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俞德浚

增加 13 位元組, 4 年前
人物生平
==人物生平==
1908年2月1日 出生于北京。
192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因学习成绩优异,受到植物学家 [[ 胡先骕 ]] 的器重。
1931年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获理学士学位。
1931年,大学毕业后,担任了胡先骕的助教,负责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植物分类的实验教学工作,并在胡先骕任所长的静生生物研究所植物部从事植物分类学研究。当时中国近代植物学研究许多学科尚缺乏必要的研究技术资料,这一时期,俞德浚在《 [[ 中国植物学杂志 ]] 》上翻译发表了《国际植物学会的发展史料》和《国际植物学命名法规》,为国人了解国际植物学术活动和我国的植物分类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1932年,在俞德浚任 [[ 四川 ]] 省北碚中国西部科学院主任期间,与常隆庆等人首次考察了四川西部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峨边、雷波、马边等山区。当时交通不便、军阀混战、匪徒滋扰,再加上民族隔阂,要进入这些地区的深山大川,需要很大的决心和勇气。
1935年,他在《中国西部科学院特刊》创刊号上刊登了《四川省雷马峨屏调查记》一文,详细介绍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土壤、气候、植被和风土民情。继川西考察之后,他又到云南西北部的德钦、丽江、怒江、独龙江等地考察。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气候变化莫测,冰雹暴雨,威胁着考察队员的安全。他们历尽艰险,连续几年工作,采集到植物标本2万余号,为国内外研究该地区植物提供了珍贵的材料。在高黎、贡山、独龙江一带进行考察时,他雇请贡山县独龙族农民孔志清担任向导和翻译。晚上,孔志清帮助烘标本纸,同时学习汉语和汉字;俞德浚教他学植物标本采集制作技术,
1938年,又推荐保送他到大理政治学校读书,在经济上支援他,像亲人一样给他温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孔志清成长为少数民族干部,并被选为独龙族人民代表;1964年,在北京召开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师徒重逢格外亲切。这段友谊一直延续了30余年,表现了一个科学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诚挚感情。
直至1986年的30余年中,俞德浚为发展我国植物园事业,跑遍祖国各地,多次到庐山植物园、南京中山植物园、华南植物园、武汉植物园、杭州植物园、桂林植物园、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和海南植物园等处,参加各园的建园规划和园址选择等工作,共同探讨办好我国植物园的有关问题。为我国植物园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1986年7月14日 于北京逝世。
 
==社会任职==
1931-1937年 任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助研。
2,20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