就是没有权利伤害广大观众群众。我就从那下定决心,今后广告一次不谈。”  
  7 7 、“我是一个戏剧人。”  
  8 8 、“如果说话剧舞台与影视还有一争,那就是话剧演出与观众互动、共同创造,这一优势,影视是不具备的。”  
  9 9 、“现在演影视剧的话剧演员很多,但长期脱离舞台,缺乏表演方式和艺术技巧上的训练,即使再回到舞台,也很难以艺术魅力来吸引观众,只能靠名气来玩票。”  
  10 10 、“中国话剧百年的发展史说明话剧不能脱离时代,目前话剧不景气有客观原因,但话剧人也应反省自身,不是观众抛弃了我们,而是我们脱离了群众。”
36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