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史量才

增加 40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p style="text-indent:2em;">'''史量才'''(1880年1月2日-1934年11月13日),名家修,是 [[ 南京人 ]] ,著名报人。杰出的商人、教育家和报业巨子,上个世纪初中国最出色的报业经营者,作为上海的报业大王,史量才曾经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国有国格,报有报格,人有人格。"1912年任《申报》总经理,1934年11月13日,死于国民党特务的暗杀。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史量才
}}
==人物生平==
<p style="text-indent:2em;">1899年中秀才,1901年考入杭州蚕学馆(今浙江理工大学)学习。曾在泗泾创办养正小学堂。蚕学馆毕业后,1904年在 [[ 上海 ]] 创办女子蚕桑学校(后该校迁至苏州浒墅关)。同时,先后在南洋中学、育才学堂、江南制造局兵工学堂、务本女校任教,并与[[黄炎培]]等发起组织江苏学务总会。为反对清廷向列强借款筑路,参加收回路权运动,被举为江苏铁路公司董事。
<p style="text-indent:2em;">1908年任《时报》主笔。辛亥革命爆发后,参加江苏独立运动,清理江海关财务,后被选为 [[ 江苏省 ]] 议会议员。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与 [[ 袁世凯 ]] 议和期间,史量才又参加了南北议和的协商工作,并在 [[ 上海 ]] 海关清理处和松江盐务局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公职。
<p style="text-indent:2em;">亲眼目睹 [[ 辛亥革命 ]] 失败的过程和政权的嬗变,史量才逐步看清了反动军阀和流氓政客的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的真实。对政治感到十分的失望, 从此他把主要的精力转向新闻事业,试图通过社会舆论的力量来监督当局,激浊扬清。
<p style="text-indent:2em;">1912年,史量才与 [[ 张謇 ]] [[ 应德闳 ]] [[ 赵凤昌 ]] 等合资,以12万元购买了《申报》。《申报》由 [[ 英国 ]] 人美查创办于1872年,是近代中国历史最久的一份报纸。1909年,美查回国, 将该报卖给席福裕。由于经营不善,《申报》发行量仅7000多份,连年亏蚀,席氏不得不转手出售。
<p style="text-indent:2em;">接办《申报》后,史量才出任总经理。为了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抱负,不受掣肘,1916年,他收购了合资人的股权,独家经营《申报》,为了改变《申报》经营欠佳的局面,史量才赢得了江浙资产阶级资金上的投入,同时起用 [[ 张竹平 ]] [[ 冯子培 ]] [[ 王尧钦 ]] 等管理人才,对《申报》逐步实行现代化、企业化管理。史量才以超前的眼光,开拓广告业务,从而大大增加了报纸收入和社会影响。他以卓尔非凡的经商头脑分析市场行情,适时屯积廉价纸张,以降低成本。更主要的是,史量才关注社会热点,以"言论自由,不偏不倚,为民喉舌"为标榜。他常对报社的工作人员强调:"报纸是民众的喉舌,除了特别势力的压迫以外,总要为人民说些话,才站得住脚。"《申报》敢于抨击时弊,揭露当局的黑暗统治,因而声誉雀起,发行量骤增。1922年11月,英国报界巨子、《泰晤士报》的主人[[北岩勋爵]]来到中国,他在参观《申报》馆后,称赞它是中国的《泰晤士报》。到1931年,该报日发行量增加到15万份,年利润达数10万元,销售量和影响直追当时全国最畅销的《新闻报》。1927年,他购得《时事新报》的全部产权,1929年,他又从美商福开森手中收买了《新闻报》的大部分股权,一跃而为上海乃至中国新闻界最大的报业集团。
<p style="text-indent:2em;">"九一八事变"后,史量才痛感国土沦丧,内战连结,对 [[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十分不满,迸发出强烈的民族情感和爱国精神,思想日趋激进,政治态度更加鲜明,开始了他人生道路上的最大转折。《申报》在他的主持下,成为抗日进步力量的 [[ 喉舌 ]]
<p style="text-indent:2em;">1932年1月,史量才在上海哈同路寓所中成立了"壬申俱乐部",成员主要为爱国民族资本家及思想进步的知识分子。他们经常聚会商讨对付 [[ 日本 ]] 侵略的对策。为了调动各界的爱国热情,史量才在王申俱乐部的基础上发起组织了 [[ 上海 ]] 市民地方维持会,在成立大会上,史量才指日为誓,"但愿生前不做亡国奴,死后不做亡国鬼",呼吁国人"如果畏缩退避,恐仍未能保得身家财产,不如一起奋勇向前,抗战救国"。
<p style="text-indent:2em;">在与国民党反动当局的斗争中,史量才和 [[ 宋庆龄 ]] [[ 杨杏佛 ]] 等著名民主人士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申报》对"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这些正义活动进行了全方位的跟踪报道,扩大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社会影响。1932年至1933年间,史量才还创办了几项社会文化事业。其中有以[[俞颂华]]为主编的《申报月刊》,以李公朴为馆长的"申报流动图书馆"及由李公朴主持的"申报业余实习学校"和"申报妇女实习学校"。这些进步、带有公益性质的文化事业对中国社会作出了贡献,为抗日救亡工作培养了大批进步青年。
<p style="text-indent:2em;">1934年10月,因胃病复发,史量才前往他在杭州的寓所 [[ 秋水山庄 ]] 疗养。11月13日傍晚,在回程途中遭国民党特务暗杀。
<p style="text-indent:2em;"> [[ 章太炎 ]] 先生在为史量才写的墓志铭中赞道:"史氏之直,肇自子鱼。子承其流,奋笔不纡。""唯夫白刃交胸,而神气自如。"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3407868/39d4r86iEJTMVQf3mgx6M4KmVC0DV8xN3-8kXIzgPquCbFONUzvmop8UwmkimCvw46yNUDwEp0Q_5Bv5mVHVyFsvtWIyorfPqHOaGcCcccyMnmlnlVT-2UhoqjYxSLQIqL6_ZQ 史量才参考资料 ] 百度 2019年04月15日,</ref>
==智斗袁世凯==
===意欲收买===
<p style="text-indent:2em;"> [[ 袁世凯 ]] 窃取大总统后,又做起了皇帝梦,紧锣密鼓复辟帝制,组建筹安会作为推动帝制的机关,又唆使其亲信党羽杂凑成各界请愿团,要求改变国体。袁世凯深知舆论的厉害,以威逼与利诱并举,使报章为其恢复帝制宣传鼓吹。虑及东南巨埠上海的报章举足轻重,便调拨专款15万大洋,派御用文人、 [[ 《亚细亚报》 ]] 总经理薛大可南下行贿报界。《申报》是其收买的首选对象,因该报是沪上资深大报,发行量达万余份,覆盖面广,影响力大,总经理史量才更是报界的名人。<ref>[N]北京;《档案大观》2009年6月19日420期2版</ref>
<p style="text-indent:2em;">薛大可一到 [[ 上海 ]] ,即开始暗中活动。他有个赵姓朋友的儿子在《申报》当秘书,遂请赵秘书带口信给史量才,大意谓:只要《申报》不发表反对帝制的议论,支持 [[ 袁世凯 ]] 做皇帝,可给予巨额津贴。
<p style="text-indent:2em;">当时,史量才正遭受一场冤屈官司被罚大宗赔款,经济上陷于困顿境地。 [[ 薛大可 ]] 以为史量才正缺钱用,正可封他的口,殊不料却碰了一鼻子灰。
=== 公开拒贿 ===
<p style="text-indent:2em;">史量才要秘书转告薛大可:报章职责高于天,但以良心立论,不受津贴。不仅于此,他还起草了"申报馆经理部主笔房同人启"的 [[ 《本馆启事》 ]] ,向社会大众公开了行贿者的阴谋,以及拒绝贿买的心志。
<p style="text-indent:2em;">《本馆启事》刊登在《申报》1915年9月3日头版头条,所占位置与字体引人注目。启事开门见山,一上来就点明了刊登这份启事的原委是:"有人携款15万,来沪运动报界,主张变更国体者。"随之表明向来不受贿买的操守:"按本馆同人,自民国二年十月二十日接手后,以至今日,所有股东,除营业盈余外,所有馆中办事人及主笔等,除薪水分红外,从未受过他种机关或个人分文津贴及分文运动。"
<p style="text-indent:2em;">针对这次贿买事, [[ 史量才 ]] 严正声明务必恪守的原则立场:"此次即有人来,亦必终守此志。再本报宗旨,以维持多数人当时切实之幸福为主,不事理论,不尚新奇,故每遇一事发生,必察真正人民之利益,秉良心以立论,始终如一,虽少急激之谈,亦无反复之调。此次筹安会之变更国体论,值此外患无已之时,国乱稍定之日,共和政体之下,无端自扰。有共和一日,实难赞同一日。特此布闻。
=== 反对帝制 ===
<p style="text-indent:2em;">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下令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废除民国纪元。史量才在 [[ 上海 ]] 报业同业组织--上海日报公会会议上主张,报纸刊头不用洪宪纪年。果然,到了"洪宪元年"的1月1日,《申报》仍用民国纪元" [[ 中华民国 ]] 五年",沪上多家报纸跟着照此办理。
<p style="text-indent:2em;">日复一日,10天已过,《申报》刊头还是民国纪年而不见"洪宪"字样。 [[ 袁世凯 ]] 得悉后大为恼怒,敦促内务部电令沪海道尹公署查办,内中有语云:本年改洪宪元年,今查 [[ 上海 ]] 各报仍有沿用民国五年者,应即知照各报馆,如再沿用,不奉中央政令,即按报纸条例严行取缔,停止邮递……
<p style="text-indent:2em;">沪海道尹公署将内务部电文抄录给上海日报公会,"希即传知各报迅即更改"。1月11日,日报公会转发给了《申报》馆。 [[ 史量才 ]] 大智大勇,钻了公文中"查照办理沿用民国五年者"的空子,于1月12日的刊头上,只去了"中华民国五年",但并未调用"洪宪纪元"。并通过一则《启事》,公布了内务部电令,公告"本馆因此不再沿用。"到了1月24日, [[ 史量才 ]] 又接到了日报公会转来的 [[ 上海警察厅 ]] 公函,大意谓:如不用洪宪纪元,即奉部饬停止邮递,本厅管辖地内,如3日内犹不遵改,一律禁止发卖,并将报纸没收。
===巧妙抵制===
==相关事件==
[[File:史量才1.jpg|缩略图|史量才1]]
<p style="text-indent:2em;">1912年秋天,在社会急剧转型之际,三十二岁的 [[ 史量才 ]] 得到张謇等实业家的支持,以十二万元从席子佩手里买下了已有四十年历史的《申报》(当年9月23日订约,10月20日正式移交),从此踏上办报之路,开创了一生的事业。他毕业于杭州蚕桑学堂,在 [[ 上海 ]] 创办了蚕桑女子学校,曾在《时报》做过兼职和专职编辑,接触过近代报业。正是他将《申报》发扬光大,发展成中国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在百年报业史上放射出夺目的异彩。 [[ 民国五年]](1916年)还清了张謇等在《申报》中的股款,从而使《申报》摆脱了张謇等影响。自任总经理,开始对版面内容有所改变。《申报》以采访国内外大事和社会新闻为主要内容,对时政不时发出批评,如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为了扩大销路,史量才招罗了一些鸳鸯蝴蝶派的文人,为他主持副刊"自由谈",连载了不少才子佳人的小说。在他的苦心经营下,《申报》销路大增,史量才在报界的威望也不断提高,1927年,他又收买了《新闻报》股权,成为上海报业大王。他凭借在报界的实力,向其他产业发展,1921年,参加创办 [[ 中南银行 ]] ,还发起设立民生纱厂,帮助扩大五洲药房,协助复兴中华书局。他实力日增,在哈同路(今铜仁路)购买了豪宅,有花园假山,珍奇异玩,美奂美轮。
<p style="text-indent:2em;">他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对军阀和 [[ 蒋介石 ]] ,不敢公然反对,又认为报纸是民众的口舌,总要为人民说话,才站得住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更坚定了爱国、民主立场。他聘请爱国民主人士 [[ 黄炎培 ]] 做《申报》的设计部长,请 [[ 李公朴 ]] 主持《申报》流通图书馆和业余补习学校。他一改"自由谈"的面貌,聘请进步作家黎列文主持,专以发表新文艺作品,经常刊登巴金的《沙丁》、茅盾的《林家铺子》等比较进步的左翼作家的作品。在《申报月刊》创刊上刊载 [[ 胡愈之 ]] 的《动荡中之世界政治》等进步文章。他自恃《申报》的机构在上海租界里,国民党政府奈何不了他,所以在国民党政府有关重大政治经济举措上,常常旁敲侧击予以批评。在他同意下,《申报》还先后刊登鲁迅和陶行知化名"不除庭草斋夫"反对 [[ 蒋介石 ]] 政权的文章,并发表了几篇《剿匪评论》,反对蒋介石围攻红军。他以中南银行名义,出席南京经济会议时,拒绝认购巨额债券,在十九路军 [[ 上海 ]] 抗日时期还捐出了巨款。这些举动深为蒋介石不满。
===史量才与蒋介石合影===
<p style="text-indent:2em;">1932年6月, [[ 南京 ]] 中央大学发生了殴打兼职校长段锡朋事件,当时中大校长一职虚悬近半年,经费也业积欠达半年之久,因此当行政院简派教育部次长段锡朋兼代校长后,早已不满的学生以段系官僚政客,不符合校长人选标准,向段当面质询,段则扬言捉拿为首喊打的学生,由此引起学潮,《申报》据实报道了此事的前因后果,并发表了评论文章,认为教育日益败坏,最大根源在官僚主义的侵入,并批评了国民党政府诸多政治和军事举措。时任教育部长的[[朱家骅]]在盛怒之下,罗列《申报》危害党国的罪状,向蒋介石举报,1932年8月,上海警备司令部受蒋介石指示,下令上海租界以外的国统区,一律禁止 [[ 《申报》 ]] 的邮递,后经过史量才多方求助, [[ 蒋介石 ]] 才解除了禁令,但要求由国民党中宣部派员指导《申报》的编辑和发行,遭史量才拒绝。对国民党当局的"不抵抗"政策颇为不满,
<p style="text-indent:2em;">赞同 [[ 宋庆龄 ]] 的政治主张,在《申报》上全文刊载了宋的宣言;还发表社论,同情学生抗日救亡运动。他说:"人有人格,报有报格,国有国格,三格不存,人将非人,报将非报,国将不国!"顶住了国民党当局施加的种种压力。
<p style="text-indent:2em;">沪战结束后, [[ 上海 ]] 地方维持会改组为上海地方协会,仍被推为会长。支持 [[ 宋庆龄 ]] 、[[蔡元培]]、杨杏佛等所发起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运动,反对国民党当局不顾民族危亡而进行的"剿匪"内战。为此,《申报》被蒋介石手令禁止邮递达35天之久。国民党当局任以中山文化教育馆常务理事、 [[ 上海 ]] 临时参议会会长等职,不为笼络,虚与委蛇。
<p style="text-indent:2em;">由于思想倾向进步,国民党当局威逼利诱均无效,遂遭忌恨,直接导火索为其刊登国母文章后, [[ 蒋介石 ]] 阅后批上6个红字,申报禁止邮寄,于是长达35天的停刊,随后,在与蒋的一次会面合照时,蒋威逼说:"我有100万军队……"史却说:"我有100万读者……"于是蒋遂下定了去除史的决心。
<p style="text-indent:2em;">1933年底, [[ 宋庆龄 ]] 用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名义,起草了一份英文宣言,抗议蒋介石派人暗杀 [[ 邓演达 ]] [[ 杨杏佛 ]] 将它翻译成中文,要求史量才设法发表,史量才虽然没在《申报》上刊登,但通过关系,在某通讯社的稿件上发表了。凡此种种,迫使蒋介石下了暗杀史量才的决心。1934年11月13日,史量才与妻儿等人由杭州回沪,在行驶至海宁附近翁家埠达闸口时,遭国民党特务枪击,不幸去世,从此,报界再无人敢与国民党抗争。
==遇难始末==
[[File:史量才2.jpg|缩略图|史量才2]]
<p style="text-indent:2em;"> [[ 沈醉 ]] 回忆说:"不久,史量才果然携眷去杭,戴笠又带着赵理君等赶去布置。原来打算在史的寓所秋水山庄附近伺机狙击,又考虑到如将史暗杀在杭州市区,杭州省会警察局长便脱不了关系而将遭到各方面所责难,势非破案不可。这个警察局,不但局长[[赵龙文]]是军统特务,而且整个警察局都控制在军统特务手中,在杭州作案便是自找麻烦,因此最后才决定选择在离开杭州市区的地方去进行。"
<p style="text-indent:2em;">根据情报,史量才将于1934年11月13日从杭州返回上海,得到消息, [[ 赵理君 ]] 带着手下提前到沿线"踩点"。最终,动手的地点,选在了"沪杭公路所经的海宁县属第四区博爱镇附近,离翁家埠约四华里的地方"。
<p style="text-indent:2em;"> [[ 沈醉 ]] 说:"特务们事前准备了两个临时用的汽车牌照,一是京字第七十二号,这是随便仿制的(以后才知道是南京盐业银行的),另一个是杭州警察局的试车牌照。这辆汽车于十月底前后即由 [[ 南京 ]] 开到杭州,一直停在杭州上仓桥浙江警官学校的停车房内。行凶时先是用京字七十二号牌照,逃往 [[ 南京 ]] 途中便改用试车牌照,一直快到南京才换上原来的号码,于半夜驶回 [[ 鸡鹅巷 ]] 。"
<p style="text-indent:2em;">11月13日,史量才如期出发,赶往上海,同行的,除了史的如夫人 [[ 沈秋水 ]] 、沈的侄女 [[ 沈丽娟 ]] 以外,还有史的儿子 [[ 史咏赓 ]] [[ 史咏赓 ]] 的同学邓祖询,加上司机 [[ 黄锦才 ]] ,一共6个人。
<p style="text-indent:2em;">[[沈醉]]说:"这次凶手们所带的手枪均为洞穿力很强的驳壳枪和强力式手枪,所以能射穿史所乘的保险汽车。行刺那天,特务们很早便去守候。当史的汽车驶到了凶手们预定动手的地方时,发现有一汽车横在马路当中,伪装损坏正在检修。特务们见史的汽车开来,一面以手示意叫汽车缓行,一面即拔出手枪向史的汽车轮胎射击,同时由指定的两个凶手射击汽车司机和司机座旁的 [[ 史咏赓 ]] 的同学邓祖询。这是因为特务们误认邓为史的保镖,怕他还击,又怕司机以后供出认识的特务来,所以要先杀掉他以灭口。"
<p style="text-indent:2em;">当时 [[ 《申报》 ]] 登出的《史总经理遇难始末记》记载:"三时零五分,车经海宁与杭县交界处之翁家埠大闸口,遥见有一京字七十二号一九二九年式别克汽车一辆停于路旁,车旁复站有黑衣男子六七人,态度殊为可疑。迨相距一丈余时,忽闻吹哨一声,于是在车旁之六七暴徒,均以手枪及盒子炮,向史先生之汽车迎面射击,车夫黄锦才突见祸作,急俯身避弹,脚踏煞车,车划然止,适止于暴徒站立处。时子弹纷飞,车夫已首先中弹,邓君随亦着弹。"(另有行动组副组长王克全、施芸之、许建业等六人,以及司机张秉午。计7人)
<p style="text-indent:2em;">沈醉接着说:"当枪弹乱飞的时候,史量才和他的儿子 [[ 史咏赓 ]] 急忙跳出车来分头逃跑。凶犯们误认其子为父,因此有三个特务便尾追史咏赓,一连发射二十余弹,均未命中,他从田野中飞奔逃脱。"
<p style="text-indent:2em;">《史总经理遇难始末记》则说:"史先生知事不妙,即挟夫人公子等,自车厢逃出,夫人踣地而伤,内侄女亦伤;其公子 [[ 咏赓君 ]] 反身向杭州方面沿公路拔步飞奔,三匪在后追赶,开枪数十发,幸均未命中。"
<p style="text-indent:2em;"> [[ 沈醉 ]] 继续说:"史量才因身体不好,跑得也慢,在慌乱中逃进附近一所茅屋。两个特务紧追过去时,史又从后门穿出,躲在房后面一个干涸了的小水塘中,被站在路上指挥的 [[ 赵理君 ]] 发现了。赵一面大叫'在这里',一面连连向史开枪射击,有一弹正击中史的头部,史当即倒下。李阿大又跑到史身边补上一枪,登时血流如注。凶手见目的已达,立即集合爬上汽车飞奔而去。"
<p style="text-indent:2em;">再看《史总经理遇难始末记》:"史先生则向乡间奔避,二匪从后紧追。行半里许史先生逃入一沈姓农家,一匪追踵入内,另一匪则先绕至后门守候,及史先生冲出后门,遂被该匪在足部先击一枪,时史先生犹忍痛行数步,至一个干涸之小塘旁。痛极倒地,二匪即向其头部连开二枪,一由口入脑,一由左耳穿入,遂遇害。" [[ 沈醉 ]] 说:"枪声停止了约半小时后, [[ 史咏赓 ]] 才从附近找来一些人一同返回出事地点,并向航空学校借了一辆卡车将三具尸体运回 [[ 杭州 ]] 。"
==历史评价==
<p style="text-indent:2em;">69年前的11月14日(1934年),当时全国最繁华城市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 《申报》 ]] 受到致命一击--报社总经理史量才在 [[ 沪杭公路 ]] 上被拦道的国民党军统特务[[赵理君]]、惯匪李阿大等凶手枪杀,遇难时54岁。这一天,是 [[ 中国新闻界 ]] 的又一个黑色的纪念日。此前,1926年4月26日,《京报》社长[[邵飘萍]]在 [[ 北京前门大街 ]] 南端的天桥刑场遭北洋军阀杀戮,仅40岁;同年8月6日,《社会日报》主笔 [[ 林白水 ]] 被军阀枪杀在天桥刑场,年仅52岁。
==纪念==
===史量才故居===
<p style="text-indent:2em;"> [[ 史量才 ]] 故居为一座一层的砖瓦房,墙上有2000年3月原江宁县人民政府所立的一块牌匾,上书"史量才故居"五字。故居内陈列有史量才的生平事迹及政界要人为史量才所题的字。史量才原名史家修,1880年生于湖熟镇杨板桥村,原《申报》总经理,著名新闻事业家、社会活动家。史家世代务农,唯有他的父亲出外在松江县泗泾镇经营药店,他随母留在家乡。8岁丧母后随伯父生活,15岁时才同父亲在泗泾居住。史量才从小刻苦攻读,1899年应童子试考中秀才,1901年考入 [[ 杭州 ]] 蚕学馆,毕业后任教。1904年他在上海创办了蚕桑学堂,受到 [[ 上海 ]] 商学各界重视,1905年参加上海学界组织的宪政研究会,与[[黄炎培]]等发起并组织成立江苏学务总会。1907年参加 [[ 江浙两省 ]] 绅商拒借外资保护路权运动,被举为江苏铁路公司董事。1912年被委任主持沪关清理处与松江盐务处工作。
<p style="text-indent:2em;">史量才1908年曾一度担任《时报》主笔。1912年借助他人的资金合作,购进我国出版最早的报纸之一《申报》,被推为总经理。从此,他抱着新闻救国的理想,以办好《申报》,作为终生事业,悉心经营,锐意改革,使 [[ 《申报》 ]] 的社会影响日益扩大。他的声望日益提高,财富也越来越多。1931年,史量才在与[[宋庆龄]]、[[杨杏佛]]、[[陶行知]]等人士的频繁接触中,爱国思想得到进一步提高。他经营的《申报》不仅大力宣传抗日救国、反对妥协退让,而且成为反对内战,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要求实行民主的阵地。蒋介石政府为控制上海舆论阵地,曾拉拢史量才,给他以" [[ 上海 ]] 临时参议会议长"等荣名高位,但他坚持正义不为利用。最后,蒋介石指使[[戴笠]]派遣特务于1934年10月13日杀害了史量才。史量才生前关心家乡建设,给家乡人民很多支援。1907年他在 [[ 南京 ]] 发动全国务农联合会,被推为总干事。他还与江宁人士陶保晋等组织南汤山建业公司,集资购地造林,筑路凿泉。他成名后几乎每年出资援助家乡修圩、造桥、救灾、办学,为家乡人民解难济困。
===史量才墓===
<p style="text-indent:2em;">史量才墓,位于西湖区双峰村积庆山马婆岭上。史量才(1880年-1934年),名家修,原籍江苏江宁,生于淞江(今上海市)。清末曾任上海《时报》主笔。1913 年同张謇等购买《申报》产权,任总经理。"九·一八"事变后,抨击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主张团结抗日," [[ 一·二八]]"抗战爆发后任地方维持会会长,积极支持十九路军抗日,同时在《申报》上发表宋庆龄[[、鲁迅]]、[[巴金]]、[[老舍]]等进步人士的文章,反对独裁政治。1934年11月13日在浙江海宁翁家埠,被国民党特务枪杀。墓建于1936年,坐北朝南,由花岗岩筑成,占地面积200平方米。墓有三个平台依山势而建。八角形墓室内放铜棺,墓上覆盖石刻檐子,翼角起翘。墓碑"史量才之墓"五字,为[[章太炎]]手笔。<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3407868/8383QA6luJAwo3reQ-Hqf2E2U7ernn08H1HEfgpt8Nl0hCtAl5kFLx1qpxDxlqM5qJxA6cZnZG4ZGn3_jWsp-MYHk-yl6kRbWjjl410B7nxdGsayAGe9dSQ5dLzHVO733UJW 史量才墓 ] 百度 2019年04月15日,</ref>
<p style="text-indent:2em;">本来,他们都可以躲过被枪杀的噩运,只要笔下留点情,不要太不顾及报纸的声誉,甚至只要"裤腰带松一松","送上来的金钱该收就收",无论是《申报》,还是《京报》、《社会日报》,都会好好生活着,而且可以尽享荣华富贵。谁知,他们偏偏要做捍卫正义与监守良知的报人,偏偏不畏死,最后真的当了烈士。一个被杀了还不够,还有两个、三个勇敢者站了出来,以死报死。如果说真理是上帝的化身,那么,他们把自己最宝贵的生命奉献给上帝。这就是 [[ 中国 ]] 报人的骨气和勇气。中国知识分子历来是敢于献身的。1946年7月15日,西南联大教授闻一多先生在云南大学参加李公朴先生追悼大会时,发表最后一次演讲,"你们杀死了一个李公朴,会有千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我们都会像 [[ 李公仆 ]] 先生那样,跨出门去,就不准备再跨回来!民主是杀不完的!"著名的民主斗士李公朴先生,作为史量才的朋友,也是《申报》的积极加盟者。1932年,创办于1872年的〈申报〉超过15万份发行量,进入黄金时代。 [[ 史量才 ]] 明确宣告"无党无偏、言论自由、为民喉舌",坚持"国有国格、报有报格、人有人格"的方针,聘请著名进步人士 [[ 黄炎培 ]] 做申报设计部长,请李公朴主持申报流通图书馆和业余补习学校,约请鲁迅、巴金、[[茅盾]]为"自由谈"文艺作品撰稿人。
<p style="text-indent:2em;">捍卫言论自由,并不是用嘴巴随便说说就可以捍卫的,而是靠吃豹子胆才能为的。著名报人徐铸成在专著《报海旧闻》中写道:蒋介石对《申报》不大听话大为不满,让 [[ 杜月笙 ]] 随史老板来南京谈话。蒋沉下脸来直露底色:"不要把我惹火,我手下有一百万兵。"史量才冷冷地回答:"对不起,我手下也有一百万读者。"这句被认为是"敬酒不吃吃罚酒"的话,也为他后来被枪杀埋下了伏笔。不为权力所吓倒,不为金钱所打动,史量才的人格就是《 [[ 申报》 ]] 的报格,史量才的献身就是《申报》的永生。
<p style="text-indent:2em;">"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本来,这是一句刺客的诗,今天用在被刺者身上,却令人产生一种特别的"易水寒"感觉。古往今来的 [[ 邵飘萍 ]] [[ 林白水 ]] 、史量才、储安平们,无一不是心怀"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夙愿,他们以行动证明,他们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言的"跨出门去,就不准备再跨回来"。男子汉,大丈夫,生命若无价值,活着不如死去。
<p style="text-indent:2em;">遗憾的是,作为 [[ 中国 ]] 新闻史上创办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申报》在出版77年之际,不幸于1949年5月27日停刊,一共出版25600号。此后,历史上的史量才和《申报》几乎被人淡忘了。今天,我在史量才先生遇难纪念日之际作一提醒,不是担心历史上先生的形象不够高大,而是担心自己有一天也会忘记史量才这个人。
<p style="text-indent:2em;">更遗憾的是,史量才的没有真的让《申报》永生,抗战结束后,国民政府以附逆为名接管《申报》,从此史量才留下的[[《申报》]]完全被国民党CC系控制。此后于1946年5月再强迫史量才之子出让51%股份给政府,然后改组申报董事会,调整报社工作机构,并由政府委派[[杜月笙]]为《申报》董事长,已创办74年的《申报》改变其民营性质,成为国民党官方报纸。1949年5月27日, [[ 上海 ]] 解放后,《申报》遂因系国民党党产而宣布停刊。至此这份由 [[ 英国 ]] 人创办的中国新闻史上创办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历时78年,发行25600号后终于也成为历史,结束了其坎坷的一生。唯1982年上海市委和市出版局做出决定,委托 [[ 上海 ]] 书店以影印的方式保存并出版了全套《申报》,庶可现旧 [[ 中国 ]] 百年之风雨,并慰史量才先生拳拳之遗怀。
== 相关视频 ==
26,395
次編輯